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发展及思考
2021-09-10葛天意
葛天意
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颁布了最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与原先的实验版相比,其中内容发生了诸多变化调整。本文旨在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聚焦新旧两版课程标准中有关学习评价体系的表述内容,发掘二者在评价内容、方法、主体和标准方面等的细节差异,充分把握现实问题的发展方向,并结合个人思考予以创新建议。
1 背景概述
1.1 对象选择
2003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实验)》),针对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设置等方面给予了详细的规划指导。该标准在全国各省市实验区先后扎根,历经数十年风雨,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一线经验。新时期,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更好发展,教育部推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版)》),在继承发扬《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要旨上,充分结合现实条件,形成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其中诸多内容配合做出適应性调整。
1.2 概念关系
在研究学习评价体系之前,首先应当明晰与其内容相关的重要概念。笔者经过梳理,共摘选出两项关键名词,分别是“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
学科核心素养是衔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科课程标准的核心环节,是一切工作设计的围绕目标与建设基础,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中主要凝练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运动能力是指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它一般可以分为基本运动和专项运动能力两种,具体适应不同的环境需要。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其中重点关注科学理论对锻炼思维、调控情绪的作用。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它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3个方面,实现从个人品质到社会价值的全面覆盖。
2 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归纳《课程标准(2017版)》与《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学习评价”的内容,笔者选择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展开有关变化的分析:
2.1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是评价体系的主干,它反映着课程指导思想的贯彻情况。与《课程标准(实验)》相比,《课程标准(2017年版)》既保留了原始的三维目标框架,即重视教育过程的知识传授、方法选用和价值树立,又在此基础上精进表述,重点聚焦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评价。另外,《课程标准(2017年版)》还特别指出:“评价的重点不是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单个动作技术的掌握,而是灵活、有效运用运动技术的能力。”这就要求今后的评价视野必须突破“单一”、走向“综合”,要依据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实际应用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理性判断。
2.2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落实评价内容的手段,更是展开评价研究的指南。《课程标准(2017年版)》传承了实验版的基本理念,十分重视方法选择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比如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等。更进一步地,《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两点新意:第一,有关团队合作。建议在过程性评价中设置学习团队,教师根据团队整体在学习模块中的表现打分,以此促进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学会合作交流。第二,有关课外延伸。建议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跟踪、监测学生的课外锻炼情况,注意补充不同情境下的评价结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
2.3 评价主体
无论是《课程标准(2017年版)》还是《课程标准(实验)》,都始终强调参与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以争取获得更加全面的反馈信息,其中常见的形式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团队互评等。在最新版的课程标准中,家庭和社区也被纳入评价主体,成为传输时效信息的新渠道。这么安排的主要目的是为加强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促进学生将体育与健康学习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身感知体育精神的魅力,教育塑造优良的人格品质。
2.4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相当于一把量尺,针对同一问题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可能会得到大相径庭的结果。关于评价标准的选择,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可以提炼出两项要点:第一,合理借鉴。主要是指恰当地引用适合于评价内容的现成标准作为评价参照的方法。比如有关体能评价即可直接借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等。第二,因地制宜。制定规范标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现实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面对复杂状况能够灵活变通,比如考虑到学生个体间存在着起始水平上的差异,在进行评价时,应采用成就性标准而非成绩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实际学习能力及表现。
3 个人思考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有关学习评价体系未来发展的创新思考:
3.1 拓宽视野 取长补短
在设计学习评价体系时,我们应学着跳出“体育”专业范围,把目光放远,积极拓宽概念边界,尝试追溯同根学科较为成熟的理论规范,并借鉴其中的精华之处、为我所用。比如从学科分类来看,体育学隶属于教育学门类,与教育学原理、心理学等一级学科相并列,我们即可通过对这些学科中有关评价反馈部分的深入研讨,拆解适合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观点,塑造跨界融合的新型标准。
3.2 建设系统 配套条律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评价体系在指导教学过程、反馈学生表现方面的重要作用,相关职能部门应立足全局、把握整体,在收集、汇报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配合做好过程性评价的分类处理,建设起一套项目清晰、标准合理、内容齐备的学习信息系统,以方便研究者的随时抽检、监测,保证评价参照的客观科学性。
3.3 多元联动 持续发展
学习评价体系不应只停留在遵照刻板成绩评断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更要看重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实际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仅凭学校一方之力很难给出真实全面的评价结果,必须联动社会多元力量,从舆论环境入手,深度剖析健康观念,将形成锻炼意识、坚持终身体育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4 总结
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背景概述着重阐明了研究的对象及重点的概念,为读者明确研究的认知范围打下了良好基础;对比分析主要从学习评价体系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观察其中内容的变与不变更好地预估标准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个人思考包含基于已有标准,尝试创新突破的内容,主要从跨界学习、配套完善、未来发展三个角度切入,结合现实提出针对性建议。笔者相信,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进步,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一定会发展的更加科学、有序!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