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2021-09-10钱莹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5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

钱莹

摘要: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要实现由学术讨论走向实践落实,需要在理解“深度学习”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数学本质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思维品质为抓手,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度的教学内容、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基于理解、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思维品质;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074

一、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落实,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為该学科老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时,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重要地位,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现实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为依据,关注数学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以及作用。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明确提出,老师需要以自身教育理念为依据,关注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条件,在不断在实践和动手的过程之中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不可否认,深度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对于小学数学老师来说,除了需要注重学生数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要关注课堂学习氛围,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时间以及教学资源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采取启发性以及鼓励性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指导作用,保障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

二、 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偏高,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非常复杂,老师除了需要注重不同学科板块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之外,还需要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有一部分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产生了畏难情绪,对这一学科的理解和认知非常浅显,因此如果老师没有对其进行恰当可行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欲望以及动力。为了尽量避免学生消极应付,老师需要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这种形式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好奇心,从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主动投入不同的研究实践活动。数学老师只需要结合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提问的形式选择对学生会有一定吸引力的问题,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之中让学生能够自主体验不同的学习环节,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教学情境的设置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老师需要尽量避免直接照本宣科,结合前期教学大纲之中的核心要求提炼出教学的重难点,将学生的情境感知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从而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真正地实现深度学习。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题时,有一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先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具体意义,通过简单知识的讲解来让学生对这一知识有一个简单客观的认知。老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果足球的个数是篮球个数的130%,那么你可以想到什么问题?有一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无从下手,这种提问式的形式都能够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引导,确保学生不出现方向上的失误,有一部分学生会说,足球的个数比篮球的个数多30%。由此可以看出,以问题为切入点的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产生深度学习的欲望,在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之中重新梳理个人的思路,从而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老师只需要在完成前期的阶段基础教学环节之后适当拔高教学难度,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水平。

三、注重知识形成,提供深度学习机会

在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可以发现,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老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环节,鼓励学生了解不同的知识形成过程,在自主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之中认识知识、理解知识、发现知识,掌握数学学习的核心技巧。另外,学术界、和理论界也曾明确提出,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老师需要积极创设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尽量避免简单知识的灌输。数学的逻辑性和应用性比较明显,因此在学习不同知识板块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体验,构建完善的逻辑知识网络框架以及体系。比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老师需要注重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相关性。首先引导复习五年级下册之中所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式,然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发散。其次,老师可以以小组合作为依据,让学生进行内部探讨,先在课前布置好圆柱体模型的表面积计算预习任务,让学生结合个人已学的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有效的延伸。最后,老师可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积木,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继续延伸训练和拓展,鼓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有效的分析。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形式能够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真正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四、结语

一道小学生可解的高考题,抓住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挑战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开启了学生深度学习的大门;学生经历了个体独立思考的操作过程,对问题的解决有了自己的体验与想法;学生反馈交流的过程中有不同意见,有焦点争论;随着学习的展开,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被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规律被发现.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品质,在此基础上,高阶思维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 周华杰.在信息化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31-32.

[2]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计算机教与学,2005(5):29-30.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
有几个长方体
积木的表面积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巧算最小表面积
巧求表面积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