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瘿病的中医治疗思路
2021-09-10廖锐苏芷晴何芍莹张碧玉文证杨贻富
廖锐 苏芷晴 何芍莹 张碧玉 文证 杨贻富
【摘要】瘿病,即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各类甲状腺疾病,而在中医范畴下亦有不同分类,比如气瘿、石瘿、肉瘿等。在中医治疗中,其治病之法也是多种多样。本文在总结瘿病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在传统的治疗方法或是在当代创新治疗的研究,大多数的重点关注于肝脾治疗,或辨证出发点着重于气滞、痰凝、血瘀,而较少关注体质因素,因此本文除了总结瘿病的治疗方法,也将从标与本、预后及治疗效果三个角度阐述体质因素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瘿病;中医治疗方法;体质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3-131-03
瘿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侠瘿,侠颈之瘤属也。”瘿病的病种较多,因此病名也变得繁杂。为了便于理解,总结出以下病名:瘿囊相当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瘿瘤相当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肉癭”;石瘿相当于甲状腺癌;瘿痛相当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瘿气相当于甲亢;瘿病·虚劳相当于甲状腺功能减退[1]。
瘿病主要是以颈前喉结两旁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释名·释疾病》曰:“瘿,婴也,在颈婴喉也”。阐述了瘿病病灶在颈前部,甲状腺的位置。瘿病为各甲状腺疾病的总称,目前常见疾病主要有气瘿、肉瘿、石瘿等。因社会科技的发展变化,疾病病因在改变,种类也多样,并不似以往单纯,就以瘿瘤来说,通过1600名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筛查结果及患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除了我们平常所知的性别年龄因素,高血压、高血糖、职业类型也是影响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社会变化如此之快,我认为改进传统治疗方法或研究创新新的治疗方法是不足够的,尽管它们大多数疗效显著。因为社会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并不能阻止,这意味着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因是难以控制的,但我们可改善机体自身的条件,提高自身体质的抵抗力,那么无论外界的变化如何,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也许可以得到降低。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个人体质的调理,尤其在疾病发生之后,体质的调理得当对疾病的治愈及预后效果可发挥良好的作用。
1. 瘿病病因病机
病因主要为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感受外邪、体质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 忿郁恼怒或忧愁思虑日久,肝气失与条达,气机郁滞,则津液不得正常输布,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雍结于颈,形成瘿病。《杂病源流犀烛·颈相病源流》说:“西北方依山水聚涧之民,食溪谷之水,受冷毒之气,其间妇女,往往生结囊如瘿。”饮食失调或水土失宜,致使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或是影响气血运行,致气滞、痰凝、血瘀雍结发为瘿病。风温风热外邪客于肺胃,积热上壅,郁而化火,热毒灼伤津液而成痰,痰火凝聚,搏结于颈而成瘿病。[3]妇女以肝为先天,遇到情志、饮食等因素亦引起气郁痰凝、气滞血瘀等病理变化,从而易患瘿病;或素体阴虚之人在痰气郁滞之后易于化火,使病缠绵难愈。总的来说,气滞、痰凝。血瘀雍结颈前为瘿病的基本病机。
2. 瘿病治疗方法
2.1 肝脾论治
肝脾论治之法是最为常用的。瘿病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雍结于颈。其中气滞是痰凝、血瘀发生的基础。气具有推动作用的生理功能,若气机不畅而发为气滞时,则精血津液不得输布,水液不得运化则聚湿成痰;血不得气的推动而成血瘀,故从根本上而言需疏肝理气,因肝主疏泄,具有疏泄、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除此之外,若脾虚亦可导致痰凝气滞血瘀,脾为生痰之源,《医宗必读·痰饮》说:“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脾虚则水湿不化聚而为痰,痰凝阻滞气机则为气滞,气滞则会导致血瘀。
在理解了上述病理发展的基础上,此处总结了几个在肝脾论治指导下的治疗方法。胡然、胡思荣认为痰结气郁是瘿瘤的重要病机环节,以温胆汤加减治疗瘿瘤为例,使用了陈皮、半夏、茯苓等药物,另辟蹊径以“化痰行气法”治疗 [4];刘素荣教授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始动因素为情志不畅,并结合临床将此病分为四大证型,其中以逍遥散加减、丹栀逍遥散加减分别治疗肝郁脾虚型和心肝火旺型,以消瘰丸加减合并健脾益气药治疗因肝郁日久乘脾的痰凝血瘀型[5];赵晓杰、梁栋认为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清肝化痰法并举以两个案例说明,其中常用药物为青蒿、浙贝、柴胡、夏枯草等 [6];唐汉钧教授认为以疏肝理气化痰软坚为基础并重视脾胃来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常以香附、郁金药等理气疏肝,健脾则可取法于四君子汤[7];吴海艳、王旭认为瘿瘤的总病机为肝气郁结,乘于脾胃,因此主张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散结为基本治法治疗瘿瘤,常用方为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8]。
2.2扶正驱邪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因工作压力而劳累过度导致机体正气虚弱的现象普遍存在,或因慢性疾病久病致虚,此时外邪作为瘿病的病因之一,则会使瘿病的患病率大大提高。正气的功能是抵御外邪、护卫肌表,同时可祛除侵入机体内的病邪。《素问·刺法论(遗篇)》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卫气者,为言护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 因此扶正是治疗瘿病的一个重要治法方向。
此处总结了两个治疗方法。周云、邵智谦等认为瘿瘤的主要根源是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治疗以益气祛痰活血,两相结合则为益气化瘀法,常用方为益气化瘀方:黄芪、白术、党参、当归、柴胡、白芍、川芎、莪术、郁金、穿山甲、茯苓、法夏、浙贝、陈皮、皂角刺[9];高天舒教授认为临床上的瘿病多为迁延不愈的虚症,提倡益气健脾法,在化痰消结的基础上应注意益气养阴,补益脾气[10]。
2.3温阳法
机体的阳气可温煦精血津液,助其正常施泄、循行、输布,即所谓“得温而行,得寒而凝”,阳气不足时,阴气相对亢盛,则精气血津液生成、输布、代谢减缓,运行不畅,而出现血瘀、痰饮,血瘀痰凝聚集于颈部而发为瘿病。故需温补阳气,使阴阳达到平衡状态,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至”。而温补阳气则应当先补肾,因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推崇火神派理论的阙华教授认为瘿瘤的各个症状皆因阳气不足所致,治则治法应为温阳益气,活血化痰,常用甘草附子汤配合肉桂、仙灵脾 、鹿角片补命门之火,同时兼用六君子汤[11]。
2.4灸药合用
当单服中药而疗效达不到预期效果或服药疗效不明显时,此时可考虑内外治法合用。比如内服内消瘰丸软坚散结合并温灸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穴理气化痰,胡树清、裘雪冬通过在临床设置两种治疗方案,对比证明了温灸足三里、三阴交、丰隆与口服内消瘰丸合用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片的治疗效果[12]。
3. 思考
在总结上述治疗方法的过程中发现,瘿病的治疗对体质因素的关注度不高。而基于如今的社会环境以及体质因素本身的重要性,我认为体质的调理应当成为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与扶正治法的道理相同。这不只是针对于瘿病的治疗,在其他疾病治疗中亦如是。以下为本文观点的原因阐述:
3.1标与本
中医治则有六,其中之一为治标与治本,而对于标本的理解常为现象与本质,相当于表里的关系。而我个人对此有另外一个理解,“本”为根本,“标”为病,本与标的关系为主与客,体质是一个人的根本,为自身个体所拥有并长期稳定存在,而病本不存在于机体中,当根本不牢固时,才有病的发生。“不牢固”可以以阴阳来解释,体质按阴阳可分为三类: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后两者即为我所说的“不牢固”,易感邪而得病,在治疗中我们所需要的即是调和阴阳达到“本”的坚固的目的。这种主客关系应用于治疗中即为调理体质增强机体的抗邪能力并从病机出發治疗疾病从而根除疾病。以此理解治疗疾病与我们平常理解的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并不矛盾,此三个治则针对的对象是疾病。因此总的来说,在治疗中“标本兼治”可达到更好的根治效果,并且要尤为注意其“本”,正如《医门棒喝·人体阴阳体用论》所说:“治病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
3.2预后
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形态结构包括外部和内部;生理机能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液机能协调的体现;心理特征则包括感觉、知觉、情感等。在疾病治疗中,调养体质与按病机治疗疾病不相同,体质是长期稳定存在的,而疾病相对于体质而言为客,客去可复来,也就是疾病的复发,而体质是决定疾病复发与否的因素之一。
4.总结
综上所述,体质因素在疾病的治疗中意义重大,与疾病治疗效果、预后关系密切,在疾病治疗的同时调养体质应当成为往后疾病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柯鑫,汪唐顺,陈晓恒等.甲状腺疾病的古籍及现代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4,12(8):258
[2]战英杰,王景. 1600名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筛查结果及患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25(4):309-312
[3]陈旭冯,许斌. 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初探.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2):3-5
[4]胡然,胡思荣.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治疗. 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1):37-38
[5]张瑞荣.刘素荣教授辨治桥本甲状腺炎思路浅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9):43-44
[6]赵晓杰,梁栋. 清肝化痰法在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3):135-137
[7]肖秀丽,唐汉钧.唐汉钧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撷菁.天津中医药,2009,26(3):180-181
[8]吴海艳,王旭.王旭从肝脾论治甲状腺结节.河南中医,2018,38(9):1326-1328
[9]周云,邵智谦,邵迎新.益气化瘀法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探讨.基础医学论坛,2016,20(14):1955-1956
[10]孙鑫,高天舒.益气健脾法治疗甲状腺结节.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221-222
[11]何英.阙华发运用温阳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5):5-6
[12]胡树清,裘雪冬.温灸结合口服内消瘰疬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海峡药学,2015,27(2):163-164
基金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0573059)
作者简介:廖锐,1985年5月,男,汉族,广东韶关籍,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及代谢病。
1 广东药科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6 2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