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2021-09-10吴士广
吴士广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125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要着力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品质。只有具备良好品质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前景。目前,小学生对文明礼仪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人手,让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尊敬国旗,怎样有礼貌待人,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节约、讲卫生的好孩子,懂得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一、编撰校本读本,以正立范
学校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了《小学生文明礼仪课程》,其中包括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并通过校园橱窗展出。在每周的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组织学生学习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中的内容。课堂教学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重视行为训练,既要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在课堂上,结合常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训练学生,并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坚持不懈,养成好习惯。例如:现代社会中,人们十分注意彼此交往中的礼仪,老师向学生示范坐、立、行、走、敬礼等的正确姿势,并要求学生做到”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二、营造环境,形成文明礼仪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礼仪养成教育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对校园环境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教室正前方有国旗悬挂、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阅报栏、学习园地、卫生角、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开设星卡评价专栏和文明礼仪之星评比专栏并狠抓教室环境布置。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清新、优美,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紧紧抓住舆论宣传,利用每周一的升旗、每天的校园广播、板报、校报以及班会大力弘扬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舆论宣传,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促进了礼仪规范的养成。
三、学科结合,起好先导作用
在礼仪养成教育中,首先应坚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授课吋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体。在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步渗入灵魂深处。文明礼仪教育,从性质上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品德课。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在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有意识地将文明礼仪内容结合到相关的思品课程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情感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先导作用。促使学生自发自愿地形成文明礼仪,以便指导日常行为。
四、发挥榜样的表率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行45度鞠躬礼,老师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根据学生爱表扬,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小学生礼仪表现有反复现象。小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始终如一坚持;再有礼仪知识的回生、常规训练的松懈、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与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
五、礼仪教育须与家庭配合
小学生礼仪表现反映出家校教育不平衡,家庭对小学生的礼仪行为有巨大影响。随着家长文明礼仪素质的不等,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现在许多家长很重视孩子良好礼仪习惯培养,以自己良好的言行教育和影响自己的孩子。然而也有不少家长认为礼仪是无关大雅的小节,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懂得,个别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礼貌会被欺负。这就与学校教育形成了“反差”,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同时也使孩子形成在家在校两个样。再有,文明礼仪在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大气候,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一般只是在校园内有较好氛围,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着学生心灵,这也大大影响了学校礼仪教育的效果。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家庭的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利用家长会主动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礼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和整体性。要求家长放手让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训练与监督学生在家、到亲友家的文明礼仪。如果发现问题,我和家长互相配合,共同研究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礼仪是道德的核心范畴,礼仪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在中小学开展礼仪教育很有必要。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文明礼仪教育既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又促进文明礼仪的教育养成,使文明礼仪教育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