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铜文物保护与修复研讨

2021-09-10俞俊洁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0期
关键词:修复研讨

俞俊洁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青铜文物具有悠久的演变与传承历史,因此目前得以留存的青铜文物能够反映出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人文思想内涵。文物保护部门对于青铜文物必须要妥善加以保护,准确判断与检测文物破损部位,然后对其实施全面的保护修复工作。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人员有必要准确掌握修复青铜文物和鑒定文物破损部位的技术手段,更好地修复青铜文物,发挥青铜文物的文化遗产价值。

关键词:青铜文物保护;修复;研讨

引言

熔模精密铸造源于古代的失蜡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子禾子青铜釜———齐国量具,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研究战国时期度量衡制度及“田氏伐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物证。现因异地展陈需要,需对铜斧进行复制。根据器物特征及复制要求,我们以硅橡胶为材料翻制模具,运用熔模精密铸造工艺制作完成复制品,效果较好。

1青铜文物的常见病害表现形式

年代久远的青铜文物如果没有得到科学与合理的保存,文物的表面部位会产生弥散性的锈迹病害。情况严重时,还会表现为粉末状的文物表面腐蚀,严重影响青铜文物的珍贵历史文化价值。①青铜文物在湿润程度较高的区域空间范围内,青铜表面部位的点状锈迹就会扩大,直至腐蚀青铜器的内部结构。②此外,某些青铜文物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保护,导致文物外观表面出现孔洞、层状物质堆积、残缺变形或裂隙的情况。通常情况下,青铜文物易出现外观凸起或者内部结构穿孔的现象,这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清理的腐蚀性物质长期累积于青铜文物表层,造成非常明显的文物破损以及性能改变后果。③因此,及时修复青铜文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多数的文物保护机构已经能够准确认识文物保护义务与职责,而且很多文物保护专门机构也在不断更新青铜文物的检测与修复仪器。青铜文物得到全面及时修复的前提就是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经常检测青铜文物的内部结构以及外观特征,防微杜渐,加大文物修复保护力度,确保将青铜文物病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2文物价值分析

度量衡是我国古代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其中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周代以前,人们没有计量工具,只好用身体当“量具”。《小雅广量》记载:“掬四谓之豆。”两只手合起来盛东西即为“掬”,显而易见,这非常不准。为了增加公平性,逐渐利用统一的器皿来测定计算容积,“量”就出现了。《左传》《周礼》《仪礼》《尔雅》等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容量单位的记载,其专用名称有升、斗、斛、豆、区、釜、钟等。春秋战国时,商业繁荣,赋税制逐渐健全,诸侯国纷纷建立自己的度量衡制度,作为本国的公量,一些实力强大的士大夫甚至还建立了家量,而这件子禾子青铜釜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齐国量器之一。子禾子是《史记》“田氏代齐”事件的主角田和,子禾子是其做大夫时的称呼。田和在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被列为诸侯,此器是田和未立诸侯时所作,其年代当在公元前404~前385年之间。田和的曾祖父田常担任齐国国相时,为了收买人心,开始在量器上做文章。齐国的旧量有豆、区、釜三种,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田氏将家量改为五进制,即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并用大于公量的田氏家量出贷粮食,用公量收。就这样,田氏在齐国广得民心,齐国百姓“爱之如父母,归之如流水”。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预言“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经田氏数代苦心经营,至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齐康公。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取而代之,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氏代齐”。子禾子青铜釜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左关”青铜鉌、“陈纯”青铜釜共称“陈氏三量”。这三件计量工具是齐国中央政权在左关安陵地区征收税赋的专用标准量器范具,是“齐政卒归田氏”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者。

3青铜器文物养护策略

3.1 除锈保护策略

在清除青铜器锈层前,首要任务是仔细检查该器皿中锈蚀物的主要成分,明确锈蚀物的危害程度,紧接着结合青铜器腐蚀程度与器皿自身的构成要素制定解决方案。

3.1.1 物理除锈策略

在处理青铜器表层锈蚀时可选用物理除锈法来实现,这种方法对该器皿最底端的有害锈无作用,并且很难控制物理除锈法的工艺流程,直接破坏青铜器本身。机械法泛指通过对应工具,如凿子、锤子等仔细清理青铜器表层锈物,另外也包括潜伏在器皿内部的灰白色氯化亚铜,运用此法清除有害锈的效果不太明显。在清除锈物期间,要控制手速预防刮伤。超声波去锈法是通过超声波衍生成单向力与空化功效,如果被击中物体规格与超声波长度一致,则会出现共振,在青铜器表层的锈蚀物则受到高压力的影响而掉落。此外还有激光除锈法,利用激光机折射光束进而衍生出一股能量,提高器皿表层温度,引发光热效应,清理锈化物。现阶段激光除锈法不是很完善,大规模清理粉状锈时不能使用这种方法。

3.1.2 化学除锈策略

化学除锈建立在除锈液的基础上,借助化学试剂完成,将除锈液涂抹到有害锈上,以此发生反应,彻底清除青铜器上的有害锈,氯化亚铜衍生成碱式碳酸铜、氧化铜物。此法消耗的时间比较长,反应过程相对平缓,此外在处理化学药剂时极易伤害到文物,使其外观不平整。

3.2 缓冲剂保护策略

现阶段,缓冲剂在各个领域使用频繁,特别是石油化工和电力行业,文物工作人员在养护青铜器文物期间,可以适当使用铜缓蚀剂来保护青铜器的光泽度。同时滴入少量的防青铜器腐蚀的缓冲剂,促使青铜器在恶劣条件下可以减慢腐蚀速度。

3.3 清洗策略

文物工作人员在清洗青铜器文物的过程中,机械清洗法与化学清洗法是最常见的两种手段。要想长时间保存青铜器上的字迹、图案、雕花,工作人员需要按时清洗器皿上的尘土和氧化物,显露打造时的印迹、铭文和纹饰供人们观赏。在清洗青铜文物表层衍生的不稳定有害锈蚀产物时,不但能够完全复原青铜文物的最初样貌,还可为青铜文物考古人员提供精准真实的信息。

3.4 补全步骤

由于青铜器文物长时间埋藏于地下,很多部位受损严重,这时需要文物工作人员通过补全法加以复原。在修补青铜器文物过程中,需要结合该文物的残缺程度采用适合的修补材料,同时挑选的修补材料应满足兼容性、可逆性、识别性等要求。在修补青铜文物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环氧树脂作为关键材料,为了能够统一青铜文物表层颜色,可将少量矿物颜色摄入环氧树脂中。修补任务结束后,要待胶液完全凝固,加热刀片慢慢刮掉溢出的胶液,复原青铜器文物表层的润滑度。

3.5 做旧法

在全面落实青铜器文物做旧修复任务时,要求文物工作人员的技术高超,该器皿表层修复程度的高低,完全归功于做旧步骤是否合理。利用做旧法来修补青铜文物,可维持青铜器文物的本来面貌。选择该手段的主要目的是让青铜文物自身的旧与制造出来的新相差不多,做旧法主要以画、涂、抹为主,结合文物修复要求采用最佳的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修复与保护青铜文物的重要措施必须得到文物保护部门关注,文物保护人员以及文物修复专业技术人员应当运用检测青铜文物病害的专门仪器来进行科学判断,准确界定青铜文物产生病害的区域与类型。近年来,修复青铜文物病害的专业技术仪器已经得到全面的完善与创新,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已经能够将信息化检测手段运用到青铜文物检测中。具体在实践中,文物保护部门必须要深刻认识青铜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责任,完善青铜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增强相关部门保护珍贵青铜文物的常规工作开展实施力度。

参考文献

[1]孙敏,梁宝桢.熔模铸造[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2]包彦,陈才金,朱锦伦.熔模精密铸造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陈佩芬.中国青铜器辞典·第五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2013.

[4]王博.青铜器传拓实践中的“感触”[J].艺术品鉴,2019(05):25-26.

[5]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猜你喜欢

修复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关于征集“草根争鸣”研讨主题的通知
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中外比较
WebSocket安全漏洞及其修复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