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爱没有不可能

2021-09-10代芙蓉

百花 2021年3期
关键词:佳县宝鸡市窗花

代芙蓉

说起剪纸,好多人会问我:啥时候开始学的?这还要追溯到我小时候。打我记事起,不管村里谁结婚,总要贴喜字贴窗花,于是我就守在新房里看婶婶、奶奶们在炕上又剪又贴,还拾起红红的小碎纸片装在兜里玩,就这样一整天不出去和小伙伴玩了。我喜欢观察别人怎么剪,只要等剪刀闲搁在那里没有用时,就赶紧拿起自己剪。后来我就让婶婶们教我剪喜字,剪小蝴蝶,剪小猪,剪小狗,剪小牛……虽然剪得并不成形,但还是爱不释手地藏在自己的小匣子里,当宝贝一样不许别人碰。后来上学了,很少再有机会去看人家结婚剪窗花,不过只要有机会,就决不放过,一定去瞧上一瞧。再后来我就自己摸索着,断断续续地剪过一些花花草草、小猫、小鸟等等。

自从1993年开始在电视上看到有剪纸节目,发现剪纸也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国家在大力发展剪纸这种民间艺术,我对剪纸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蠢蠢欲动之下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农闲时开始练习剪纸。那时我痴迷于剪纸,时常剪到半夜,有时白天忘了给孩子做饭,饿得孩子直哭。甚至作为电视迷的我,自从看剪纸节目之后,别的节目就再也没看过。我每次剪完一幅小作品,都要贴在墙上看个够,心里别提多美了,而且觉得很有成就感。

2002年我偶然从《农民报》看到西安临潼博物馆举办“陕北剪纸名家名作大型展览”的消息,就不顾农忙去参观了。看到那些精致的剪纸,当时我的心里很震撼。后来看到电视和报纸上有关陕北剪纸的报道,称陕北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活化石。我就非常好奇:他们究竟是用什么样的剪刀和什么样的纸张,采用什么样的技法剪的?随后我和丈夫商量,说我想去陕北学习一回,丈夫极力反对。可这丝毫没有减少我对剪纸的热情。那是2006年,我等到丈夫不在家时,怀揣二百元钱,偷偷跑去临潼博物馆,想让他们介绍我去陕北学习。可当我到那儿时,博物馆已经拆迁,我无从问起。于是我只好四处打听,有好心人给我指了路,我才找到了拆迁后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被我的执着和热情打动,于是介绍我去佳县妇联。我连夜坐火车去了佳县,这期间从家里拿的二百元只作为路费,舍不得花作其他,从家里拿的几块馍在路上吃得也差不多了。坐了一晚上火车,又辗转坐班车到绥德、米脂、佳县,遥远的路途加上严重的晕车,我已是筋疲力尽,但仍咬牙坚持,只为取得“真经”。经佳县妇联推荐,我便跟着省级非遗传承人李玫琴老师学习。李老师人很好,让我住她工作室,又耐心又尽力。在那里学习了一个月时间,她常让我去她家吃饭,我也不好意思去,都推掉了。其实为了不讓家里多掏钱,学费是我从娘家妹子那里借的。靠着手里仅有的一百元钱,我坚持了一个月。除了在李老师家吃过几顿饭,其余都是一块钱五个小馒头吃两天,有时也买几斤红萝卜,几斤鸡蛋开水冲着喝。虽然求学生活艰难,但我心里特别幸福。我觉得自己已走向理想的大门,心里很踏实也很满足。这期间,我白天不停地剪,到了吃饭时也是边吃馍边剪,有时甚至都忘了吃饭。晚上一直剪到半夜两点多,实在困得不行了才休息。低头时间太长,颈椎病犯了,难受得要死,可还是硬撑着剪。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期满后回到家,我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后来我参加了一些县、市、省的大赛、展销会、现场展演等等。2011年我参加了陕西省第三届妇女手工艺术品技能大赛并荣获三等奖。2013年在宝鸡市“西秦巧娘”手工艺术品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同年参加了中央七台走进凤县旅游节目的拍摄,创作剪纸作品《西游记》。2015年我被县文化局审批为县级非遗传承人,还被评为县农村实用人才。

一直走到今天,其间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但我依旧不满足,我迫切地需要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有时看到同行们都那么有成就,心里很是羡慕很是敬仰。我今后一定要坚持刻苦钻研,迎头赶上,一定要走出陕西,走出国门,把这项民间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陕西师范大学剪纸研培班宝鸡市凤县学员)

猜你喜欢

佳县宝鸡市窗花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为佳县人民的健康服务50年
海峡情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 宝鸡市群文系统美术摄影书法干部培训班顺利举办
剪窗花
太阳第一家
剪窗花
宝鸡市青铜器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剪窗花
陕北佳县:中国有机红枣第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