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021-09-10张健

南北桥 2021年1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解题能力高中物理

张健

【摘    要】物理是高中教学中重要的科目,高中生的物理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总体成绩。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虽然听懂了课程讲解,但解题时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完善,缺乏解题技巧和解题策略。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解题能力  提高策略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23

对比初中物理,高中物理的难度大大上升。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学科,学习高中物理要求学生具备充分的逻辑思维能力。目前,很多学生在解答物理题时,不知道如何将所解答的题与所学知识和公式相联系、如何运用所学公式以及如何厘清思路破题等。这些都影响着学生解题,影响他们在物理考试中的成绩。因此,教师应该进行不断尝试,帮助学生有效提高物理解题能力。

一、强调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物理属于理科性质的学科,一般都是题型多,题目深奥,涉及的范围广。因此,学生在解题时,需要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思考这个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要发掘更深层次的题目信息。所以,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向学生强调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对题目保持谨慎性与敏感性。审题是做题的龙头环节,认真审题是做对这道物理题目的基础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注意题目中的重要信息并加以标记,并进行仔细的分析,全方位把握一道题的要义,帮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解决物理题目,以此提高解题的正确率。认真审题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最基本措施。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高中的物理知识和数学有相似之处,那就是灵活性大。而要解答试题,没有一定的学科基础是很难提笔的。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来讲,要做完一张物理试卷简直是难如登天。因此,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让学生掌握物理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花在关键点上。就拿“电磁感应”问题来说,重难点一般是感应电流的产生以及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判断和计算上,教师在平时讲课时要积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与自己反馈所学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力保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三、加强课后习题训练

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要想提高解题能力,仅仅掌握基础知识远远不够。很多高中学生在上物理课都有这样一个感受:上课教师讲的知识都能听懂,但一到做题就不会。这就是由于缺乏日常习题的训练,导致学生不会将课本知识与试题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在解题方面产生困难。然而,课堂时间仅有四十分钟左右,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掌握。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在每节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习题,并且让学生认真对待。当然,课后习题也是需要教师认真挑选,不宜过多,需要挑选一些经典的习题。同时,针对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层次不齐的情况,教师可以将课后习题设计成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必做题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完成的选做题两类。其中,必做题是基于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而选做题更多是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深入拓展。这样,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仅做必做题来达到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学习能力较优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做选做题,从而使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锻炼。这样,课后的习题训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加强,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也同样得到了提高。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

一个优秀的学生,可以自己总结那些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和题型,然后根据自己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做到自我总结和归纳,这时就需要物理教师来帮助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知识点和题型。物理教师可以在平时的习题训练中让学生有针对地训练,习题内容可以以章节模块来分区间训练,习题难度可以由易到难,这样逐层递进,找出每个学生的薄弱点,对症下药。

在习题训练过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讲解。比如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得不怎么好,教师一定要从基础题目讲起,同时重点讲解中等难度的习题。相反,如果学生的掌握程度较好,教师可以不用讲解过于基础的习题,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难题、巧题上,这样更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将不会的题抄在上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错题都要求抄写,这样学生抄了也没时间一道一道看,教师在讲题的时候可以对经典的习题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学生就能知道哪些题该抄哪些题不必抄。学生可以将错题本整体成几个板块,如将板块分为“电磁学”“力学”等,然后将相应类型的题抄在对应的板块中,方便以后复习查看,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久而久之,当学生养成总结重点难点知识和经典易错题的习惯时,学生的解题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五、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前面所讲的大都是教师如何具体帮助学生提高物理解题能力,这在应试教育中的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因为教师的经验丰富,能够更高效的引导学生。然而,教师的教导时间有限,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听从教师的意见,而且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要想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进行自我反思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从解题方法来说,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解题思路,要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方法。教师可以在一些有多种方法解答的习题讲解时,让学生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独特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学生思路的优缺点,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的思路有更深刻的认知,学生改进的方向也就更加明确;从学习方法方面来说,主要在于教师让班上物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讨论课或自习课上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提高解题能力的学习方法,因为教师的学习方法有时可能并不适合部分学生,让同龄人相互分享学习思路可能更加有效。同时,教师有必要设置一些奖励措施,激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进行独立学习和思考,从而避免形成固化思想。

六、结束语

要提高高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是一个学生不断自我改进、不断训练强化的过程。物理教师要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认真审题的重要性,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课后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才能逐渐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解题能力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效益最大化
“学生错误”之我见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初中数学“圆”教学浅析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