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讨
2021-09-10苟浩洋
苟浩洋
【摘 要】众所周知,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学习文言文是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文言文的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文言文。下面,笔者将对初中语文课堂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方法 基础 典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39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很多教师都表示文言文的教学存在较大的难度。文言文是语文体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文言文这种文学体裁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想促进初中学生高效地学习文言文,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地探寻优良的教学法。从某种程度上讲,优良的教学法能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学习过程,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下文中,笔者将基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重点论述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一、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较为困难。有些学生表示即使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都难以高效地学习文言文,学生产生这样的问题不仅包含他们自身的原因,还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法有极大的关联。正因为文言文内容较为深奥,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选用优良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法就好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引路人”,能为教师指引正确的教学方向。对于繁难的教学内容而言,教师应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习稍有难度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众所周知,文言文中包含了诸多语文知识,只有学生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他们才能有效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由于不能扎实地掌握文言基础知识,从而导致他们并不能有效地内化教学内容。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无论教师探寻何种优良的教学法都应该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起始环节,其能决定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倘若学生尚未建立文言基础知识结构,他们就不能透彻地理解文本内容,从而阻碍学习进程。
在初中教学阶段,文言基础知识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等内容。和现代白话文不同的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古代文化背景的產物,现阶段的学生并不能站在现下的角度准确地理解其含义,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一篇文言文中,学生会接触到诸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会出现的字词,只有教师引导学生扎实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才能促进学生高效地理解文言文知识。字、词、句历来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而在文言文学习中扎实地掌握字、词、句是学生高效学习文言文的必经途径。要想重视文言基础知识教学,教师不仅要体现在思想上,还应该落实在教学实处。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不宜直接给学生呈现文本内容,而应该先引导学生学习本篇文言文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深度教学基础知识,即引导学生扩展基础知识的层面,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且具有深度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增长在文言文方面的见识。
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即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高,导致很多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学习的坏习惯。学生养成这一坏习惯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其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而所谓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需要教师潜移默化地培养,更需要学生具备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虽然部分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由于他们尚未掌握充足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从而导致他们并不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学习文言文。从某种程度上讲,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底气,只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丰富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框架,他们才能奠定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同时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添砖加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巧用典故,活跃课堂气氛
在上文中,笔者已简要阐述文言文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如若教师采用不妥当的方法教学文言文,势必会使课堂教学处于沉闷的气氛之中。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学生置于活跃的课堂环境中,他们才能萌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然而纵观初中文言文教学实况,笔者发现很多班级的文言文课堂都处于死气沉沉的状态。在课堂上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他们就好似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机器人,这样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写作时间据现今较为久远,学生之所以不能轻松理解文言文,便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巧用典故,以便带动课堂教学气氛。通过分析初中文言文,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诸多有趣的典故,如若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过程中能给学生讲解与之相关的典故,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文言文学习。大多数文言典故中都包含教学价值,在学生倾听典故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到其他文言文知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透彻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徜徉在文言文的世界中,以便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距离感。
三、采用提问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才能体现教学的意义,同时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而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将课堂教学演变成“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模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降低整个班级的学习参与度。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从字面上看,我们便知道提问教学法的执行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为了正确地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真听课,并仔细思考问题的答案,从而有效地将注意力定格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问题的设置,要想保证这一环节能圆满地完成,教师应在上课之前精心设计问题,确保其所提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
总之,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历来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难点内容,只有教师采用妥当的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上文中,笔者简要阐述了相关文言文教学法,无论教师选用何种教学法,都应该侧重于教学基础知识,并为学生提供活跃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陈水章.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与要点速查[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4.
[2]李炯.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提问教学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