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21-09-10龚大祥
龚大祥
【摘 要】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中生命规律的学科,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引用的全新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实验教学能够将学生从传统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能够动手操作,从而获得结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能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38
生物学科具有复杂性、实验性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实验教学的模式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生物知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增强他们的探索知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此外,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的课堂会使学生觉得枯燥,而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并乐于学习生物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钻研设计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一、研究教学内容,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任何学科的实验教学都需要教师做好准备工作,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好实验的方向和目的。进入高中阶段,生物学科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仅依靠教师讲解知识不能让学生完全掌握知识,成绩稍差的学生还会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认真钻研生物教材,不明确实验意义,不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对实验内容也缺乏正确的认知,实验过程不够科学和合理,甚至只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做实验,学生无法在实验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也难以及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的实验方式只会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在确定要进行实验教学后要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
首先,高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来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教学一定要合乎生物教材的内容,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教师要了解生物教材中存在的实验案例,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实验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不能照搬照抄教材上的实验步骤。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确定实验目的。每个实验都有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因此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就要设计好实验目的,以便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最后,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合理规划实验小组。教师要根据生物实验的复杂程度、难易程度来合理安排实验小组人数,每个小组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在每个小组内部安排一位小组长,负责记录组内成员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等。生物实验教学要想成功,就必须认真仔细地做好实验准备工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教师重视实验教学,有计划地设计好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学生才能以认真的态度去完成实验,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好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实验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仪器,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和完成。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工具、仪器设备等都不断更新换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供先进和丰富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利用先进科学的实验设备对实验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从而能更加充分、全面、系统地了解知识。比如在学习“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显微镜,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接触到显微镜,让学生掌握高低倍镜的原理,学会运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分布状态和细胞质的流动。此外实验中用到的一些实验材料如果生活中方便获得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带材料,比如在研究植物表皮细胞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在家里拿一些洋葱、白菜、树叶等植物,以便从特有的材料中去探索和发现问题。
三、促进实验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还要付诸实践,服务于实践。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在头脑中掌握知识,还要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以及解决身边存在的问题。生物学科内容含有大量的生活信息,因此生物教师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生物学科存在的生活知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比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中的花店老板在下午时分会往花上洒水,为什么一些蔬菜在不新鲜时也会被洒水,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因此生物教师在上课前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学会衔接生活中的案例与实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快速、更易于接受知识。通过实验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思考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除了实验的教学内容要实现与生活相结合,实验效果也要与生活相结合。在完成每一次实验后,学生除了得出实验结论以外还要学会将实验结论运用在生活中,学会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从而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全面评价实验过程
实验评价是实验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将实验的主阵地交给学生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离开实验,教师需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针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对每个小组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价。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的每个步骤的掌握程度,实验中的每一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需要教师客观评价实验结果。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教师要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巡视,观察每一个团队的合作能力,越和谐的小组团队合作分数越高,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积极寻求教师帮助的也要给予表扬,通过教师全面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他们的竞争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促进实验效率的提升。
五、结束语
生物学科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生物实验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学习到知识。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规范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探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促进他们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帮助高中生发展成为综合素质全面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