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如何有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021-09-10龚宽枝

当代体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小学生

龚宽枝

体育课程的全称为体育与健康,也就是,体育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身体、传授体育技能,也应同时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中,心理健康也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通过体育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抓住几点:一是构建和谐的环境,二是精选教育的目标,三是利用体育自身的调节功能,四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这个课程的全称是“体育与健康”。也就是,体育教学不仅是要锻炼学生的身体并向他们传授体育运动技能,也应同时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体育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而健康,則不仅包括着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而且,体育本身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独特的教育和引导价值,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因而,体育教师应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二是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点和作用规律。

1 构建和谐的环境

“环境育人”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模式,而且心理也特别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为学生构建一个利于其健康心理生成和发展的环境,是落实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策略和基础理念。特别是体育教师,在这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体育训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严格”属性,特别是在进行团队训练的时候,突出强调学生的纪律性,这会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且,体育教师通常在性格上要比其他教师要“阳刚”“硬朗”一些,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形象也是一种压力。所以,体育教师必须首先是改变自己的形象,注意与小学生交流上的态度要尽量温和一些,避免学生产生负面心理。此外,在教学的形式、方法上,也可多采用一些活泼有趣的形式。比如体育游戏、小比赛等等,通过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正面影响。

2 精选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涉及的内容很多,诸如情绪、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个性、积极的生活观等等。体育课程虽然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和干预,但其实并不能涉及所有的心理元素。比如智力因素、自我认知等,体育就不太容易着力。因而,在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教师不应“牵强附会”,生硬地强调对学生心理干预的综合、全面性。而应充分利用好体育的特征,发挥体育对于心理引导的特长来组织,从而保证效果。从体育的特征上看,它主要在几个方面可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明显且独特的引导作用。如坚毅——可通过超强度训练和强对抗比赛来实现教育目标;如人际关系——可通过公平竞赛、团体体育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如热爱生活、积极的人生观——可以通过趣味性体育锻炼以及体育本身的生理干预特征(下面一条专门探讨)对学生进行引导。

3 体育活动的调节

体育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体育活动本身即具有调节心理的效应。其原理是人的生理健康体验可以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显性影响。也就是,当一个人的身体处于不健康、不舒适状态时,其心理更容易出现负面反应。而生理处于良好状态时,心理往往偏向于积极。所以,根据这个原理,其实我们教师有时候根本无需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只需要采用合理的训练方式、方法,即可达到心理教育目标。比如,早晨的时候,学生的心理通常处于一个低谷期,主要是因为一夜的睡眠,脑部供血、供氧最还没有恢复。这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轻量的身体拉伸练习,促进其血液循环、提升呼吸频率,从而使学生感到舒适。这样,学生的心理就会调节到一个较佳状态。而到下午时,学生经历了一天的学习,会出现一种倦态感。这时候,体育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放松式体育游戏。很快就能使学生体验到身体的舒适,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

4 培养体育的兴趣

从上面一条可以看出,只要学生经常性的、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即可通过良好的生理体验建立健康的心理。但这种效应就不是每周有限的几节体育课所能够达到的了。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兴趣,从而使之养成日常自觉、有规律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自然,就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要达到这个目标,体育教师可通过两种方法。一是为学生选择有趣的课下体育活动项目。比如踢毽子、跳绳、羽毛球等,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技巧并喜欢上这些运动,从而自发在课余时间参与。而通常,让小学生进行枯燥的长跑训练,则不易养成自觉的习惯;二是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活动。利用小学生竞争心理强的特点,激励他们在课余时间坚持锻炼。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着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和体育技能传授,也同时包括着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其中心理健康也是目标其一。通过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主要可抓住几点:一是构建和谐的环境,二是精选适宜的教育目标,三是利用体育本身的心理调节效应,四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兴趣。

(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田家炳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