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好,曾子

2021-09-10郑子

红蜻蜓·高年级 2021年2期
关键词:曾子儒家思想孔子

郑子

敢问先生可是曾子?

正是,正是,在下便是曾参,人们称呼我为曾子。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我姓姒,是大禹的后代。很久以前,大禹建立了夏朝,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的次子曲烈被封甑(zèng)子爵,建立了鄫(zēng)国,鄫国被灭国后,太子巫来到鲁国南武城定居,为哀悼失去的故土,将“鄫”氏改为“曾”氏,这就是我家族的变迁史。我十六岁时师从孔子学习儒家思想,因为勤奋好学,所以总是能取得好成绩。在不断地努力下,我著《大学》《孝经》等书,为儒家思想的完善做了巨大的贡献,获得了“宗圣”的称号。

为了区分各个氏族,姓由此产生。氏是姓的分支,它的来源比较多样。总体来说,氏的数量远远大于姓的数量。秦汉以后,姓氏合为一体,我们现在所说的“姓”,其实是姓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姓氏和族谱的记载,追溯家族的来源。

啮指痛心的曾子

元代《二十四孝》中记载了中国古人的二十四种孝顺的行为,其中包含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感人故事,比如朱寿昌弃官寻母、仲由百里负米等。曾子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二十四孝》里记载了他这样一则故事:

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

故事讲的是曾子有一天上山拣柴,家里来了客人,那时候没有手机这样便捷的通信工具,独自守家的曾母联系不上外出的曾子,见曾子还不回家,便用牙咬破了自己的手指。这时在外砍柴的曾子突然感到一阵心痛,背上柴火就往家赶,回到家后跪着问母亲原因,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我咬手指是为了通知你回来。”

正是曾子对母亲感情至深,母子连心,从而对母亲的需要有强烈的感知。

曾子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大戴礼记·曾子·大孝》)

儒家思想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存在,从而发现并十分重视人的作用。

曾子烹彘(zh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在古代叫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說左上》。话说这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上买东西,儿子哭闹非要跟着去,曾妻就对儿子说:“你在家待着,等妈妈回来杀猪给你烧肉吃。”等曾妻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杀猪。妻子阻止他说:“我和儿子说的话只是骗骗小孩子罢了。”曾子对妻子说:“不要哄骗小孩子,小孩儿也有智慧,他们会学习父母的行为,听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是在教他不诚信啊。作为妈妈欺骗孩子,以后他就不再相信你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曾子说完便去杀猪给儿子烧肉吃去了。

曾子既是一个敬爱母亲的好儿子,也是一个言而有信的好爸爸。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我们一起将诚信的美德发扬光大并好好地传承下去吧!

大禹成功治水并划定九州的故事。

曾参杀人

这个成语比喻流言可畏。曾子生活的地方有一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于是便有人对曾母说,曾子杀了人,刚开始曾母不信,说自己的儿子不会杀人。第二次又有人对她说曾子杀人,她还是不信。可当第三次有人和她说曾子杀了人,曾母害怕了,以为曾子杀人了,便丢下织布的梭子,从梯子上翻墙逃跑了。虽然曾母深知曾子为人正直,但从三个人口中听得曾子杀了人,曾母还是失去了对儿子的信任。可见没有根据的流言蜚语有多可怕,同学们一定不要轻易传播他人的谣言,应力求真相,尊重他人。

《论语》中的曾子

《论语》里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曾子作为孔子的弟子,他拥有卓越的思想,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论语》中记录了他的许多言行,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子的这些优秀思想。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自我反省三次——是否为人出谋划策却做出对他不忠诚的事?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言而无信?是否温习了学习的功课?”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仁爱当作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这份责任死后才算停止,难道不遥远吗?”

曾子是一个品行十分高尚的人。他的名言警句不止是说出来教给大家,他也真实地做到了言行一致。曾子的许多优秀思想不断传承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养料,不断滋润着中华儿女。

曾子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良好品行:孝敬父母、诚实守信、严于律己……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和爸爸妈妈礼貌地讲话,遵守和朋友的约定,做完一件事反思这件事情是否正确……

曾子这么优秀,其师孔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次我们就一起去了解曾子的老师——孔子吧!

猜你喜欢

曾子儒家思想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曾子杀猪
儒家思想与书法
曾子杀猪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曾子杀人
孔子在哪儿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