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交通景观设计分析

2021-09-10赵玉方江徐秀安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0期

赵玉 方江 徐秀 安佳

摘要:随着高校人教理念的不断更新,校园景观设计越来越人性化。作为整个校园景观的分支之一,校园交通景观在校园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校园交通景观都借鉴了城市交通景观的设计技术,并未突出其独特性和校园使用主体的需求。从环境心理学的经验理论和空间行为理论出发,通过实践观察和访谈,分析校园内不同旅行活动性质对校园交通景观的不同需求。对交通景观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大学校园交通景观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区;交通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

城市的文明程度可以直接反映在城市的街道形象中。同样,学校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反映在校园的交通景观中。但是,我国的校园交通规划和校园交通景观是建立在城市交通规划原则基础上的,并不是一概而论的。由于大学校园扩张政策的实施以及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高密度的行人和车辆流量影响了校园的交通空間。景观质量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不仅严重破坏了校园交通景观,而且对使用对象产生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外对校园交通景观的研究还很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没有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就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总结了校园交通景观。

一、环境心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

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感官体验理论;感觉是人们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例如,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气味和皮肤的触觉将外部环境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的生活经历,然后人们长时间存储在大脑中的生活经验分析这些信息,最终形成对环境的感觉体验,除了运动感觉和联觉之外,运动感觉是人们随着身体位置的移动而产生的感觉在太空环境中。例如,红色使人感到温暖和亲密,黑色使人感到沉重和沮丧等等。知觉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的,并且与感觉同时相互作用。然后,根据对象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可以总结和分析事物的完整图像。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力和语言。人们通过大脑从外部环境接收信息,然后信息被处理并转化为心理活动,然后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活动。此过程也称为认知过程。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反应与物质空间之间的关系,研究在不同物质环境条件下个体行为心理变化的规律。

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交通景观设计

分析校园交通景观的需求;校园交通是整个校园布局的基础,也是人们在校园中相互交流的重要空间。通过实际的观察和访谈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学校人员和校外访问者,将道路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并分析了对交通景观的需求。总结了不同类型的活动,可以得出结论,校外访问者比学校工作人员更重视校园交通景观设计。人行道比道路对交通景观的需求更大。必要的活动比自发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要求更高。最低的程度,安全和便捷的旅行是第一要务,其次是交通景观的质量。相反,社会活动对交通景观的需求最高。优先考虑的是交通景观的质量,这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的,前者考虑旅行成本,时间,路线等,着重于交通空间和交通空间的可及性,而后者着重于环境体验和交通空间的感觉。

三、基于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交通景观设计

建立符合出行行为的安全便捷的交通景观空间;科学合理地规划校园交通网络布局,倡导行人与车辆分离的设计理念,优先步行,创造安全舒适的交通空间,满足旅行者最基本的出行需求。交通道路网简单明了,道路布局避免了回旋处。景观空间的植物配置在某些季节选择无毒,无害,无果且不飞的植物,以保护学生的健康。人行道的选择多种多样,可以满足不同旅行群体的旅行需求。同时,通过种植植物,改变地面铺装,增加景观草图以及提供短期休息空间,可以增强校园交通景观的舒适感和艺术感。建立完整的校园交通标志系统。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和感知理论的分析,在大学校园中已经建立并完善了交通标志系统,并以简洁明了的布局清晰地提醒人们如何从地理位置到达目的地,从而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交通状况。旅行参与者整个交通环境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迅速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了总体可控的空间布局。交通标志的设计应满足易于识别,路线最优,完整性和连续性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校园空间的独特性,设计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校园交通标志。

四、结论

在研究环境心理学基本原理和校园交通景观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校园交通景观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大学校园交通景观空间存在的问题,为了确保校园交通的安全和通畅,将人员和车辆分隔开来。结合环境心理学原理和多种感官体验的交通景观设计,改善校园环境的设计建议交通标志,并通过种植植物来改善交通空间的温度和气流。简而言之,校园交通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将校园景观生态学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同时考虑到校园发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并设计出符合大学校园的独特交通景观形象。

参考文献

[1]毛彬.美国大学校园道路交通景观设计探析[J].华中建筑,2015,33(09):117-120.

[2]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赵玉 1997.03.23 女 河北省邢台市 大连工业大学设计学景观专业

方江 1997.11.30 男 广东省佛山市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科技专业

徐秀 1997.10.31 女 辽宁省大连市 大连工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安佳 1998.10.06 男 吉林省扶余市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科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