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1-09-10叶培培
叶培培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6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社会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可以说教育工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德育工作是否有效开展。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是关键。所以教育就应该把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放在同一高度,统筹兼顾方能为国教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一、德育教育渗透之现状
我国很早就提倡素质教育,对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工作也做出了一些研究和探讨。笔者发现在一些权威的学术网站有不少有关德育教育的论文,可见德育渗透也逐渐被广大教育者认可并重视。可是这些研究大多是关于小学语文的,高中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方式方法研究是少之又少。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还存在一些问题,以考分这一单一标准来评估学校,评判教师,评价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的很多学校(尤其是高中)以升学率为生源保障,教师以考试为法宝,学生以分数为命根,各方面都想尽办法提高学生分数,而忽视了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新课标中的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未真正落实,智育与德育是一种失衡的状态。
二、德育教育渗透之内容
1、帮助学生摒弃个人主义思想和淡漠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促使他们有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生命、爱生活。
2、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思想品德的修養,引导学生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让他们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遵纪守规,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勇于探索、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品质。
3、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坚持“以人为本”,教会他们拥有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抗压能力。
4、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学会明辨是非、不虚荣、不拜金,不染社会不良习气,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传递社会正能量,促使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德育教育渗透之途径
(1)在课内教材中渗透。教师在课内教学中应该具有渗透德育教育的强烈意识,注重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选择教材中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德育内容进行渗透教育,从而提高德育渗透的有效性,达到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与平衡。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课文以形象感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中受到教育。
(2)在课外阅读中渗透。有些人认为德育教育是课堂内的事情,与课堂外无关,殊不知,这种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课外阅读不仅能弥补课堂教学上的缺憾,而且也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历史和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和新课程的理念,形成开放式的德育教学模式,做到有的放矢,使我们的语文学科充满德育氛围,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求,从而构建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课堂。课堂内、外德育教育的相互渗透,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帮助他们更好地进步。
(3)在情景写作中渗透。当下高考作文已改过去传统写作模式,作文指向鲜明、立意突出,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多数都是考查学生对当下时事的理解与认知,学生不再是作文套路的“机器”,要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写作是最佳的一个途径。教师应紧紧抓住时代的需求和走向,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以及爱美的情趣,教会他们从生活的小事中,能够“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合乎情理的感悟,敢于发声,敢于说“真”话,做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
(4)在平时的言行中渗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人师,首先要注意品德的培养,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至精英楷模!德育教育的渗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中心,热爱学生,帮助学生,只有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受业解惑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教育才能彰显它的力量,发挥它“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四、德育教育渗透之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意识、独立精神,渴望个性和自由,但他们对世界又未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对未来的人生规划尚且不够成熟,所以极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整个人生。所以,高中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
1、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德”与“智”共同发展,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使我们的学科教育达到最优化。
2、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深入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探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向学生教授哪些德育方面的知识,向学生传达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通过深入分析各地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努力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尤其是将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的方式方法,为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
4、德育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正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以真正实效性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生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