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2021-09-10卢庆忠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品德情景法治

卢庆忠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教学核心的课程。作为小学阶段基础的思想教育课程,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写中强调学生的情景体验和生活实践,教材中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这些知识最后也要应用于生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思结合和生活化体验。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帮助学生经过多种方式的体验获得切身感受,通过渐进深入的思考,明辨是非对错,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现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以情景图引导学生提高思辨能力

《道德與法治》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教材中有很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图。教学中,我避免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和引导,充分利用这些情景图,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互动,既达到了明辩是非的目的,又提高了口语表达和思辨能力。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做学习的小主人》中有一个板块---《合理安排学与玩》。在完成教学目标中的阐明“合理”的含义时,我没有简单直接地告诉学生怎么安排学与玩才叫合理,而是出示教材中的四幅情景图,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图中学生的做法是否合理,再派代表发言。要求发言的同学不仅说出本组成员的观点,还要说出原因。学生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发挥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经过学生自己的讨论和感悟,再加上教师的因势利导,学生就会对自己得到的道理和知识更加认可,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也会更加深入。

二、以生活实践引导学生提高参与意识

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要把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因此,我根据教材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生活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法治意识。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的《绿色小卫士》主题中《清新空气是个宝》这一课时,我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思考“我能做些什么”,真正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能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空气质量,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家长交流,制定出自己的“清新空气保护计划”。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将自己对清新空气的认识和保护空气的想法、做法都表达出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深度接轨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观察中提高参与度,获得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活动也会促进学生的认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设计的生活实践活动还要注意创新度和学生的参与度,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内容,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切实的锻炼。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的《让我自己来整理》的知识时,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认知有很大的联系,我在课堂上特意举办了实践和展示活动,课上“送小伙伴回家”的游戏让学生练习生活用品的分类。“我是生活小达人”的展示中,让学生把自己在家里养成整理的好习惯用照片、小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再组织学生讨论整理的好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教育即生活”,学生的品德和法治启蒙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笔者认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始终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载体,真正达到让道德与法治融入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品德情景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品德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