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开展现状与改进措施探究

2021-09-10丁春艳

当代体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育大学生课程

丁春艳

素质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成为当前我国培育人才的关键节点,身体健康是关乎学生未来发展的首要问题。由此观之,高校开展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本文笔者拟通过研究高校开展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积极意义,着重分析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开展现状,最后针对这些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当代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追求多元化,健身与健美运动逐渐涉及到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而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且处在社会潮流发展的前沿,更容易被健身與健美运动所吸引。但目前,我国高校对健身与健美课程的关注度不够,导致该项课程的开展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深入探究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努力研究出一条可行性强的教学方案,希望可以促进我国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方面发展的高端人才。

1 高校开展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积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健身与健美运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可以促进“体育”与“美育”的有效衔接。健身与健美运动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高校开展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不仅可以锻炼当代大学生的体魄,改善他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让大学生关注自身的仪态美、姿态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可以有效将“健”与“美”结合起来,促进当代大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是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可以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高校通过改进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可以有效磨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新青年。

2 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开展现状

2.1 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设计不合理

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状况相比,我国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仍旧不能逃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从硬件设施来看,高校扩招生源的步伐越迈越大,而自身的体育专用设备和场地有限,激增的学生数量与相对匮乏的教学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从体育教学制度来看,大多数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先进性和趣味性,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也就限制了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从课程的考核机制来看,大多数教师的考核体系分为两个部分:平时的出席率和期末的考试成绩,这种单一的考核机制局限了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设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2.2 健身与健美运动的教师资质偏低

教师是开展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主要发起人,教师团队的资质关乎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但在实际生活中,高效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教授的教学水平普遍较低,这主要归结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高校对该课程的关注度不够。大多数高校认为学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运动只是锦上添花的课程,于是高校在招聘时往往会更加关注专业性强的人才,忽视了引进高素质的健身与健美运动人才;二是很多体育教师受大环境的影响,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导致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在高校的发展举步维艰。

2.3 学生对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关注度低

当前,我国整体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低,不会把体育课程当成一门专门的课程去进行研究和探讨,更多的是将体育运动当成修学分的辅助课程,这种教育现状就导致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进入高校教学目标的步伐缓慢。

此外,很多学生认为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难度不高,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该课程只需要在最后几节课恶补一下,就可顺利通过考试。这种教学现象会让学生对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认知出现偏差,不利于该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3 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改进措施

3.1 高校积极完善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体制机制

高校应该针对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开展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积极完善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体制机制,保证高校体育教学得以顺利展开。

首先,从硬件设施来看,高校在扩大招生步伐的同一阶段,应该积极购买相关的运动设备,并扩大运动场所,为学生展开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提供坚实的后盾,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其次,从体育教学制度来看,高校应该与时俱进,融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创新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运动训练,不仅提高了高校的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最后,从课程的考核机制教师应该从课前引导、运动训练设计、课后评价体系等入手,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增强学生对健身与健美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日常的训练中,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感悟。

3.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创建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高校应该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积极打造超一流的教师团队,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高校应该提高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地位,将其与专业课摆到同等的教学地位,积极引进高水准的健身教授,让其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引领风尚,提高高校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关注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自身能够顺应社会潮流的发展,并积极地在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中发光发热,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3 高校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高校应该加强对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宣传,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和关注度,激发他们对健身与健美的兴趣,让其在兴趣这位老师的带领下,主动投身于该项体育运动。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报刊等形式宣扬健身与健美的积极意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该项课程,并结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自主地做出选择,使其达到身心的高度满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4 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的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对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创新课程的呈现方式,使该课程呈现出不同的光彩。例如,教师在展开健身与健美运动训练时,就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播放点击频率高的视频,为同学讲解其中蕴藏的体育常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跟着视频展开训练,极大地推动了该项课程的现代化进程。

4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我国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开展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一方面,教师要探究目前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的课程设计现状,深层挖掘产生这种教育现状的原因,从而合理地把握该课程的本质,为改进自身教学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立足于教育现状,积极对自身的健身与健美教学方案进行改进,不断完善该项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高校健身与健美运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我国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成都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大学生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自行车的发明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