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对农民工的管理
2021-09-10牛鑫
牛鑫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民工已经成为推进建筑行业发展中一支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但是,也清楚的发现,这支巨大的农民工大军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自身方面:知识技能薄弱、安全意识不足等;社会方面:实名制管理困难、欠薪情况较多等。如何改变诸多问题,顺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成为我们不断摸索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农民工;条例;实名制管理;工资支付
引言
目前,我国的农民工总数已达2亿。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当国家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给予高度重视时,农民的权益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建筑工程领域,拖欠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不仅侵犯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影响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施工期的农民工管理,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1 农民工及其现状
1.1 农民工的含义
“农民工”一词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于1983年提出的。它是指在当地乡镇企业或城镇工作的具有农业户口的人。农民工是我国独特的城乡双重制度的产物。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出现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农民工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讲,农民工包括两类人,一部分是在当地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村劳动力,另一部分是当地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狭义上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指后者。简而言之,所谓的“农民工”实际上是指“从事农业户口的农民,从事城市的非农业劳动”。
1.2 农民工的现状
1.2.1 信息不畅
农民工缺乏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正确指导,而且大多是探索性的。没有明确的就业指导方向,也没有关于农民工技能的工作需求信息。信息匮乏导致农民工寻找亲戚和朋友,听取意见,临时工作,甚至被黑中介和劳务派遣公司所困。更严重的是,无法找到适合自己技能的工作,导致无法调整工资和专业技能,并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收入。
1.2.2 务工环境恶劣
加大繁重的简单劳动,恶劣的工作环境,较高的工作强度,较弱的社会保障措施,缺乏基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措施以及最低限度的劳动,医疗,就业保护措施以及劳动权利监督和保护措施。结果,农民工收入低,工作辛苦,与工作有关的事故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农民工拖欠工资和其他侵犯其合法权利的情况并不少见。
1.2.3 子女教育难
農民工外出打工时,其子女将成为留守儿童。依靠老人照顾孩子,不仅不能及时指导孩子的家庭作业,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对于没有足够精力来抚养自己的孩子并使他们的孩子安全的老年人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简而言之,不能保证对儿童的教育与关怀。
1.2.4 讨薪难度大
一些农民工辛苦了很长时间,但无法得到应得的报酬,存在许多拖欠工资的案件。这些应得的工资基本上是家庭的所有收入来源,没有这些收入,就无法保证他们的生活。尽管国家已经为农民工的工资做了很多保护,但拖欠工资的事件仍屡有发生。
2 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管理办法
2.1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为了继续促进农民工协会数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并有效地提高工会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计划》制定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农民工工作规划(2016-2020年)》。主要目标是建立“ Internet +”服务员工平台,实现农民工管理,就业经历和技能水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农民工管理,充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签订劳动合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计划,每年为300万农民工提供就业和创业培训,并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提高稳定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在城市定居,与城市居民合作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顺利实现“三亿人口”的国家目标。
2.2 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2019年12月4日第73次常务会议上通过了《保证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该规定于2020年5月1日生效。这些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并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取工资。本条例规定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工资支付方式,工资清算,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特殊规定等形式和期限。
3 建筑工程对农民工的管理
3.1 进场前安全教育培训
目前,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首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项目经理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定,农民工进场前需要熟读《进入施工现场作业施工安全风险告知书》,然后由安质部进行进场前安全教育培训,在培训结《岗位安全质量责任书》、《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卡》等,管理人员查验、收集安全协议、特殊人员操作证件、体检报告、身份证复印件、保险单等方可进场。
3.2 施工时技术要求规范
进入施工现场时,农民工必须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在2米以上的高空作业中,没有安全设施的情况下,必须系紧安全带和安全钩。安全带必须低空悬挂使用,禁止低空悬挂使用。在高空作业时,不允许将物料和工具扔下。各种机电设备必须具有可靠且有效的安全接地和保护装置。严禁不懂电器和机械的施工人员使用或玩弄机电设备,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起重区。吊装机必须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必须事先仔细检查吊索以确保其合格,悬挂物体的承重应满足需要。当吊物掉落时,应警示施工人员迅速撤离。四口”和“五个边界”没有保护或不符合要求的区域不允许施工。禁止穿拖鞋,皮鞋,高跟鞋或短袖衣服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喝酒后上班,禁止在工作时间开玩笑,吃饭或看手机。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或夜间施工时,应提供足够的照明。配电箱中的电气设备应完好无损,并配有特殊的漏电开关,并且一个漏电开关必须按照城乡建设部的标准控制一个插座。
3.3 实名制管理及工资结算
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劳动和就业实行实名登记管理,用人单位应当与农民工订立书面协议,或者通过法律规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在建设项目领域,建设总承包商或分包商应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依法进行就业实名登记,有条件的行业应通过相应的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进行就业实名登记和管理。未与总建筑承包商或分包承包商签订劳动合同并注册了真实姓名的人不得进入工程施工现场。分包商应直接负责实名制的管理和所雇用的农民工的工资考勤、支付。此外,工资应以货币支付,而不应由有形物品或其他形式代替。工资计算方法可以是小时工资或计件工资。支付日期应依照用人单位与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书面协议或依法制定具体的工资支付日期。
4 其他管理办法
4.1 专用账户制度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要求,一般建筑承包商应为农民工工资开设专项账户,用于在建设项目中支付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或者其他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或者变相扣留农民工自己的社会保险卡或者银行卡,该银行账户只用于支付农民工的工资。该系统将人工成本与项目资金分开,并保证单位首先从资金来源中支付农民工的工资。
4.2 总包代发制度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在工程建设领域,应当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分包给建筑总承包商的农民工工资转包制度。总建筑承包商按照分包商制定并确认的工资支付时间表,通过外来工的特殊工资账户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外来工的银行账户,并代表分包商向分包商提供付款证明。通过专用账户减少了工资支付的环节,可以有效降低工资被扣留和扣减的风险,并确保工资直接支付给农民工的账户。
5 存在的问题及看法
5.1 进场前安全意识不足
一方面,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为低下,安全意识薄弱,注重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对民工教育培训不够看重,安全教育培训形式单一。我建议,首先,实施分层次安全教育,根据农民工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施工时间、不同的工种进行与之对应的安全培训,掌握自己所在工种的安全技能;其次,出台相关建筑业安全培训政策,明確要求建筑行业提升安全培训意识;最后,建筑企业应采取多元化的的安全培训模式,改变传统枯燥的课堂教育模式,提高安全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多加强安全教育考核,促进大家的积极性。
5.2 实名制管理困难
目前,大多数建筑业都实行劳务分包模式。劳务公司对劳务人员的实名制管理不是很认真。其次,劳动服务公司分配团队来完成各种任务。随着施工的进行,劳动人员将紧随其后的更换工作造成了较高的流动性和管理困难的局面。同时,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员工数量严重老化,其素质技能相对较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整体劳动成本在上升,拖欠工资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根据以上情况,有必要依法要求劳务分包单位,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花名册,身份证,劳动合同文本和工作技能证书应提交总承包商备案,人员,花名册,证书,合同和技能证书应一致。如果人员变动,请及时申请退场或新的进场人员申请,并更新其他信息,例如花名册。没有身份证,劳动合同和工作证明的“三无”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劳务队还应升级了软件和硬件管理设施,建立扫脸、刷卡机等。进入施工现场的劳工工人必须佩戴一张工作卡,其中要反映出他们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类型和分包商。不佩戴工作证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分包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名册编制出勤表,每天进行出勤考核,逐人记录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并定期制定考核表。考勤表和评估表必须报告给总承包商以备记录,劳动服务公司必须根据劳动人员花名册准备月度工资记录台帐,记录工资支付的时间和金额,在签署并确认支付工资后张贴公告,劳动人员的工资台帐必须记录在案。总承包商需要转包核实单位提供的工资信息,并使用农民工工资专用帐户支付农民工的工资。付款完成后,将保留公示付款凭证,并安排劳务工资发放管理专员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核查。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项目非常多,对施工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农民工纷纷涌入到城市建设工作中,成为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因此,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农民工的工资管理水平十分关键,这是保证农民工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与农民工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还提升整个施工的安全质量,同时也影响了用工单位的利益。因此,不管从生活上来看,还是从工作上来看,都要充分重视对农民工的管理,关注其社会保障管理,这样农民工们才能更好的为城市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北京,[2020]
[2]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民工维权成本调查报告,北京,[2005],12-13
[3]王毅杰,成都市在城农民现状调查与分析[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19]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