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绿化工程在园林绿化的施工技术探讨
2021-09-10孙砚舜
孙砚舜
摘要:园林立体绿化工程的实施需要严格的按照园林施工技术规范来实施。要想保证立体绿化工程符合大众审美观点,就要求施工的相关部门对立体绿化进行深刻的研究,做好技术上的创新,保证施工进程,做好对立体园林工程的安全、成本、质量等方面的监控,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促使园林立体绿化工程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立体绿化工程;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1园林立体绿化工程的概述
园林绿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有效地运用工程技术以及与地域形态相符的、恰当地艺术手段,利用种植花草布置园路等途径将地形合理作出改造,构创自然美与现代技术之美相融合的优秀园林绿化。
立体绿化一般是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选择最合适的垂直生长植物或者攀援植物進行相互依附、映衬,以达到最佳的绿化美观效果,同时利用相关立体绿化的技术,对其空间结构和建筑设施等进行协调、统一的绿化设计。立体绿化技术要根据整体环境的空间结构以及相关设施进行工程规划和工程实施,同时还要考虑色彩搭配、季节观赏效果等多方面的影响。园林立体绿化是绿化建设中的一个整体概念,需要建造者考虑到多种绿化工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比如园林立体绿化在植物习性与环境是否相适应等。
2立体绿化工程在园林绿化中的施工技术措施
2.1前期的施工准备
相关施工人员在绿化工程施工以前,应对前期施工工作进行充足准备,工作人员若对相关工作准备得当,会极大的促进绿化工程顺利施工。首先,技术人员应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并针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讨论与研究,通过对整个工程的了解,进而估算出该施工工程的成本预算等信息,更好的控制施工成本。
其次,熟悉图纸且了解成本后,相关部门应对施工人员实行专业、科学的培训,通过学习各植物的特点与习性,使施工人员在种植前就对施工时可能发生的问题有所准备,进而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在培训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可设立适当的奖惩制度,若施工人员没有达到相应标准,应禁止该员工的施工工作,利用大量系统的培训,可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从而保障植物健康生长。最后,技术人员还应对欲种植的植物进行相关培养与调查,使植物的绿化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然而由于植物的运输区域不同,生长环境也存在差异,因而在施工以前应培养植物,并充分保障植物的存活率,在其适应当地情况后再利用移植的方式进行培育,从而使植物的成活率有所提升。
2.2培养基质与植物的选择
一方面,关于植物种植的重要工作即为泥土的需求,由于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泥土,因而在泥土的选择方面应采取合适的基质,从而提供恰当的土质以方便植物生长。相关技术人员应通过测试土壤的养分、透气性及酸碱值来判断土壤合适与否,若土壤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工作人员可采用适当手段完成土壤的改造,进而完善植物的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生长。
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对植物的选择也同样重要,在挑选时可选择观赏性强的植物,其对城市文化及品质有着较大的提升。基于人们对周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挑选植物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适应能力较强的植被,也需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情况、观赏性等特点进行选择。与此同时,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时,施工的朝向不同也影响着植物的选择,如某些植物喜阴,耐寒性差等,依照不同的植物,施工的方向也会因此而调整。
2.3合理搭配多种植物
施工人员需对多种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一方面,在施工工程中需协调搭配植物间的颜色,通常来说,应搭配植物叶色,还可以适当考虑其花色。另一方面,需加强植物间的和谐性,不但能加强其适应能力,还可以有效防止植物间病虫害的交叉感染。此外,在实际搭配时,相关技术人员应运用适当的技巧,进而使植物产生较为强烈的立体感,植物间的整体造型与搭配效果会得到真正保障。
2.4实行立体绿化施工
首先,相关施工人员应对土壤进行适当改良,并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将土壤中的有害成分剔除,使其有机含量、含盐量、酸碱度等均符合相关规定。其次,相关人员需保障绿化土壤的土层厚度,依照有关规定攀缘类的植物土层厚度不应超过45cm;草本及草皮最多为15cm;而乔木植被的土层厚度一般不能多于100cm。此外,合理设置排水层也十分必要,在种植土层下应留有适当的排水孔与透水层。最后,对植物间的种植间距的控制也能改善植被状况,通过植株的生长速度与具体状况,科学的设置植被间距,通常来说,间距在50-60cm为宜。
例如,安徽省合肥市某绿化园林工程进行立体化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采取了辅助支架与网架,并改变攀缘类植物中攀附物的位置,将其设施面的形式改为水刷石墙面。通过对植物的多种辅助,从而改善植物的生长,保障其成活率。
3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
3.1浇水施肥管理
在进行立体绿化养护时,首先就要加强对绿化植被的浇水施肥管理,要对植被的生长进行密切关注,要定期对植被进行浇水和施肥,以促使植被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促进植被的健康成长。在进行植被浇水时,要依据季节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策略,在夏天进行浇水时,要尽可能在早上或者是晚上进行浇水,避免中午浇水,防止植被因较大的温差而死亡,在冬天浇水则要避免在夜间进行浇水。而且,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施肥的管理,确保植被获得充足的养分,促进植被的良好生长。养护人员要依据土壤、所在地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定期对植被土壤进行检验,通过土壤的情况了解植被所需的养分,对植被进行施肥。
3.2遮阳、病虫害防治
(1)苗木栽植一般应避开太阳暴晒,苗木运输到现场后立即栽植。栽植后立即修剪,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苗木成活率。本工程于5月底开工已接近夏季,苗木栽植均选在每天17:00后进行,且提前安排好所需苗木,连续15d喷洒叶面防晒水。(2)病虫害防治重点为大树和色叶小灌木。大树栽植后根系、树枝等恢复期较长,抗病虫害能力弱,应密切关注,若有病虫害发生,立即喷洒专用低毒农药,对症下药,及时防止病虫害蔓延。色叶小灌木在梅雨季尤其容易发生病害,出现叶片斑变和脱落等现象,应在梅季前就开始定期喷药防治.
3.3挖穴与苗木修剪技术
完成定点放线工作后挖穴,要以中心点为依据对深度和尺寸作出调整,为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开始种植前在种植区域指定位置施用一定量的基肥并适度搅拌,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在施工过程中,要以设计图为依据开展各项工作,使最终的景观效果得到充分保证。选择适当的方式对植株进行修剪,以保证成活率,如对绿篱进行修剪,要去除短枝、病枝等,常绿阔叶类苗木要去除受伤、患病的枝叶,并适当修剪密枝。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合理的在绿化园林中发挥立体绿化施工技术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在制定施工计划时,既要提升自身的绿化施工技术,还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切实维护当地环境,进而使植物更加健康的生长,我国立体绿化工程也得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燕.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118.
[2]丁伯万.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8):59.
[3]吴顺材.立体绿化工程在园林绿化的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