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2021-09-10周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5期
关键词:研究

周连

摘要: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思想,通过合作课堂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舞台,既能在尊重其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也能使学困生学习到更符合认知规律的内容,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基于此,以下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学困生转化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062

引言

学困生主要是指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学习的效果达不到教学期望的学生,是初中数学课程学习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了起来,并明确了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策略。为了能够实现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站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的角度进行思考,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

一、尊重主体地位,营造积极氛围

应试教育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更重视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所以会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归进学困生的范围,这样不仅使教师难以寻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途径,也会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在错误的学习观点下,只重视考试成绩是否提升,却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的锻炼。教师需要通过合作学习的应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使其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既能使有趣的数学课堂,助力学生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也能帮助学困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例如,教师进行垂线的授课时,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垂线性质,学会用三角尺等辅助工具画出垂线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建立学习小组,尽量将学困生与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分在一组,使学困生可以在相互合作中对知识进行探索。这样就能使学困生在相互讨论中,既快速寻找到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也能通过对垂线意义的了解强化思维意识,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困生在积极思考与探索知识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助力数学课堂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较高影响,教师可以从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的角度出发,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几何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三视图所代表的含义及画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知识,无法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内容的内化,无法实现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多人为一小组,然后在小组讨论中完成课程知识的探讨和学习,将学生置于数学课程知识学习的环境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丰富学生课程学习的体验,从而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助力教师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三、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应该要包容万象,什么都要会一点,尤其是在数学课上。数学是一门很抽象也很灵活的学科,在数学课上教师要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为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经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能只是课前备个教案,把学生的作業批改完就行了。教师要去了解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他们的性格特点。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只要是学生认真提出来的,都要予以回应,不要因为问题太过简单而置之不理或者训斥对方。每个学生的特点不一样,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是从孔子时就流传下来的教学方法。学困生虽说学习不好,但是他们每个人被落下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更需要针对每一个学困生不同的学习进度制定对他们的专项计划,而不是笼统地给他们制定一样的学习计划。初中数学知识联系得非常紧密,教师要尝试去找出学困生被落下的地方,帮助他完成学习环节的一些连接,然后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办法给学生布置一些习题,或者帮助学生理清一些概念。教师可以单独给学生讲解这些概念,或者单独批改这些习题。为此,教师可以开展一个答疑活动,比如在某个课间或者某节自习课鼓励学生去答疑室,也可以是办公室答疑。

四、强调发展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是受教育者乃至社会工作者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这一学习过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断地实践来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在这一基础上,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即对班级成员进行分组,将“学困生”分散在数学学习兴趣较高且具有良好学习方法的学生群体中,通过这一群体的意识来影响“学困生”的意识。在自主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上具有针对性地学习,学生能够选择性地汲取积极的发展因素,并应用于自己的实践和认知过程中,促进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从而克服“学困生”的问题,实现认知的飞跃。

结束语:

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焕发课堂教学活力,增强教学有效性,通过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计划,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展示数学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蓝天中沐浴阳光,能够推动学困生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增强。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学习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训弟.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解“困”之道[J].名师在线,2021(03):60-61.

[2]张江龙.小组合作构建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3.

[3]罗敏.当代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