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优化探讨

2021-09-10姚胜强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采油工程油田开发技术优化

姚胜强

摘要:从长期的工作实践来看,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会导致油田开发工程的地面局限性,造成油井承载力的变化,油田开发的机械设备和基础设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对油田开发造成不利影响油田开发的中后期,严重影响油田开发的进度和质量。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加强油田开发中后期工程技术的优化,这对今后我国油田资源勘探开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油田开发;中后期;采油工程;技术优化

1油田中后期主要生产特征

油田开发中后期,油井含水率迅速上升,油井产能迅速下降。如果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压裂问题,压裂效果将更加显著,从而有效提高油田产量。在油田生产中后期采用稳定控油技术,可使油田生产效果达到既定效果。

在油田开发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控水效果,普遍采取了控水稳油措施,既能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又能使油田开发满足相关开采要求。对于油田开发中的注水井,通常采用化学调剖技术来有效控制吸水剖面和驱水效果。通过不断提高油田机械油井的利用率,也可以延长抽油机中电泵的检修时间,尽量减少油井在短时间内水淹问题的发生。

2油田开发中后期工程技术

2.1油层解堵工程

污水及聚合物的不断注入,会逐步堵塞储层中的岩石空隙,降低储层的渗透压力,导致储层内原油流动能力降低,油田生产效率下降。油层解堵工程,应基于储层的实际阻塞情况,选择最佳的解堵技术措施,缓解储层阻塞状态,逐步恢复渗透压力,为了油田后期的生产提供最佳的产能,提高中后期油层单井的经济效果。

目前导致油层阻塞的原因较多,如注污水及注聚合物,会导致大量的大颗粒物质在岩石空隙沉积,逐步阻塞空隙发生油层阻塞;应力集中也是造成油层阻塞的重要诱因,应力集中会造成打孔径压力的显著下降,导致压力阻塞的出现。此外,水驱开采的油田,在注水过程中如储层内存在大量的黏土类物质,遇水会迅速膨胀,也会造成油层空隙的阻塞,同时注入水与井下油层的水配伍性不好,会造成水垢的大量出现,形成阻塞现象。

2.2转向压裂技术

转向压裂特别是发散分馏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部分裂缝砂对老裂缝进行泥浆化处理,在老裂缝中间用临时熔丝将老裂缝连接起来,在长裂缝时用机械裂缝构造新裂缝不满足多次改造后的井网要求,扩大了油藏循环面积,提高了增产效果。其次,对于高水洗、高废油的油藏,可先加临时堵头,然后在压力作用下破砂,实现对老裂缝的封闭,构造新的裂缝,提高采油效果。

2.3田水力压裂工程

在进行水力压裂工程前,应确定油层以及现场环境是否具备施工条件。如油井处于油藏内部,或属于边水、底水的油藏条件,在压裂施工的过程中应精细化控制压裂进程,避免人工制造的缝隙与底水相通,造成油井出水的不良现象,如进行酸化作业,更会污染储层,浪费酸液,不利于油层采收率的提高。为了确保水力压裂工程的施工效果,不仅要对压裂作业工程流程进行细致的考量合计,也要选择可回收环保的压裂液,对循环后的压裂液进行回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资金投入,也可以杜绝压裂液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水力压裂工程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水力压裂的增产效果,在油田中后期的开发阶段尤为重要。如多层同时压裂、压裂液与酸化液结合等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增加中后期油田的生产潜力,提高油田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水平井的中后期开发阶段,利用水力喷射的压力技术措施,将高能的压裂液体系,通过射孔的孔眼注入到油层中,对准油层部位进行释放压力,而促使油层形成人工的裂缝,达到油层水力压裂作业施工的效果。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措施能够达到定点压裂作业施工的状态,挖潜增油的效果非常明显,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平井的挖潜增产措施中,达到预期的增产效果。

2.4建立储层地质模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各种工业的发展。开发人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我国油田开发的整体水平,利用RMS技术对砂体解剖进行了数字化分析,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建立了油藏三维属性结构模型,然后通过网络技术模拟剩余油分布,从而促进了油田开发。

2.5集输工程技术

处于解堵工程外,输油工程也是油田中后期需要重点优化的采油工程项目之一,原油的集输是油田生产体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工程之一,依托庞大的技术网络,完成油田生产和输送的任务。但在中后期的油田生产过程中,原油内部杂物含量逐渐提高,对集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集输网络进行优化,确保油田生产中输油系统的稳定性。现阶段针对集输工程技术的优化类别较多,但主要集中多通道输送的研究方向中。基于分流和溢出平衡的基本原理,针对高产区块设置多个输送通道,并配备独立的储存以及计量设备,可以避免因输送管线阻塞,造成整体停输导致生产被迫中断的现象发生。此外受原油物理特性决定,原油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可以保持可以完成输送任务的流动性,需要高温掺水辅助集输,该工艺产生了大量的能源成本,目前无加热输油系统的研究也逐渐热门。目前许多油田已经开展了無加热集输系统的尝试,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同时,在超高杂质油田的集输系统中,阻网系统出现极大的改善了此类油田的集输现状,通过设置阻网系统,可以对原油进行初步的基础过滤,有效的降低了输送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

结论

油田中后期采油工程技术的优化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讨。在考虑其建设的合理性和成本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系统性,从而产生一个相对完整的油管系统,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这一过程中的安全性。油田管网建设需要加大科技投入,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发展,应建立多维组合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永强,王战虎.关于油田采油工程面临的难题和技术发展方向的若干思考[J].化工管理,2017(12):12.

[2]黄琰,胡鹏,马海波.数据挖掘技术在低渗透油田采油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8(12):42-45.

[3]雷芬荣.采油工程技术措施优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8):93-94.

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  天津 300280

猜你喜欢

采油工程油田开发技术优化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优化与实现
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煤矿采煤技术优化探析
采油工程综合技术与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