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篮球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21-09-10黄军建
黄军建
在小学阶段篮球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运动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运动爱好的定义普遍比较模糊,而篮球训练则是十分消耗体力和精神的,所以很多学生对于篮球课堂的理解就是枯燥、乏累,游戏教学法可行之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度描写游戏教学法在篮球课堂中两种应用措施,为广大教育界同仁提供参考。
新课改实施以来,各个教育部门都提升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逐渐被大众所认知。不断有实践教学表明,游戏教学法应用在体育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辅助教师完美达成教学目的,为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1 趣味性游戏法教学
学生对于篮球教学枯燥乏味印象,就是传统篮球教学中的短板。学生在进行训练时都是在教师的督促之下进行,对篮球训练没有积极性,部分学生甚至叫苦叫累影响其他学生心态。针对这一情况,在篮球教学中应用到游戏教学法是教师的不二之选,小学生的特点就是行為意识模糊,没有强烈的目的性,做事只凭借个人好恶决定,所以才会因为篮球训练枯燥而失去对篮球的兴趣。这时教师可采用趣味性游戏教学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利用游戏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训练热情,学生之所以对课堂游戏产生兴趣,是因为游戏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学生天性,将课堂的话题与学生的兴趣点靠拢,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主体位置,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篮球教学时,要将趣味性游戏投入到教学中,运用游戏中兴趣点弥补传统篮球教学中的短板,对传统教学模式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例如:在进行投篮训练时,需要学生反复重复投篮动作,加强投篮的精准度与手法,但是这对于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件非常消耗体力并且毫无趣味的运动,开始没多久多数学生就疲态尽显,怨声载道。这时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将投篮训练改成“投篮游戏”。游规则可以这样设置:将学生根据投篮技术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五个人为一组,五名同学分别对应五个投篮地点,由小组成员依次进行投篮,时间设置三分钟,首位学生站在一号点投球,投进由二号学生站在二号点位置进行投球,以此类推,在全部成员结束后再由首位同学开始投篮,直至三分钟时间到,记录整组学生共计投进多少个球,最终投篮最多的小组获胜。小组成员举手投票选出队长,在队长的带领下学生展开训练,队长根据小组成员发挥情况为其选择投篮位置,训练结束后将所有队长汇聚成一个圆形,旋转篮球利用球心指向确定小组上场的先后顺序。在所有小组投篮之后,根据成绩与表现分别评出最佳球队、最具凝聚力球队等用以鼓励学生。
2 生活化游戏法教学
一切知识的源头都是源于生活,科学家的创造力源于生活;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学生的潜力同样源于生活。经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确实与常人不同,既有懵懂无知的一面,同样具有成人不具备的想象力,只不过通常学生的想象力都是用在与教育背道而驰的地方,为教师留下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整体印象。其实凡事都有利弊两个方面,塞翁失马况且焉知非福,所以教师应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合理利用到教学中,追根溯源,学生的想象力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此为突破点进行学生教育工作。在游戏中融入生活元素,为学生提供参照物,使学生在对篮球教学中有难以理解的部分就可以跟生活中联系起来,相比于篮球运动,生活中的事学生经历更多,更为擅长。学生相较于成人,能力肯定会稍显不足,这时教师应学会合理将生活元素投入到游戏中,利用带有生活元素的游戏提升学生对于篮球训练的掌控力。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篮球兴趣,教师可在篮球教学中,结合生活化游戏展开教学。要求学生准备相应的材料:废旧纸张、画笔、剪刀以及宽胶带,在篮球课上展开手工制作篮球的游戏,首先引导学生利用剪刀将废旧纸张剪成均匀大小,然后将纸张团成一个圆形,经过层层包裹,达到与篮球大小相等、形状相似状态,然后利用宽胶带在纸团外侧进行反复缠绕,直到纸团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后方可停止工作,取出画笔将“篮球”描绘上自己喜欢的色彩以及图案。对于成人而言篮球的制作方法并不困难,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具备一定难度的,他们一定会将篮球做的奇形怪状、五花八门,不过这都不是重点,亲手制作的篮球对于学生的意义非凡,从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升学生篮球兴趣的作用,在教师展开的传球训练环节,学生都对自己的篮球推崇备至,足以证明生活化游戏教学对于篮球教学有不小的助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游戏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小学篮球教学的趣味性,变相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热情。教师可通过趣味性游戏法教学、生活化游戏法教学两种方式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