APP下载

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的研究

2021-09-10张林泉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桥头跳车不均匀沉降施工技术

张林泉

摘要:道路与桥梁的连接区域较为薄弱,易引发“桥头跳车”问题,因此需加强该处施工质量控制。以某高速公路为背景,在阐述道桥连接段不平顺成因基础上,分析其对公路运营的不良影响。基于上述分析,从填料、边沟与急流槽设置、软基处理、搭板布设、台背填筑及加筋注装工艺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最后总结施工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连接处;桥头跳车;不均匀沉降;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为双向八车道建设标准,路基宽42m,设计速度120km/h。该高速公路沿线地形地势复杂,桥隧比较高,桥梁结构体系中,下部结构普遍采用柱式墩、肋板式桥台及扩大基础。道路与桥梁的连接区域易出现质量问题,为重点控制对象。

2 道路与桥梁连接段不平顺的成因分析

道路运营环境复杂,易受到填筑材料质量、行车荷载、自然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随之出现沉降变形、桥台处沉降差等问题。且桥台和路基各自具有的刚度存在较显著差异,导致桥台连接区域刚度过渡缺乏平缓性。车辆通行期间伴有路面冲击效应,随之加大路面沉降的概率。

3 道路与桥梁连接段不平顺的影响

3.1 行车安全隐患增加

桥台区域沉降差将直接对车辆的通行状况带来不利影响。车辆通行过程中难以有效适应短距离的坡度改变,导致车辆发生不同程度的摇晃及颠簸现象,影响驾驶者心理状态,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3.2 行车速度下降而发生交通拥堵

鉴于桥头区域易出现行车冲击和颠簸等问题,车辆通常会以低速状态在该处通行。此时该处车辆通行效率下降,在车流量高峰期易发生交通拥堵。

3.3 道路养护费用提高

道路与桥梁连接区域结构承受来自于车辆的高强度冲击和振动作用,随时间的延长,桥梁伸缩缝、支座等结构会出现质量问题。为使该区域具有良好的通行服务能力,则需组织维修作业,期间耗费的资源增多,成本投入较高。

4 道路与桥梁连接段施工工艺

4.1 填料选择

台背路基施工段必须选择高质量填料,并围绕各类土壤的性质展开试验与分析。需践行节约发展的基本理念,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尽可能缩短材料运输距离,减少成本投入。若选用的是非渗水性材料,需按特定的比例掺入水泥或石灰,以改善材料的工程性能。

4.2 边沟、急流槽的设置

在路基下坡角外增设宽度为1m的护坡道,并于该建筑物的外侧修筑混凝土边沟,于边沟外侧设置宽50cm的挡水埝,以护坡道高程情况为准合理调整沟底纵坡,以便高效排水。

边沟施工可选择反开槽工艺,开挖前必须组织填土和碾压作业,保证其压实度≥90%。急流槽3m范围内的边沟应得到有效防护,可利用M10浆砌片石加固,并下设10cm厚的砂砾垫层。急流槽施工所用材料以C30混凝土为宜,宽度和深度均为30cm,壁厚10cm。为避免滑移现象,在急流槽施工时需配套防滑平台,通过浇筑的方式将其与槽身共同构成完整的整体结构。

4.3 软基处理

路桥连接区域若存在软弱地基,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处理措施,以切实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尽可能减小工后沉降量。软基地质条件特殊,于该处修筑桥台时可选择桩基础方式,从而增强桥台的稳定性。路堤处的软基可通过换填的方式加以处理,必要时可设置振动碎石桩。存在含水量偏大的粘土层时,可在该处组织换土回填作业,或将该部分土体翻挖晾晒,再铺筑60cm厚石灰土,以便改善软基失稳状态。

4.4 搭板布设

4.4.1 常见的搭板布设形式

搭板布设应用较为广泛的有如下3种:一是搭板以倾斜的姿态设置在路堤内。它可使路面刚度逐步变化,但其局限之处在于施工难度较大。二是搭板与路面平行布置。施工中应保证搭板顶面标高和桥面底层标高具有一致性,其施工难度相对较低。三是合理预留反向坡度,保证桥台连接处与搭板标高具有一致性。但其与路面连接区域应适当提高,以便形成反向坡度。

4.4.2 搭板和桥台的连接

搭板近桥台端应设置于桥台上,考虑到搭板易出现纵向滑动问题,需加强对搭板和台背间的处理。于该处设置水平锚杆和竖直锚杆,间距以70~80cm较为合适。此外,还需加强对搭板近台端的防护,于该处按照800mm的间距标准依次设置。搭板发生转动时易导致路面结构层受损,为避免此问题,需合理优化搭板近台端上缘与牛腿上缘结构。

4.4.3 搭板施工工艺

搭板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规范将立模工作落实到位,保证浇筑成型后混凝土表面具有足够平整性。搭板与基层的间距相对较小,若基层厚度不足,将在压路机压实下而受损。鉴于此,若遇到搭板与基层顶面间距<10cm情况,则必须在沥青下面层施工前,将该处的水稳基层清理干净,以保证台背的回填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平整性。

4.5 台背填筑

路桥连接区域的碾压以小型设备为宜,按照分層的方式依次碾压到位,有效减小道路与桥梁的沉降差,以免发生跳车现象。

回填尺寸控制方面,应保证底长不小于2m,路基土和回填土需按照1:1.5的比例对接。台背区域的填土应充分遵循刚柔过渡的基本理念,所用材料应具有半刚性特点,如级配碎石等。此类材料被应用于台背施工后,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可避免路基大范围变形问题,且经压路机压实处理后,该处的压缩模量也将提高。

4.6 加筋注装技术

4.6.1 锚管定位

全面清理现场,加强对原材料质量和设备性能的检验,若无误方可组织路堤加筋注浆补强作业。施工到位后,精准定位锚管的孔位,再利用石灰做好标记,作为后续施工的基准。

4.6.2 锚入锚管

确保锚杆的孔位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后,可利用气动式冲击锤打入锚杆。期间需由专员加强现场检查,避免锚杆偏斜等质量问题,同时根据现场作业情况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4.6.3 压力注浆

锚管顺利锚入后,需组织压力注浆作业。根据配比要求制得质量达标的浆液,要求其水灰比达0.75,原材料用量偏差需控制在5%以内。正式注浆前需向其中泵入清水,以便有效清理孔底的废渣。孔内保持洁净状态后方可注入水泥浆液。注浆压力应逐步提高,达到设计终压要求后需稳压10min以上。检查稳压阶段的压力降幅,若实际幅度在5%以内且注浆量<1L/min,则可暂停注浆作业。

4.7 施工注意事项

路基与桥台连接区域易存在积水,因此施工前需将该部分积水清理干净,以免导致施工材料性能下降。桥台与路基的连接区域应布设渗水墙,并在底部设置透水管,以便该处的积水能够快速排出。填筑层施工中使用的碎石材料,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并根据现场情况合理修筑排水坡。

路基与横向结构所形成的连接区域应具有较强的排水能力,为满足此要求,可在基坑底部回填适量碎石和混凝土。顶部填筑厚度未达到1m时,可使用小型压路机处理,实际松铺厚度至少需达到20cm。

路堤与路堑过渡区域施工过程中,首先需清理地基表层,使其具有平整性,在此基础上同步填筑。以现场地质条件为基本依据,按特定的方法完成路堤与路堑结合处的填筑作业。

遇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应根据原地面的纵向结构设置合适的坡面比例,并于该处开挖台阶。遇坚硬岩石时,需在路堑的一侧纵向开挖,另一侧则设置为连接结构。以施工方案为基本依据,合理选择质量达标的填料,依据规范将其填筑到位。

参考文献:

[1]景燕.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2):133-134.

[2]李汶峰.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1):177-178.

[3]付伟.试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113-115.

猜你喜欢

桥头跳车不均匀沉降施工技术
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刍议桥头跳车的病害处治方法及技术
公路桥头跳车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工格栅在控制斜坡地基上路堤不均匀沉降的效果分析
浅谈宁夏地区黄土的湿陷性危害及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