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丑学的审美功能

2021-09-10王思嘉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

王思嘉

摘要:丑学与美学相对应,是一门研究丑的概念、形态和本质的学问,它以其特殊的方式负担起美学的部分功能。而中国丑学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将从具体例子出发,归纳中国丑学独特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审丑,中国丑学,审美功能

在中国审美理论框架中,素来以“温柔敦厚,宁静致远”为审美主流,审丑的范畴便相对狭窄了。尽管相对于审美而言,美学体系中的“丑学”相对稀罕,但是审丑以其特殊的姿态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去审视固有的存在的事情事物、伦理观念、哲学论辩等并形成特殊的区分与框架。中国“丑学”有其独特的意义,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丑”自身作为一种审美倾向存在于人类思维中,人类对“丑”并不趋之若鹜,相反,它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审美崇拜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发掘现实生活当中的某些丑在艺术上独特的价值。

早在新石器时代,图腾文化便已经兴盛。扭曲的线条和狰狞的边角共同构成幅幅图腾,展示出一种怪诞、恐怖的意味,但它又以它的魅力活跃于宗教祭祀和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为人所赏。尤其是那个时期,宗教祭祀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图腾作为宗教伦理文化的载体更是呈现出了一种怪力之美。且以其中的龙图腾为例。龙图腾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并不符合传统对于“美”的形象的定义,却历来作为天子的象征,以奇丑的形象为人类所崇拜。这种艺术创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独特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也记载了很多丑陋和奇异的人物和怪兽形象,中国文学历史上更是不乏奇人怪物形象。例如中国传统神话、唐传奇、明清志怪小说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历史上“审丑”事实的存在。即使到现当代,科幻小说、玄幻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兴盛设置了独特的“审丑”地域,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时代,小说中的各类人物更是被改编为荧幕、报刊、图书上的各形各色的形象,其中不乏模样奇怪而为人们欣赏的怪异形象,如《捉妖记》中的胡巴长得像个矮萝卜却十分讨人喜欢。

第二,审丑又对这些丑恶的部分进行美学观照,负责批判生活当中的丑恶现象。在中国传统的古诗文中,以“丑”衬“丑”司空见惯。最典型的便是中国传统的讽喻诗。

许多诗歌借某物讽刺某人或某类人。从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的《诗经》开始,就不乏这种映衬手法。如我们常见的《诗经·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黃憔悴任飘摇,女子日夜操劳、容颜老去而被氓所遗弃,宛若飘零无依的落叶一般。借落叶之凄凉光景映衬出自身的悲哀处境,侧面烘托出氓前后不一、朝三暮四的丑态,以此讽刺见异思迁、贪新忘旧的男子及其行径。

后来也不乏以眼前惨象揭露社会黑暗和抨击昏庸统治者的诗歌。例如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便把人世间的丑写进诗中。杜甫的代表作“三吏三别”将年事已高却仍被抓走服役的老妪、新婚却得别离的新夫、上战场惨死的儿子等等形象全部凝于笔尖,以血泪注塑,将人世间的阴面血淋林地摆在我们眼前,以此揭露社会的黑暗。

还有一类以他物观照自己内心之诗词,折射出心中之凄凉和生活之苦丑。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全文将惨淡的意象组合,“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直逼文末“断肠人在天涯”一句,肝肠寸断,将自己穷困潦倒的“丑陋”生活表现出来。

这一类现象也并不限于文学领域,在艺术的其他领域依旧常见,如绘画、音乐等形式隐藏着许多令人唏嘘的丑陋面目,只是在中国,以“丑”衬“丑”的表达方式更常为人诉诸笔端,或是以文字为载体展示出来。

第三,“美”与“丑”作为一种工具,定义哲学中的矛盾对立两方,概括衍生出理念框架,展示人类独特的哲学思维。而美丑作为矛盾双方的总括,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种语境下,我们更少关注“美”与“丑”词义词源和自身概念,更少关注美丑好坏、是非论断,而是更强调美丑分化而来的具体内涵,由此推动中国框架的构建。

庄子的美学思想便将该观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从哲学上的相对主义出发,否定现象界美与丑的区别,主张“厉与西施,诙诡谲怪,道通为一”,进而认为人们对美与丑的审美评价也是相对的,“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否定存在审美评价的客观标准。《庄子·德充符》里的“真人”“至人”却为“兀者”, “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乃是“无形而心成者”。《德充符》中的有德之人样貌丑陋残缺、没有权势钱财却为人景仰追随,真正的为人所赏的美乃是一个人的美好品德,即德“使其形”。 在庄子这里,德是使一个人成为人的根据,它是一个健全生命所表现出的生命力,是人性中美好之处的彰显。有些人虽然身体上“丑”,但残疾亦是顺应自然本性,且道德上的“美”早就成就了他整体的“美”。庄子提出的“以丑为美”的观念大大消除了“美”与“丑”的对立,而他提出的美丑观又为人们思想中的行为判断做出了新的理解和范式。

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儒家以“善”为美,以“恶”为丑;从哲学角度出发,道家以“自然无为”为美,以“矫饰华丽”为丑……这些观念交织,使得“美”与“丑”的评定有不同的多样的标准,“美”与“丑”的边界相对模糊,削弱了二者的对立性。美丑并不绝对,但美丑概念的存在又辅助了人们明白各家理念,厘清并构建中国传统哲学体系。

除了以上几点,“丑”的存在还能为看世界提供新角度、新思路,能完善中国美学框架体系,还能使中国文化思考更具有深度……总而言之,审丑在中国具有丰富的审美功能,在人们的思维意识中,它也因其存在的必要占据中国美学的半壁江山。

参考文献:

1.孙通海(译注),庄子[M],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2-113页

2.安小兰(译注),荀子[M],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53页

3.高小康,丑的魅力[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4.陈心恬,当代中国“审丑”现象解析[D], 黑龙江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