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的幼儿足球课程开发
2021-09-10潘杰
潘杰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人们在幼儿教育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和时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强调,幼儿教育应对幼儿的兴趣进行重点培养,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体育活动。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开展多样化、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引导幼儿全身心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样,一方面能有效激发幼儿的体育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游戏;幼儿足球;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22
引言
足球是当下全球范围内开展最为广泛,且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体育项目。现阶段在我国的青少年儿童的足球发展当中,小学以及中学的校内足球已经得到了深入的普及,不过在幼儿园中足球活动还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展;而在幼儿园开展具有年龄阶段特点的足球活动,不仅是对我国未来的足球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课程,进而更好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一、坚持游戏密度,促其养成运动习惯
凡事贵在持之以恒,成功方可指日可待。任何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都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坚持的过程,运动也是如此。幼儿需要经常反复练习,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在足球活动的开展中,幼儿园与家庭更是需要合作,使
幼儿保持热情,坚持游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首先,家长在家要经常带着幼儿玩足球游戏,根据空间场所开展室内外足球游戏,以保持游戏的密度。其次,在幼儿进行足球游戏、动作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的指导方式要科学。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有些不适,或者参与游戏的热情不高,遇到一点小困难,就会立即停止。实际上,这样的方式是不科学的,这会让孩子的体质得不到增强,还会让他们形成一种面对困难就退缩、胆怯的心理,无法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应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设置阶梯型目标,由简到难、层层递进地引导其学习,多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幼儿不气馁、不放弃,坚持练习,逐步完成层级目标。再次,幼儿园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组织家庭间的交流互动。比如,迎新足球嘉年华、庆“六一”亲子运动会、家长来园日、足球分享日等活动,可以提供展示亲子足球运动的各种平台,让家长阶段性地来园交流总结、互相学习。久而久之,家长就会有了奋斗的目标,在平时的游戏中也能悟出教育之道。家园配合,更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足球运动习惯。
二、营造足球氛围,带领小班幼儿走进足球世界
为了使幼儿对足球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在其他领域的课程或其他游戏活动中融入足球这一元素,让幼儿在活动中加深对足球的印象,让幼儿逐渐熟悉足球,并试着喜欢上足球。
例如,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可以以足球为实物观察材料,让幼儿通过触摸、观察等多种方式感知足球,然后请幼儿围绕足球的形状、颜色、气味、触感等特征展开充分讨论;在歌唱活动中,可以将《踢足球》《小足球》等与足球相关的儿歌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在快乐的儿歌中感受足球运动的氛围。通过多渠道、多领域的结合,幼儿在接下来的运动中可以更好地体验到踢足球的快乐。在刚开始的球类练习中,幼儿往往只能用手拍或用脚踢球。在课程伊始,教师可以告诉幼儿把双手放在背后,可以自由踢球,也可以双脚夹着足球螃蟹走,从而让幼儿感受到不用上手也可以快乐玩球。
小班幼儿刚开始练习踢球时,由于踢小球的准确性较差,踢球的成就感也会降低,因此,笔者建议让小班幼儿踢大球。这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快地摸索与掌握踢球的方法与初步技巧,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对足球的兴趣。所以,在小班体育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大塑料球或大皮球来代替普通足球。在足球运动中,教师可以先为幼儿示范原地踢球或助跑踢球的动作,然后让幼儿进行亲身体验。刚开始,幼儿的动作可能会有些踉踉跄跄。这时,教师不必急于纠正幼儿的动作,因为这时的打断和纠正会破坏幼儿的兴趣,等幼儿初步对足球运动产生兴趣后,再慢慢帮助他们纠正动作。
三、制定适龄化的足球游戏课程
虽然足球运动是一项有较高专业要求的竞技类体育运动,但是对于刚接触足球的幼儿来说,强调标准显然不利于游戏化足球课程的开展。为了培养幼儿对于足球的兴趣,教师在设计游戏化足球课程时一定要根据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设计适合该年龄段的游戏课程,准备好需要的教学用具,演示足球的玩法,确保游戏化课程开展的可行性,根据游戏化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使足球课程更佳富含趣味性、合理性与可实施性。教师在教授足球时要抛开一些专业的话语。
如:“脚内侧外侧运球”可以说成赶小猪走,“脚内外侧盘带”可以就成用脚滚雪球,“用脚业回搓球”可以说成给足球按摩,“内外侧护球”可以就成用小脚保护球等。用这样的话语更能增加幼儿对足球的兴趣。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如:“击鼓传球”、“定点射小门”、“围圈溜猴”等,这些游戏易于在小班中顺利开展,幼儿可以在这些游戏中充分感受到足球带来的欢乐。如:幼儿开始练习时由于对足球不了解,只知道用脚乱踢或用手拍等。这时可让幼儿把双手背在背后,然后在地上放很多球,让幼儿自由的踢,也可学螃蟹一样用脚夹着脚走,这样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其实用脚踢球也很好玩。再如:“击鼓传球”游戏,8~10人为宜,游戏中安排一名击鼓手,剩余的幼儿围城一个较为宽阔的圆圈,随着鼓声以顺时针方向传球,当鼓声停止时,球在谁的脚下,被淘汰出局,然后进行下一轮,直至角逐出第一名。游戏过程中,若是传球人将球传歪导致接球人无法接球时,判定为传球人的责任。这个游戏既训练了幼儿的传球速度,也训练了传球准确度,同时,还能考察孩童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幼儿身体成长与智能开发的核心环节,也是培养其养成足球兴趣的重要阶段;教師需要积极创建优异的足球游戏课程开展环境,更好推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并且加强培育幼儿的遵守规则意识、智力、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对于足球兴趣的全面提高,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助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基于游戏精神的幼儿足球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02):61-62.
[2]林梦龙.幼儿游戏化足球课程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何东亮.幼儿足球课程游戏化的开发与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