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
2021-09-10董海旭汪为
董海旭 汪为
摘要:在我国建筑项目逐渐增多、规模开始扩大的背景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的频率出现了上升趋势。为了达到良好的建设目标,工程团队需要深入研究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础概念,并明确其技术分类与应用方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良問题,影响后续的建设效果。同时,还应当注重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前期准备环节,使其能够达到最佳应用质量,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内容,能够为施工团队提供重要的参考,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在这种背景下,建筑施工项目的数量也出现了增多的趋势。为了达到最佳建设效率与质量,工程团队需要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施工。因此,需要针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明确相关概念,并剖析技术细节,尽可能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本文首先分析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础概念,随后阐述技术分类与影响条件因素,最后深入研究前期准备工作与流程细节,并提出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1 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础概念
混凝土属于一种混合搅拌材料,其主要由水、水泥、砂石材料以及外加掺和剂组成。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对应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使其能够达到建筑构件的需求,实现良好的处理目标。混凝土属于工程的主要材料之一,其需要进行浇筑才能够达到应用效果。因此,工程团队需要掌握对应的浇筑技术,避免出现不良问题,影响后续的工程质量。与其他材料相比,混凝土成分来源较为广泛、制造成本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能够达到优秀的隔热与耐压效果,因此其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建筑施工所应用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分类
2.1 全面分层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全面分层技术类型属于混凝土浇筑的常用方法之一。这一过程需要完成首层浇筑后,在凝桩结束之前展开第二层的浇筑。通过顺序开展的方式,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处理。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建筑应用安全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在利用这一技术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工程人员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结构,并从短边区域开展,顺长边方向完成浇筑环节。部分情况下,也可以从中段区域向两边开展,工程团队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判断采取的浇筑方向,尽可能实现最佳效果。
2.2 分段分层技术
分段分层浇筑方式也属于较为常用的类型之一,通常情况下其需要应用在施工面积较为庞大的建筑项目中。如果整体浇筑强度需求较高,运输能力无法满足混凝土的处理规模,便可以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工程团队需要首先划分目标区域,并按照基础顺序展开浇筑环节。随后,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按照底层浇筑结束后、凝桩完成前开展第二层的顺序,进行后续的浇筑施工。这一技术基于全面分层浇筑方案,整体适用范围倾向于厚度较小、体积较为庞大的工程。建设团队需要注重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处理。
2.3 余面分层技术
余面分层浇筑技术主要针对结构长度大于厚度的混凝土结构,其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次性浇筑,使其形成自然斜面,达到良好的处理目标。通常情况下,结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余面分层技术进行建设。针对坡度的控制需要保持在1:3的状态,并使振捣工作能够从底部区域开始进行。通过逐渐向上移动的方式,达到良好的振捣目标,为后续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 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的条件因素
3.1 水灰比与水泥强度状态
建筑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水灰比与水泥的强度对整体处理效果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状态与水泥石、水泥、粘结力等数据存在正比关系,而水灰比的配置合理程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承力效果。在水泥强度处于同等状态时,水灰比与水泥石的强度会形成反比关系。如果水灰比较低,混凝土的空气接触面积便会扩大,导致内部空隙增多,降低基础强度。
3.2 搅拌流程
混凝土搅拌的过程对浇筑效果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如果没有均匀搅拌效果或计量准确程度不足,便会削弱后续的浇筑质量。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强度与抗压能力,需要深入优化搅拌的方式与水灰平衡性,尽可能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达到较好的施工目标。
3.3 浇筑连续性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发生了间断问题,便会导致后续应用的质量下降。常规情况下,工程团队需要确保混凝土浇筑能够一次完成,避免发生间断现象。如果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必须中断浇筑流程,则应当尽可能降低间断时间,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后续的结构稳定性。
3.4 养护效果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养护的质量对混凝土浇筑的可靠性存在着较为关键的影响,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养护操作,便有可能导致后期出现结构裂缝、稳定性下降,甚至坍塌等问题,不利于建筑质量的提升。
4 建筑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流程细节
4.1 基础浇筑
在建筑施工应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基础浇筑的方式与流程。工程团队可以从条形、大体积、阶梯状三种基础施工方案中选择合适的类型进行操作,确保建筑质量能够达到优秀标准。条形基础施工需要在木板的两侧进行标记,并采取分层或分段的浇筑策略,针对各个基础层段进行施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层段之间的浇筑距离,避免出现意外问题,影响建筑的应用质量。采取大体积施工方案则需要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基础整体性,并在浇筑过程中按照对应的要求进行紧密处理。通过这种方式,降低缝隙出现的概率。同时,如果无法保证一次性浇筑,则需要首先设置基础,随后再开展后续的施工。在阶梯状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建筑本身的台阶状态,进行对应的设置。工程团队需要注重浇筑流程内避免出现缝隙问题,提高阶梯状浇筑施工效果,达到理想的建设目标。
4.2 剪力墙浇筑
在建筑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剪力墙部分进行处理。工程团队可以选择流水线或长条形的方案进行浇筑,尽可能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降低后续出现问题的概率。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首先在剪力墙地面区域进行施工,随后再开展墙体的浇筑环节。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控制浇筑的基础厚度,并在后期阶段应用有效的处理方案,降低出现缝隙的概率。同时,在门洞或窗口区域进行浇筑时,应当保证基础施工流程处于连续状态,避免中断,影响浇筑的质量效果。针对接口位置,工程团队需要采取加强措施,提高混凝土振捣的基础强度,实现良好的密合效果。此外,在墙体孔洞浇筑的过程中,应当确保周边区域与孔洞位置的混凝土高度处于同一水平线,并使墙柱、外墙、内墙的接口能够在浇筑过程中达到同时完成的效果,进一步强化基础施工质量,避免出现相关问题,影响结构稳定性。振捣过程中,棒体需要与洞口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并注意控制基础力度级别,避免损坏混凝土结构。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剪力墙浇筑的效果,实现良好的施工目标。
4.3 钢筋浇筑位置
为了达到最佳浇筑质量,工程团队需要确保钢筋处于正常位置,避免出现偏移问题。如果发现偏移现象,则需要立即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其影响建筑结构的基础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建筑主梁部分应用的钢筋数量较多,其整体摆放规划较为密集,体积较大,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提出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为了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工程团队应当明确钢筋的结构状态,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降低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达到最佳浇筑效果,实现良好的建设目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工程团队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案,尽可能提高整体浇筑效果,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为后续的建筑施工创设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岩.浅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9(23):283.
[2]应海良.浅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6(3):255.
浙江杰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