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研究①

2021-09-10邵芬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邵芬

摘要:在教学初中物理的时候,由于各种的原因直接导致初中生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就会出现同学们学习效率比较低,老师教学成效也不理想的状况。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初中生缺乏核心素养,所以,老师要想改变他们疏于学习的情况,就要在核心素下教学物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物理教学则要求老师不仅要教授初中生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因此,老师在平常教学的时候,要格外重视同学们各方面的发展,全方面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完善教学的形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21

引言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在核心素养的实践中,优化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我们任课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实施,激发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促其欲望体系的形成,能使得他们学科思维品质等方面得到发展,有利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引进科学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注重传播物理知识,尤其是特别关注一些陈旧的、过时的知识,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是缺乏对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没有按照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素质,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知识和科技的快速进步,除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要求有所提高外,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也有了新的要求,尤其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原有教材基本知识外,还要结合相应素材,适当将现代物理知识教育渗透进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并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求真理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例如,在讲述“物体是由大分子组成”时应通过阅读材料来加深对纳米技术的理解,在讲述“磁场”知识时可以介绍磁与生物,讲述“交变电流”时可引入直线电机与磁悬浮列车,在讲述“原子核”时可简介粒子物理,在讲述“声音的利用”时可将生活中的B超引入课堂,在讲述“安培力”时可引入生活中的电磁炮等。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以实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融入生活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物理知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物理教师需要做好生活教学。对初中生而言,因刚接触物理课程,对物理知识比较陌生,且物理知识过于抽象、枯燥乏味,学习难度较大,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对生活加以观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性,并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家庭生活能源的利用进行调查,这个时候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家庭能源的结构、节能措施有所掌握。有的学生还会将家庭的主要能源进行分级,认为消耗量最高的是汽车的耗油量,依次是用电量、天然气等,还有学生会说自己的家中已经安装了节能灯、节能家用电器。教师鼓励学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知识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将教材知识内容与生活相互关联,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高效掌握,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物理观念的形成,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初中物理知识大多比较抽象,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惯于记忆物理公式和定律,至于这个的公式如何推导而来,定律的本身有何物理意义,他们都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思考。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发现,虽然很多学生都能熟练记住牛顿第一定律的文字内容,但是一到做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诸多的问题。如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的物理问题,一些学生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始终认为物体要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或是“动力”,他们的理由是:如果物体没有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那么这个物体肯定无法沿斜面向上滑动。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尽管学生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是一些学生还是没有思考物理结论背后的含义,在做题的时候还是会回到其固有的思路上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因为它看起来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非常相符。类似的错误比较多,说明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重结论轻过程,知道物理结论,却对结论得来的缘由毫不关心;重记忆轻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停留在记忆层面,对物理定律的学习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出现的这些类似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物理观念,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有清晰而深入的认识,而不是在头脑中留下一知半解、容易混淆的抽象概念。

再如,在“火车经过身边的声音变化”的互动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利用视频展示的方法,为学生播放“火车经过身边”的音视频资源,在学生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共同讨论火车、救护车经过身边时的声音变化。学生A说:“火车经过我身边时,开始的声音小,之后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声音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学生B说:“在救护车经过我身边的时候,声音也从逐渐变大到逐渐变小,好像救护车离我越近声音就越大。”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表述的物理现象,与学生一起讨论,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总结声音传播的介质、途径、速度等物理知识,让学生逐步认识并掌握“多普勒效应”,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这样的互动教学,能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在讨论过程中站在物理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有效培养自身的科学思维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能促进学生们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我们任课教师要从本班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去出发,精选教学内容,制定

高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发展,让他們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出学科的思维能力与科学品质等素养,促其发展,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达到学习致用的目的,进而使得中学生们的物理思维得到发展,促使物理课堂高效化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周立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3.

[2]吴凤林.物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探索[J].试题与研究,2019(08):72.

[3]赵洪涛.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J].学周刊,2018(27):106-107.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