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
2021-09-10董小儒
董小儒
要想实现高校体育的改革,既要立足于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又要注重学生德智体三方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新时代的创新教育。党的十六大对当今的信息教育提出了几个工作,一是培养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一大批专业人才,二是把教育和科技、社会、体育结合起来,让科技更快的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以此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这些工作的提出充分体现出了当代体育改革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开展教育改革工作,学校要从校内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找出制约改革的因素,通过改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加强体育教学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实现新时代高校体育的变革。
1 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体育教学模式化
当代高校体育仍停留在课前运动,其余时间就自由活动的模式当中,学生无法获得有效的体育指导,身心未得到有效锻炼。其次,教師的教学内容很少更新,基本上都是沿用的之前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应用在当代的教学中,难免会呈现出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最终使得体育教学无法起到锻炼学生身心的目的。最后,忽略体育技巧传授,教师普遍缺乏对学生专业体育技巧的传授,比如,一些常规的运动篮球、足球或者排球等,在课程开展之前学校有安排一定的技巧传授,然而教师在演示后,简单介绍基本规则和技巧后便让学生进行自由训练,学生参与锻炼的专业性不足,无法起到良好的运动效果。
1.2 体育基础设施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个阶层的生活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高校硬件教学设备日益完善,但是仍有部分高校体育场所存在体育器材缺失的情况,导致体育教学难以开展。比如一些篮球、羽毛球的简单体育项目,都未在教学场地设置专门器材,这些器材的缺失,极大的限制了学生运动的空间。
1.3 教学目标和组织实施存在差异
课程目标与组织实施存在差异也是高校体育教学一大问题,要想实现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用合理分配的方式系统地完成课程结构构建,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对教学手段进行完善,以此来获取到正确的教学目标理念。与此同时,因为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导致体育是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学生的身心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
2 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的路径
2.1 构建出完整的体育制度,加大设施投入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教学变得程序化和规范化,这是一个完善体育管理手段和转变教学理念的过程。这些体育制度主要包含体育从事人员的安排和管理、相关体育活动的筹备和开展以及一些体育硬件设备的管理,只有构建出这样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制度,才能让师生在体育课程中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为高校体育改革打下基础。其次,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经费投入,体育基础设施缺失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关键问题,所以,高校要注重转变体育的教学条件,加大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转变体育教学的条件,并极大对高素质体育教师的引入,让更多的富有活力的年轻教师融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为促进高校体育改革奠定基础。最后,学校要加大设施的维护力度,及时更新或者维修损毁运动器械,加大一些单双杠、沙袋等器具的投入,每个月或者每学期进行定期维护。
2.2 应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工具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步入了高校体育课堂,让体育课程的素材得以拓展,形式更加新颖,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信息技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新时代背景之下诞生的新型教育形态,然而它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在教育层面上的应用,更不是单方面的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建立教育平台或者学习平台,而是一种信息手段与体育课程的有机融合,用相辅相成、相互整合的方式全面的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进步,是一种对传统教育模式具有战略意义的巨大变革。因此,教师要积极应用信息手段,利用其视频播放功能展示运动技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如,老师可以进行视频播放,结合亲自演示锻炼技巧,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动作展开锻炼,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的交互,显著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其次,为更好的达到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教学,比如,可以让学生自愿分组,也可以进行指导分组,根据学生们的兴趣、性别等因素划分。人数不宜过多,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讨学习,增大学生的学习互动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训练资源。
2.3 应用体育游戏,创新教学模式
体育游戏是让体育课程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游戏活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无形中养成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所以,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来进行游戏的设计,这些兴趣包括很多,比如竞技、动作游戏等,这些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采取针对性的游戏教学,且游戏不能单一化,要根据每一堂课的具体内容安排不同的体育活动。例如在关于篮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篮筐投射游戏”,把班上同学分为两个列队,第一个同学开始运球,然后将篮球投入框中,没投进去继续运球,继续投,直到投进去为止,在投入之后,将篮球传授给下一位同学,依次进行,看那一列队完成得“快”。这一游戏既有团队协作,也有篮球技巧的传授,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了喜悦,身体素质也得到了锻炼,体育课堂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2.4 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综合能力
体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对于学生的体育活动引导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高校有必要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实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体育知识水平,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下的实践活动,体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新时代为体育教学带来的机遇,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并在投入到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同时注重和其他体育教师的交流,实现相互提升。其次,就是构建体育教师的考核机制,每一个学期都要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优胜劣汰,不合格的教师要继续培训,直到合格为止,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为实现高校体育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构建公正的考评体系,增强学生的运动热情
体育训练同样是一门学科,需要教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同等对待。然后要以学校的标准为基石构建出完整的考评体系,考评体系要包含学生的个人能力、运动掌握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考评让拓展训练成为一门竞争类课程,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3 结语
高校的体育教学更多的是对学生锻炼技巧和体育精神的培养,而新时代教育不仅意味着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体育素养,还要实现学生的德智体三方面综合发展。当下高校在体育课程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锻炼积极性较低,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忽略运动技巧传授等。所以,在新教学理念环境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游戏手段和互联网手段,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让体育指导更加充实,再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强健其体魄,放松其心情,让学生在够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其体育素养,全面促进高校体育的改革。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