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探究

2021-09-10朱力荣

健康护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研究分析

朱力荣

摘要:目的,研究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的6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患儿心理、病情、饮食等进行全方位引导。研究结果,经过临床护理之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病症反应有效克服,经过短时间的治疗就可以出院。结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应用临床护理治疗效果较为理想,适宜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护理;研究分析

引言:临床医学中的呼吸系统疾病较为普遍,儿童因先天性问题会出现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呼吸系统发育不够成熟,患儿发病之后未能及时进行护理管理,就可能会加剧病症问题,所有要采用紧急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做好护理管理工作,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控制病情恶化的现象,对此笔者将结合实践开展如下分析探讨。

一、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的6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童为32例,女童为28例。年龄在5个月~6岁之间。主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情况,患儿并未出现其他疾病症状。

(二)研究方法

患儿进行护理治疗采用全面护理方法,其一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构建良好医护关系,让患儿放松心态,主动配合医生完成相应治疗工作[1]。其二,病情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患儿病情变化情况,避免患儿出现高热抽搐,并关注患儿是否存在其他传染病问题,如果出现传染病要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确立治疗方案。其三,对患儿进行饮食护理,是观察患儿日常饮食之后发现,不少患儿在患病之后,会出现食欲下降的状况,需要护理人员以及家长配合患儿确定饮食方案,避免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医护人员采用适度护理方案,有效控制患儿病症问题。

二、研究结果

统计实践工作结果会发现,患儿出现上呼吸道疾病问题较为常见。作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应当在护理阶段控制其流行性特点。60例患儿之中,48例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病比例高达90%,还有5例患儿会出现慢性或反复咳嗽的症状。3例出现哮喘症状,1例患儿出现肺炎问题。

三、结论分析

(一)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性

小儿出现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比方说上呼吸道感染,利用有效治疗措施,最终的病症治疗效果较好。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管理,从咽鼻喉等部位出现病毒感染,由于发病位置不同,所有临床症状表现也有一定差异性。

出现咽鼻感染问题,是因为这处器官分泌物过多导致患儿出现剧烈咳嗽的现象,常见是夜间咳嗽问题;咽炎,是咳嗽和咽部干燥、痒痛等症状;副鼻窦炎就是鼻窦压痛和持续性咳嗽的症状;肺炎支原体的患儿数量也比较多,进行临床质量有较大的困难性,目前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是阿奇霉素和糖皮质激素配合治疗方式[2]。首先要控制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并减少肺不张的问题。糖皮质激素能够达到理想化的治疗效果,现如今糖皮质激素应用相对较多,需要做好计量控制,并将适应症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现如今医学界对哮喘的发病机理已开展深入研究,吸入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疾病的首要方法,但在具体治疗期间,幼儿患者的配合度不高,就会导致治疗阶段有诸多困难问题。现阶段会采用雾喷灌吸入丙酸倍氯米松,完成小儿哮喘治疗,最终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小儿出现慢性咳嗽或反复喘息的问题,也是临床较为普遍的呼吸类疾病问题,排除因哮喘而导致这类病症问题,还有可能是因为小儿气道过于狭窄而导致这类病症。如果患儿的支气管发育不良,或自身的免疫功能存在缺陷问题,都可能会出现反复性的病毒感染,在进行诊断期间,会把这類疾病判定为哮喘,为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或用药出错导致治疗问题[3]。要认识到导致患儿出现反复咳嗽的原因来自湖中多方面,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多样,要查询家族性过敏史,了解患儿对哮喘治疗是否有反映,明确鉴别依据条件。

支气管发育不良的问题,患儿支气管发育不良的现象,收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学界开展各项实践研究,人为引发支气管问题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不同学者的意见和观念都要积极采纳,但学界和医学研究人员,都认为患者早产会加剧这类病症问题。目前医学界救治早产儿的专业能力明显提升,发现有支气管发育不良的患儿,都会出现反复性咳嗽,并伴随着反复性喘息的症状。

肺质性疾病问题,小儿患有闭塞性支气管炎的数量较多,因医学产业发展要求,前期会做HRCT胸部诊断,传统病理诊断方式得以改善。目前我国在肺质性疾病治疗期间,可以应用的技术手段或措施方法较为有限,因此要加强实践,积极采纳其他国家的治疗意见,寻求有效治疗方法,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以及拓展,确定有效治疗措施。

(二)呼吸道患儿护理措施

首先对患儿进行治疗期间,各种治疗措施方法,最好采用集中治疗的形式,这是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患儿的配合度有限,需要时间去放松或休息。清理患儿咽鼻喉的分泌物,保障患儿的呼吸畅通。保持患儿病房环境质量,提升空气新鲜度,保障阳光充足且通风良好[4]。定期给患儿进行护理,全面检测患儿病症情况,控制患儿体温,达到降温的目的。其次是患儿的饮食和心理健康护理,要帮助患儿建立战胜病魔的自信心,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日常饮食清淡减少垃圾食品摄入。饮食方面拒绝辛辣油腻食物,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避免家长出现心理负担,因焦躁或存在诸多压力,而导致心态出现变化,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

四、结束语:

了解患儿病症情况,确定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案,最好护理工作的紧密配合,通过高热护理、病情护理等途径,做好饮食以及心理健康护理相关工作。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等病情好转之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身体素质明显提升,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便可以出院。

参考文献:

[1]王蕊,李晓燕,周喜华.浅谈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01(015):2012-2012.

[2]魏堃.关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15).

[3]王蕊,李晓燕,周喜华.浅谈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C]//2014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0.

[4]赵利圆,甄庆丰.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07):74.

(空军968医院第三门诊部 710068)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研究分析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