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马铃薯上的应用
2021-09-10杨茜
杨茜
摘要: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拉动影响,秋冬马铃薯生产快速发展。组织培养是采用无性繁殖进行繁殖的一种生物技术方法,比播种、根蘖、扦插的繁殖速度快,且能在短时期内获得大量无菌苗,效率高,技术成本低,但需要的条件比较苛刻基于此,本文章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马铃薯上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马铃薯;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083
引言
近几年来,因为马铃薯成为粮食和蔬菜两个方面的农作物,并且因为丰富的淀粉含量,被许多国民所喜爱,因此马铃薯在农作物市场上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马铃薯的市场需求量也在直线上涨,也就成为种植户的首选。但是马铃薯在种植的过程中,也需要种植户做好相关的种植管理,这样才能确保种植的产量以及马铃薯的品质。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的“再生作用”,是在人工的操纵下,从植物体内取出符合需求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等,放入装有各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玻璃容器里使它们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一种培养方法。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有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两种方法,固体培养成本高但空气充足,液体培养容易出现空气供应不足、植物玻璃化等问题,但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目前组织、器官的培养多采用固体培养,细胞或原生质等微体培养一般采用液体培养。该方法具有不受季节和气候限制、要求空间小、繁殖技术高、节省劳力等优点。其程序一般是配制培养基-建立无菌培养物-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壮苗生根-移栽等过程。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马铃薯上的应用
2.1机械化播种技术
在马铃薯种植中加强机械化播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马铃薯产量,在种植过程中,改变过去传统的人工播种,使用播种机进行播种,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喷药、覆膜等工作,这样就可以提升种植效率。使用机械化播种,还可以精确设置垄高、垄宽、垄深,使其保持在合理地范围之内,也可以设置种子间距,使每颗种子之间的行距保证在240mm~230mm之间,使用机械化种植技术,需要根据温度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春季种植,就应该将土壤10cm处温度保持在7℃左右,在播种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种子的损害,确保种子破坏率在1.5%之内,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
2.2种植品种的选择
种植栽培的第一步就是对农作物的品种选择,如果农产品的品种选择不好或者不适宜当地的土壤气候,就会造成种植户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种植开始之前,种植户需要根据实际的土壤情况以及气候情况选择适宜种植的优良品种,并且根据马铃薯的种植技术的特点,种植户要选择能够脱毒的马铃薯品种。这类品种的马铃薯种植成熟期较短,生长的情况紧凑并且结果集中,同时因为脱毒的特性还具备一定的抗病性,可以更加方便种植户的田间管理,减少种植技术的压力、田间管理的难度,为后续的种植养护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
2.3块状催芽技术
为了保障马铃薯的存活率,以达到较高的产量,可通过块根催芽法的方式来达到此目的。种薯播种前,先将其切成块状,每一个马铃薯块都必须确保有牙状结构,通过人工切块,再将马铃薯块放在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清洗,以做到細菌的清除,让整个种薯的抗病能力大大提高。虽然当前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种薯的发芽率也在大大增加,但这为农民大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4灌溉
秋马铃薯苗期植株粗壮、叶面大,水分消耗量大,特别在现蕾和开花期,植株生长繁茂,块茎形成与膨大期,需水量达到最大值。秋马铃薯播种后降雨量逐渐减少,如果前期降雨量少,中后期天气干旱,田间水分极为缺乏,不能满足薯块膨大期水分需求量,将导致减产,减产率可高达50%。在块茎膨大期,有水源便利的地方可适时对净种田块进行抽水浸灌,4~6d浸灌1次;套种田块采取沟灌,一般3~5d灌1次方可满足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早霜来临时马铃薯苗逐渐枯黄,便不再进行灌溉。
2.5防早疫与晚疫
在马铃薯的种植期间常见的病害就包括早疫和晚疫,当马铃薯染上早疫后,马铃薯植株的叶片会长出一些没有规则的斑点,然后马铃薯就会出现大面积的枯萎现象。马铃薯产生早疫的原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高温干旱和营养失衡。当马铃薯发生这种病害后,应该趁早治疗,同时要合理施肥。晚疫病对马铃薯危害也不容忽视,轻疫病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重疫病可造成30%以上的损失。黄豆叶、茎、花都可能遭到晚疫病的伤害,这种疫病在植株上的表现主要是在植物的叶片呈现一些没有规律的淡褐色斑点,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叶片就会呈现出卷曲的态势,当温度升高时,叶片的背面就会存在白霉的现象。晚疫疾病传播的途径包括清晨或阴雨天气,当叶片被水沾湿后,病菌包子就会及时侵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种植户一定要根据实际的种植情况以及土壤情况和当地的气候情况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并且在种植的过程中也要及时地学习相关的田间管理技术,以此来确保马铃薯的产量以及产品的品质和数量。
参考文献
[1]唐小兰.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的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22):23-24.
[2]田海山.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1):172+174.
[3]李增杰.马铃薯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