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2021-09-10吉从军
吉从军
摘要:道德与法制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引导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教育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初中生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阶段,不具备自我判断和自我控制能力,核心素养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对知识上的认知,也是对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培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10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约束和指导,帮助他们养成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这个时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现实
教育和生活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两大部分。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教师就应把教育和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但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进行了升华,让教学内容脱离了现实,导致教学内容空洞化,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到学科内容的实用性,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收获成就感。
(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道德与法治相对语数外三科来说,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更在意后三者的成绩,导致不少该学科教师产生忧虑,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用语言给学生的过多的压迫感。他们常会带领学生在初一时就开始大量地进行题海战术,而对知识的深度讲解与相关的学习技巧甚至创新能力培养忽略不谈。这种教学方法对知识尚未学明白的学生而言,就会不可避免地对这个学科的练习与考试敷衍了事,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没有端正的态度,上课与学习的有限时光都是稀里糊涂地度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掘情感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生处于叛逆期,理性思维较弱,感性思维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给予及时的支持与赞赏,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通过情感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正确的人生观。比如,在讲解“服务社会”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设计相关的志愿者实践活动,在进行活动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的视频,从而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相关意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服务社会”的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之后还可以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心得收获,丰富情感体验。
(二)优化生活化教学资源,展开生活化教学活动
只有结合生活化的教育,才能发挥出强大的教育生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的情感和思想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从而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提升生活化教学的影响力。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比如,在讲解与社会生活有关的知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以礼待人”为主题,分析身边有哪些与传统礼节和文化有关的习俗,又或者过节给长辈拜年的风俗是否有意义继续继承和延续下去,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和礼仪的感悟。为帮助学生形成尊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的学习意识,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班级辩论赛,让学生分析堵车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学生感悟社会价值、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模仿秀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模仿某个教师的动作神态、声音语言等,并且引导其他学生来猜,从而也能将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引出来,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情感,提升生活化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三)强化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课堂当中,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教师就要发挥出引导者的重要作用,对学生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有方向有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自主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教师也要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具有团结合作氛围的学习环境。最后,教師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实践检验过程,把具体实践作为检验学习知识的标准和方法,根据实际生活和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检测和练习,给学生提出符合教学目标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在“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视频中,十八岁的小明旷课逃学,与朋友参与赌博,在输钱之后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致使他人骨折。最后,警察出现带走小明。这时,教师提问:“小明会面临怎样的惩罚?”有的学生回答:“小明十八岁,应该不会受到刑事处罚吧。”“殴打他人致人残疾需要受到刑事拘留。”“他可能会受到罚款。”在情境作用下,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时教师引入课程中涉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内容。通过自主阅读以上法律法规,学生掌握了较多的法律常识,能够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展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帮助。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转换自己的教学思维,调整课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提高初中生课堂学习质量,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蓉杰.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20(A2):107-108.
[2]陈晓霞.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65.
[3]顾伟.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新课程,2020(4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