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视角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初探
2021-09-10尹锴
尹锴
在对传统体育教育模式进行适应性改革的过程中,改革教学方式是一个重点关注的突出问题。体育课作为现阶段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保证了学生可以通过老师教授的多种体育运动的实践技巧实现个人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也是有效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辅助学生进行快乐学习的激励手段。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作为课程的核心,面向学生群体组织体育活动、举办体育比赛。这种教学模式与体育课实际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体育课程良好发展。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应把学生当做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始终以快乐为向导,并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优势进行了融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1 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学生而言,初中从心理、生理和未来发展多种角度来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走入初中的校园,不仅仅是对学生独立性的升级考验,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一关。对于大多数初中生而言,基本处于13-15岁的年龄段,正在心理观、世界觀、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初步时期,也是进行体育课程快乐学习引导的关键阶段。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然而对于初中生而言,充分理解和相关知识技巧的正确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在体育课上仅能做到听从老师的教导,教学模式的构造中并未针对学生思考技术要领和延伸人生意义的理解方面进行设计,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2 初中体育课堂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在教学组织中融合快乐体育理念
在体育教学开展前,体育老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中涉及到的相关教学组织,预先为学生营造氛围良好的快乐体育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具化的教学指标,严格遵照教学体系中明确了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相关模式和内容有效明确之后,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教学组。前期工作越完善,体育课堂的实际授课效果就会越好。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组织者和维护者的职能,为学生树立积极地正面榜样。例如体育课堂要求学生爱护体育用具,为了将这项要求进行彻底的宣贯和执行,体育老师务必以身作则以我为先爱护体育器材,为学生培养出好的体育习惯做出正向的引导。其次,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融洽、轻松地课堂氛围,不但有利于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学生群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2.2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
团结精神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的中学体育课程成绩评定系统里,也有对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团结合作精神的相关要求。目前来说,中午体育开设的课程里有不少项目是对团结能力的考量,诸如足球、篮球、拔河、接力等项目中好成绩和好合作间的关系更为明晰。在体育课堂中注重对学生团结意识的培养也是保障快乐体育宗旨的方法之一,学生们在团结合作取得成绩的实践过程中将会对集体荣誉感产生更加明确的认识,获得层次更加丰富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这两样重要的情感也是快乐体育精神所倡导的正向情感激励。
2.3 在比赛中渗透快乐体育的教学思维
对于初中生而言,已经开始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由于每位学生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的不同,在应对压力时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初中学生而言,体育课也是一个亟需的释放课程压力、舒缓心理情绪的重要窗口。此外,由于初中生正在审美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很多学生面对动作幅度大的运动时常常会羞于完成标准的体育动作;也有部分学生因为生理原因无法完成大运动量的体育动作,这都为快乐体育课堂的开展带来了问题。因此,在体育课开展过程中,体育老师要以亲身体验、带头参与的态度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也可以以小游戏、小活动的形式丰富课堂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做好体育运动前的热身工作。在体育课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感和进步感,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舒缓心理压力、增强身体素质的浓厚兴趣,这样将会非常利于快乐体育的实际落地。
在体育课堂上,应有序安排热身活动、常规化训练、团队竞技活动、自由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时间,务必保证体育运动的安全进行,避免出现因体态错误或技术不够规范对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在体育运动的组织中,应保证学生充分表达主观意愿的权利,适当安排团队型竞技活动增强学生团体间的有序配合,实现班级整体凝聚力、向心力和荣誉感的有效培养。在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时,体育老师应仔细观察学生运动动作要领是否准确规范,并及时针对运动项目的技巧进行指点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体育运动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舒缓学业压力、提高集体凝聚力荣誉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从快乐体育的视角下进行了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优化点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教学组织中融合快乐体育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和在比赛中渗透快乐体育的教学思维三种方式,供相关教学人员参考。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平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