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021-09-10代红兵李晋龙方征

当代体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代红兵 李晋龙 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和平与发展、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中的指导纲领,也为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9年9月8—16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成功举办。作为新中国开展最早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从1953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运动会本身所强调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是区别于其他赛事的重要标志,是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民族体育事业面临着新的使命和任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应当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 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推动国际交往中的民心相通

文化是国与国、民与民相互沟通了解的重要渠道,而体育则打破了语言、地域、信仰和民族的隔阂,成为人们交往交流交融的窗口。古丝绸之路始于两汉时期,在长达7000余公里长安到开罗和罗马的沿线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这里交织碰撞,创造了灿烂的丝路文明。从沿线的墓葬和石刻岩画中就出现了石球、岩画、彩陶等反映古人狩猎、习武操练、舞蹈、军事作战、百戏、滑冰、生殖崇拜等图像,从体育文化的视角诠释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谱写了不同民族文明进步、互利共赢的历史篇章。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体育的形式展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窗口,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健康向上和相互认同的特点为不同民族所拥有,以公平竞技、相互尊重、共同鉴赏的姿态为人们所喜爱。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是中外共有的跨界民族,体育文化也表现出同根同源、共同拥有的状况。例如,享誉东盟国家的壮族绣球文化;中、蒙、俄三国蒙古族共同的节日那达慕;中、老、越交界的普洱市江城县“一鸡鸣三国”,哈尼族、彝族传统的丢包节在三个国家轮流举办等等。民族体育拉起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友谊的双手,构架起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桥梁。

通过积极组织和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增加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可以诠释包容、博爱、和谐、合作的中华民族精神,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建设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做出贡献。在“一带一路”倡议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通过文化的交流与互赏,为政治、经济的国际合作提供契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民族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2 民族传统体育能显著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加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建成一种互助互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民族关系。麻国庆教授提出,“在一个区域里,每个个体和每个民族,必然存在多方面的记忆共享。这些记忆共享的形成,是他们特定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及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在交往中构建的一种认同关系而建立起来的,这种中华民族一家亲关系的建立基础是文化的相互认同和欣赏,而民族体育以最直接、最真实和最深刻的方式反映了民族的性格、品质和精神,是增进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有效渠道。瓦氏夫人带领族人利用板鞋进行练兵抗击倭寇,表现了壮族团结一心、威武不屈的勇敢气概;抢花炮反映了侗族喜庆丰收和崇拜英雄的英勇豪情;高脚马再现了土家族热爱生活、聪明智慧的生活情趣;木球表现了回族匡扶正义、除暴安良的勇敢精神;博克则反映了蒙古族不畏强手、敢于胜利的英雄品质等等。民族体育以鲜明的形式成为讲述民族历史、抒发民族情怀、表现生活习俗、展示民族技艺和传承民族品格的舞台,为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食粮。

民族传统体育用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广泛认同的姿态展现在各民族群众之间,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发挥民族体育的传播价值,利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达党对各族人民群众的关怀与厚爱,具有深层的政治意义。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发展历程的不同,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多樣性,“和而不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他的基本态势。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娱乐性和竞技性在社会中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民族节日和庆祝活动中的各种体育活动成为人们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有效渠道。深入挖掘、保护和发展这种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增强民族自信、激发社会活力、带动技术进步、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同时,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窗口,可以将党的关怀送到民间,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搭建平台。

3 民族传统体育能推进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蕴含了不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哲学思想、生存方式、知识技能、艺术技艺和发展理念等,是社会文化和文明发展经验的结晶。伍卷提出,“多样性、人民性、科学性三个基本特征,也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优势,是断定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仍具生命力,在当代、在今后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充足理由。”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深入挖掘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凝聚民族力量,带动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传统体育是民族节日的重要内容。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鄂伦春族的古伦木沓节等,都是以民族体育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节日。海南省黎族“三月三”的跳竹竿已经成为唱响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张名片。2018年4月28日,由11999名学生组成的跳竹竿队伍挑战了“最大规模跳竹竿”的吉尼斯纪录,助推了“健康海南”不断发展的热潮。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一届的西双版纳泼水节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十万游客,期间要举行划龙舟、放高升、泼水、丢包等体育活动,在铓锣、象脚鼓的伴奏下澜沧江两岸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期间还要进行贸易洽谈和物资交流等。

民族体育文化中蕴含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和爱护自然的传统思想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和生活理念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宋智梁提出,“民族节庆体育活动将各民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融合在一起,是各民族生产经验、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和谐发展的集中体现。” 文化是发展的灵魂,深入挖掘、保护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掘其生态学、民族学和教育学的深刻含义,阐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并融入到发展中去,才能深刻领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活力。

通过民族体育节日和打造民族体育赛事等,可以带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群众收入、繁荣社会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项目惊险刺激、有的项目生动活泼,往往是载歌载舞、妙趣横生,抒发了各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融健身性、娱乐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化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体育健身活动,可以建立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陶冶情操、增强体质,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

目前,在很多民族地區开展了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一些学校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项目编入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中,传承了民族文化,提高了学生体质。风靡全国的广场舞、民族健身操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武术在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傣族武术在铓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进行表演;湘西苗族武术利用耙犁、板凳、扫把劳动工具进行练习;广西玉林壮族武术还结合舞龙舞狮进行操练等。民族体育以其独具特色的方式成为广大群众交流技艺、强身健体和抒发情感的有效手段。

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将体育事业列入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民族体育在推进全民健康工作中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5 政策建议

5.1 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环节工程来抓

要全面深入地看待民族体育的价值和作用,积极开展民族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解读解释和创新应用工作,让民族体育发挥出更大的智慧和力量。加强对民族体育工作的领导、健全民族体育社团和民间组织、鼓励开展国际民族体育比赛和交流、扶持民族节日和集会中的民族体育竞赛和表演,发展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等。发挥民族体育作用,贯彻执行党中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意识的指示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5.2 将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列为体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部门共抓共管的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源于生产生活、军事斗争、宗教仪式、民间习俗、娱乐活动等,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精神内涵。建立由体育、文化旅游和医疗卫生部门共抓共管的管理制度,可以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为丰富体育生活、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高群众健康搭建综合性平台,为全面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开创新的渠道。

5.3 将加强民族体育理论建设,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

建立理论体系、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是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民族院校民族理论、民族文化、民族教育、民族体育和相关学科的功能,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列入民族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培养能够较好掌握体育技能、具有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推动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新时代对民族传统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深入调查、科学研究,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早日实现努力奋斗。

通讯作者:李晋龙

(作者单位: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爱的共同体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MINORITY REPORT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