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 作业分层教学策略

2021-09-10唐琴

格言·校园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分层题目高中语文

唐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后作业设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关键途径。一节好的课后作业设计,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等,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養。但是就中国当前高中学生的现状来说,存在明显的参差不齐、水平不均等现状,传统的“统一化”作业形式、作业要求等,常常导致“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难以提高、后进生吃不了”等现象,难以真正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面对这一现状,实施作业分层,设计层次化的课后作业,已经成为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一、分层教学与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现状分析

(一)分层教学内涵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已有知识掌握情况、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心理倾向等,对教学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制定出具有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手段、课后作业等,使得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教学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分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实现了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分层教学模式呈现出三个显著的特点,即:(1)针对性:受到成长环境、教育环境、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中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统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分层教学模式则立足于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极强的针对性;(2)渐进性:分层教学模式以每一个层次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以其将来的发展区作为目标,呈现出明显的渐进性,可促使每一层学生在针对性的教学中,逐渐进步和发展;(3)活动性: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对每一层教学目标完成之后,应对其展开客观的评估,并结合评估标准,对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高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现状

在当前高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缺乏规划,作业设计随意。在传统的高中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常常忽视教材的编排、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随意设计课后作业题目,甚至将书本上的课后习题、陈年旧题、网络上随意下载题目等作为课后作业。但是这些课后作业题目,质量参差不齐,不仅与学生的知识、能力不相符,还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学生在课后作业练习中,逐渐丧失语文作业的兴趣。

第二,作业内容单一,以记忆为主。当前语文课后作业设计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教师设计出来的课后作业内容非常单调,以学生操练记忆、机械模仿为主,忽视了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课后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忽视了口头作业。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增加辩论会、演讲、诵读等形式,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气息;另外,课内作业多,课外作业少。教师将作业重点集中在课内作业,忽视了语文课外互动,致使学生在狭窄的作业面中,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第三,作业形式单调,答案唯一。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制约,标准答案已经成为教师的金科玉律,成为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的唯一尺度。同时,学生在单调的作业形式下,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难以获得全面化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业分层教学

展开策略分析

(一)划分学生层次

教育心理学家在研究中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还有的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发现,智力正常的群体约占据60%,偏高和偏低的学生各占据19%,超高或者低于正常学生各占据1%。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智力差异。另外,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受到学校、教师、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的时候,就应立足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具体来说,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语文成绩、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日常语文学习中的表现等,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即: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此基础上,依据各个层次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比例等,精心设计出具有层次化的课后作业,引领学生在针对性的课后作业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实现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等,最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二)分层设计课后作业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必须要紧紧围绕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内容,明确教材中的知识点、教学文本内容、作者编写意图等,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后作业题目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题目、提高题目、拓展题目。其中,基础题目立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旨在引领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题目类型主要包括默写、填写、选择等;提高题的范围侧重于课内自读、课外选读,旨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等,题目类型以简答、列表、写作为主;拓展题目的选题范围是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篇目赏析,可引导学生借助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完成,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以《蜀道难》教学为例,教师在分层设计课后作业时,就结合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后作业设计为三个层次:基础题目、提高题目、拓展题目。其中,基础题目为:背诵,结合诗中的描述感知蜀道难,在本文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复出现的意义是什么?提高题目:关于《蜀道难》的主旨,不同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有人认为是对国事的忧虑,也有人认为是对友人的劝慰,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拓展题目:在本文中有这样一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破逆折之回川”,这两句诗在唐人写本《河岳英灵集》《极玄集》中出现过,同时在北宋初年的《唐文粹》中也出现了,但是被改成为“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下有逆折冲波之流川”,以此作为切入点,对两个版本展开分析,明确其异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分层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为了保障课后作业的质量,教师必须要遵循三个原则:(1)原则性: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原则,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2)兴趣性:教师在设计三层次课后作业时,应立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等,设计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课后作业,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语文课后作业兴趣;(3)灵活性:教师在设计分层课后作业过程中,还应关注课后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独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钻研,在此基础上广泛涉猎课外资源,据此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后作业形式。

(三)构建层次化的作业评价体系

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常常以学生的考试结果为主,这种评价模式存在极强的片面性,根本无法科学、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分层课后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转变传统的作业评价模式,结合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不仅仅要关注学生作业最终完成结果,还要关注学生作业完成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在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其他能力等。另外,在分层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还应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表扬和鼓励方式,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语文学习中,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相契合,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真正践行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展开分层,并据此精心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确保所有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分层题目高中语文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