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运用
2021-09-10吴筱洁
吴筱洁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任务中要求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创新课程形式,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这对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仍是灌输式教育方式,没有更好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无法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即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相整合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 相关概念的概述
1.1混合式学习模式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指将网络学习的优势与传统教学中的优势相结合,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归根结底需要通过新媒体这一手段与教学进行完美融合,形成学生课上与课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融合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的教学模式,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引导、学习监督和过程調控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
1.2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授课老师将提前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发布在教学平台上,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进行师生讨论、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3 慕课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慕课的主要特征是由高校名师录制核心内容突出重难点在线开放的教学模式,通过更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它为学习者提供了通过网络共享学习的自由选择。
1.4 微课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一节微课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公体课教学混合式学习模式主要表现为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的运用。
2 公体课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2.1 教学内容的安排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革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强调要开齐开足体育课,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目前很多高校体育课时不足,基本上以室外实践教学为主,除了强调基本的安全理论知识外,很少上理论课。现在《意见》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增加学时后,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增加相应的体育理论课。
结合《意见》的要求,公体课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体育文化、运动礼仪、运动损伤与防护、竞赛规则等。(2)身体素质训练。(3)运动技能训练。(4)运动技能提升训练。其中运动技能提升训练是选项课,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为了营造竞争的氛围,只有上学期考核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参选该课程。
2.2 课程设计
2.2.1课前以任务为导向的自主预习阶段:
教师将下次课的教学内容、慕课或微课等视频或相关链接及相应任务提前几天发布在教学平台上(特别是将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定格与慢放,让学生看得清楚明白,从而掌握技术要领),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遇到问题可以在平台上发送弹幕与老师及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以任务为导向的混合式自主预习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下次课的学习内容,对所要训练的技术有了直观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其掌握动作技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2.2.2 课中练习掌握阶段
利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由被动参与转变为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树立终身体育观。因此上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大家讨论难点并答疑,接着让各组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练习,教师进行集体示范及纠错,然后每组派代表分别展示技术动作并用手机拍摄视频,最后教师引导同学们参照上传的标准技术动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再让同学们进行纠正练习。
2.2.3 课后巩固检验阶段
课后的练习可以巩固技术动作,因此教师要布置课后任务,并要求学生录制成视频上传到平台上供教师检查并评分。教师将动作标准的学生优质视频上传供学生观摩学习,并通知技术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对比自己的视频动作进行纠正练习,并再次录制成视频上传。课后巩固检验阶段是课中教学工作的延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从而推动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其对体育健身的信心和兴趣。
2.3 考核方式
考核既可促进学生主动练习,又是检验学生身体素质是否得到切实提升、运动技能是否娴熟掌握的手段。传统的公体课考核方式是将平时成绩和期终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如六四开)进行计分。平时成绩由考勤、服装要求、学习态度、课后作业等组成,只要学生平时按要求来上课了,课后作业完成了,即便期终考核成绩不过关,其总分也不会低,至于其身体素质提高了多少甚至是否提高,不得而知。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公体课混合式学习模式对传统评分模式中的平时成绩计分项目进行改革,细化、增加过程性评价指标,将过程性评价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其总分构成平时成绩。
2.3.1 平时成绩的评价设计
2.3.1.1 课前评价
课前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以下三项:(1)平台登陆频率;(2)平台观看慕客、微客及其他教学视频的学习时长;(3)讨论区活跃程度;这三项平台上都有记录可查,简单易操作。
2.3.1.2 课中评价
课中评价指标包括考勤、服装及鞋(是否符合上体育课的要求)、学习态度、课堂练习完成情况等,这几项教师每堂课都会有一定记录,便于期末统计。
2.3.1.3 课后评价
课后评价主要是课后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成果展示、运动技能提高的幅度。要想準确评价每个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的幅度,教师平时工作要细致。教师开始教学时,要对全班同学的运动基础进行摸底并记录在案,平时上课时要多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训练状况并备注,方便期末进行对比。
2.3.2 期末成绩的评价设计
期末成绩的评价可以采纳传统的公体课考核方式,分为体育理论知识测试、身体素质测试和专项技能测试,这三部分的总分即为期末考试成绩。
公体课混合式学习模式克服了传统体育课单调枯燥的教学特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学生通过平台直观地看到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方便其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从而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其评价体系更科学全面客观,使学生的每一分都有迹可循。
当然,金无足赤,公共体育混合式学习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4 公共体育混合式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1 公体教师网络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公体课混合式学习模式需要在教学平台上发布慕客、微课、相关运动视频及教学资料,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录制视频、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及共享的能力。然而,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更注重实践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很少利用网络来进行教学,更不用说年龄比较大的体育教师了。
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体育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学校可以通过相关宣传及培训来提高体育教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4.2 学习平台繁杂给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不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类学习资源平台应运而出,如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云课堂智慧职教等等。学习平台太多,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选择,有时导致一节课用多个APP进行教学,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公体教研室可以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选择适用的教学平台并规范化,此问题即可解决。
4.3 对于教师而言成绩计算相对烦琐
公体混合式学习模式评分体系比较科学客观,就是计算起来比较复杂。传统公体课考核方式中,平时成绩只包括考勤、服装、学习态度和课后作业,而混合式模式的平时成绩不仅包括以上几项,还增加了平台登陆频率、视频学习时长、讨论区活跃程度等,计分过程相对烦琐一些。
该问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登分表来解决。将登分表上的每一项指标所占总分的比例以及总分计算模式都设置好,教师只要将每项成绩输入到表格里,成绩即可显示出来,这样可以简化教师计分流程。
5 结语
混合式学习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高校公共体育课中来,丰富创新了公体课的课程形式,是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混合式学习模式将会得到不断探索与深入研究,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