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办法探讨
2021-09-10彭静
彭静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向来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只有班主任高效地管理班级,才能促进学校形成优良的校风和良好的校貌。虽然班主任管理工作较为烦琐,但只要班主任采用妥当的方法就能促进管理的班级步入正轨。在下文中,笔者将简要阐述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初中教育 班主任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12
在教育领域,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较为艰难,因为初中班主任所面临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大都具有叛逆且躁动的特点,这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每一位初中班主任都应该不断探寻优良的方法管理班级以及班上的学生,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虽然很多班主任都在尽心尽力地管理班级,但其班级却始终处于“一团糟”的状态,这是因为这部分班主任并没有掌握良好的管理方法,从而导致他们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管理效果。
一、放下师道尊严架子,营造平等公平氛围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发展并不完善,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成熟,并且很多学生都容易表现出逆反心理,这无疑增加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很多班主任都认为难以和学生沟通和交流,并且很多学生并不会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些学生甚至还会有意无意地扰乱课堂纪律。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班主任的管理效率,毫不夸张地说,只要班主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为自身的管理工作减轻负担,学生也会积极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但是很多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这主要体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有惧怕班主任的心理,他们和班主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僵化的关系并不利于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因此,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重视和学生良好关系的建立,并主动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消除和班主任之间的隔阂,这就要求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班上和学生平等相处。
部分班主任不愿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甚至认为高学生一等,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相处,并且要想体现教育的意义,班主任还应该热爱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和班主任相处的压力。班主任要想放下架子和学生相处并不困难,这只需要班主任提高自己的教育意识,并认识到和学生平等相处的重要性,这样则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心智并未发展成熟,因此很多学生都会根据和班主任的关系选择性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如若学生喜欢班主任,则他们更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而如若学生和班主任尚未建立良好的关系,则无论班主任采用何种方法都难以保证学生能接受其灌输的教育。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自尊心较强,渴望得到同学以及班主任的尊重和关爱,只有班主任积极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在学习期间树立自信心,这将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如若班主任始终端着架子和学生相处,势必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注重班委的选举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委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能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负担,同时也能为班主任分担部分管理工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班委是一个班级的中坚力量,班委队伍的建设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虽然每个班级在不同岗位都配备有班委,但每个班级的管理状态有所不同,有些班上的学生比较信服班委的管理,在班委的带动下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而有些班级班委的职务如同虚设,班委不仅不能在班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会带领其他同学做一些违规违纪的事情。因此,每位班主任都应该重视班委选举这一环节,确保所挑选出的班委能协同班主任管理班级。
一般情况下,班委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班主任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因此班委较班主任更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如学生上课的学习态度以及课堂纪律等情况。在挑选班委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确保所选举的班委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并且具备端正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所以在选举班长时,班主任应尽量挑选具有强烈责任心并且能管理班上同学的学生,虽然有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为优异,但管理能力较差,如若班主任选举这部分学生担当班长这一职务,则他们并不能高效地管理班级,并且很多学生都不会信服其管理,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可以选这部分学生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从而给班上的其他同学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才能鞭策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当然要想体现选举班委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班主任还可以选用全班学生投票选举的方式进行挑选,只有经过全班学生一致推荐的班委才能将班上的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如若班主任推选的班委并不为班上的学生所接受,则很多学生都不会配合班委的工作,并且部分学生还会故意扰乱班主任和班委的管理工作。
三、做到事事有总结
作为一名班主任,主要職责便是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善于总结,总结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助力班主任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班主任的工作无处不在,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只有班主任养成总结的习惯,才能带领学生明辨是非,并且明晓学生的基本任务,从而带领更多的学生共同进步。要想达到总结的效果,班主任应在总结之前深入分析,这样才能使总结更加深刻且到位。例如,每次测试后,班主任都应该深入分析学生的各科成绩,并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只有经过不断地总结,学生才能重视学习,并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当然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也应该善于总结管理工作,在总结的过程中,班主任才能明晓管理工作是否已做到位以及应该完善的地方。
班主任的管理办法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基本铺垫,只有在妥当的管理办法的引导下,班主任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管理工作,并且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当然管理办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班主任应基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初中班级管理中实质教育公平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8(34):134.
[2]胡晓英.初中班主任培养班干部的有效策略之我见[J].信息周刊,2019,00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