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商业电影营销策略的新特征

2021-09-10王荆沙

今古文创 2021年11期
关键词:我不是药神

王荆沙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新媒体无疑给传统的生活带来了更多冲击与改变,在此期间,我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而营销策略在电影产业中所占的比例无疑是巨大的。本文选取了2018年上映的两部电影《爱情公寓》与《我不是药神》,旨在透过两部影片带来的反响与效应,探讨现今国产商业电影在营销策略方面的新特征。

【关键词】 电影营销策略;新特征;《爱情公寓》;《我不是药神》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1)11-0081-02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生活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新媒体的出现,无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影响与冲击。在此期间,我国的电影产业也在蓬勃发展着,在电影产业中,电影的营销无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无疑给电影营销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2018年7月5日上映的影片《我不是药神》,在上映之初就得到各方面的认可,无论是从演员的演技还是从剧情的设置,观众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在上映的头一天票房就突破了3亿元大关,截至8月12日,上映39天累计票房突破30亿元,暂居国内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五,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一位贩卖印度神油的药贩子程勇走私印度仿制药“格列宁”,拯救万千慢性白血病人,最终被捕入狱的故事。①影片一经上映,就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关于民生、医疗等方面的探讨,最终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而同年8月10日上映的影片《爱情公寓》,在首映当天以预售两亿,票房三亿的成绩打败了同期上映的暑期档影片《一出好戏》,并领先一亿票房之多,谁知好景不长,随着《爱情公寓》内容被大量爆出,导致观众得知《爱情公寓》其实是一部披着“公寓皮”的“公墓片”,无数观众在愤怒之下在豆瓣上给《爱情公寓》给出了差评,于是导致了《爱情公寓》虽然首日票房达到了三亿,豆瓣评分却只有2.6的尴尬境地。《爱情公寓》票房与口碑的反差现象也在网上引起了“现象级”的议论。

两部影片在营销手段上的运用无疑是成功的,《我不是药神》在上映之前就利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手段造势,来提高影片的热度,线下进行大规模点映,以此来拉升影片的口碑,而线上则采取明星推荐的方式,迅速提升人气。与此同时,《我不是药神》的营销团队还营造了一个话题人物——山争哥哥,以此来提升影片的热度与爆点。而《爱情公寓》更是情怀满满,先是甩出了原班人马,十年重聚的口号,立马吸引了一大批《爱情公寓》电视剧的忠实观众,而在首映礼之时,片中主演聚集到一起,放出了演员们十年前后的对比图,更是引发了观众心里那份怀旧之情,自此,票房更是节节升高,直到《爱情公寓》跌落神坛,网上骂声一片,爱情公寓最终以首映3亿,最终票房5.55亿的尴尬境地黯然收场。以此对比,国产商业电影在营销策略上已经开始出现新特征。

一、口碑为牌,导致病毒式传播

《爱情公寓》电影在宣传之初就利用同名电视剧的影响力来吸引观众,接着喊出了原班人马,十年重聚的响亮口号,更是将同名电视剧的IP利用到了极致。首先,为了规避版权纠纷先用《新次元冒险家》的名字立项并展开前期宣传,5月9日定档才改用《爱情公寓》,但又遮遮掩掩,海报除了主创人员就是一张沙发,根本无法判断这是一部什么题材的电影,而且主创人员还刻意隐去了袁弘、刘天佐、赵志伟和张双利四位真正的主演。其次,刻意低调宣传,不仅没有热门影片上映前常见的首映、路演、媒体看片会、粉丝见面会等环节,而且宣传物也是微言大义,仅有的一段片花更是云山雾罩,信息量极少。第三,为了尽量控制口碑对票房的影响,《爱情公寓》不仅没有安排零点场,也放弃了上午场次,直到下午2点才首映,这样即使第一批观众对影片再失望,评分也要下午5点左右才出来,等到话题发酵形成舆论热点,当日票房已经锁定。②最终导致《爱情公寓》的首日票房达到3亿之巨,而豆瓣评分则低至2.6分的奇怪现象。反观《我不是药神》电影,在上映之前就采取了线上线下联合造势的模式,首先利用大规模点映打开局面,迅速拉升影片人气,接着又使用重量级明星嘉宾与影迷进行现场互动,导致一大批观众闻风而动,影片口碑节节攀升,最后又利用韩寒等微博名人进行强力推荐,再一次引发粉丝观影热潮,将影片的口碑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我不是药神》营销团队,将好的口碑作为底牌,在新媒体横行的当下,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将《我不是药神》推送给更多的受众,最终导致好评像病毒蔓延一样,席卷整个互联网。

二、现实为引,引发共情心理

《我不是药神》电影在上映之初就赢得了较好的口碑,而该电影之所以赢得好的口碑,一方面是因为电影的内容优质、制作精良,影片拍摄手法熟练,后期剪辑流畅,叙述故事能力强,符合大众审美;③另一方面也与电影反映出的问题有关。和很多主流商业片不同,影片涉及到买药难、买药贵、穷人生病的绝望、绝处逢生的惊险、生存与法律的冲突等问题,而在我国内部,药物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边缘”问题,属于灰色地带,很少有电影触及这一类题材,而《我不是药神》不惧题材的敏感度,将社会现实问题血淋淋地剖开,将当下社会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最热门的话题,经久不衰的难题,完完全全地展示出来,并且通过荧幕最客观地摆在大众面前,正是通过对于现实社会一些问题的关注与讨论作为引子,勾起了受众关于买药贵与治病难的回忆,最终引发了受众对于片中人物的共情心理,导致一系列连锁效应。

三、诚信为本,得到良好反馈

透视《爱情公寓》电影的票房与口碑的反差现象,之所以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固然与影片的质量离不开,可是要说导致这个现象最直观的原因,就是电影《爱情公寓》的宣传团队利用同名电视剧做幌子,误导受众以为该片是同名电视剧的后续,最终的影片内容却与受众期望的现象造成巨大反差,使受众产生受骗上当的感觉,最终丢失了收获高票房的机会。而反观《我不是药神》,首先采用线上线下联合造势的模式进行推广,在点映收获了一大批观众的热议之后,精挑细选一些出彩的影片作为宣传语进一步宣传,而观众在观看了影片的内容之后,发现与宣传口语别无二致,因此导致好评不断,最终形成良好的循环,造成了高票房高口碑的现象。

四、结语

对比《爱情公寓》与《我不是药神》两部影片发现,国产商业电影在新的环境下已经开始出现新的特征,首先是注重口碑的累计,利用口碑去造成连锁反应,吸引更多的受众去观影;其次是在题材的选择方面,更多关注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利用现实的题材来打动受众内心,引发受众与影片人物的共情心理,最终引发强烈的社會反响;最后在宣传上,不再进行虚假宣传,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去宣传,最终引发良好的反馈,赢得更高的口碑与票房。

注释:

①任燕、周丽:《“现象级”电影〈我不是药神〉成因及其现实影响》,《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15期,第123-124页。

②宋维才:《〈爱情公寓〉票房与口碑反差现象透视》,《中国电影报》2018年8月15日。

③修芳芳:《分析国产年度力作——〈我不是药神〉成功原因》,《品牌研究》2018年第6期,第55+60页。

参考文献:

[1]宋维才.《爱情公寓》票房与口碑反差现象透视[N].中国电影报,2018-08-15(007).

[2]朱楠.“情怀营销”的概念、传播机制及存在问题[J].今传媒,2015,23(11):69-70.

[3]张静.《大鱼海棠》情怀营销效果及原因分析[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4):79-85.

[4]梁瑾.浅析情怀营销与品牌营销的情怀[J].现代经济信息,2016,(03):44.

[5]张倩.解读情怀营销[J].公关世界,2016,(04):8-9.

[6]胡柯柯.情怀难敌现实——论持续经营的重要性[J].时代经贸,2016,(14):57.

[7]李敏.情怀营销的概念、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6,(30):53-54.

[8]蔡郁婉.电影《我不是药神》:喜剧式表达与现实关怀[J].艺术评论,2018,(08):65.

[9]闫萍.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人文情怀与现实关照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2(22):64.

[10]桂琳.国产现实题材电影的商业想象力——从《亲爱的》到《我不是药神》[J].中国文艺评论,2018,(10):30-37.

[11]饶曙光.现实底色与类型策略——评《我不是药神》[J].当代电影,2018,(08):21-23.

[12]陈献勇.现实主义的回归与转型——《我不是药神》的文化解读[J].新世纪剧坛,2018,(05):32-35.

[13]陈玲.《我不是药神》对当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启示[J].西部广播电视,2018,(19):72-73.

[14]修芳芳.分析国产年度力作——《我不是药神》成功原因[J].品牌研究,2018,(06):55+60.

[15]赵平.新媒体环境下新主流电影营销探析[J].当代电影,2017,(12):167-169.

[16]李坦.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国产电影口碑营销策略[J].戏剧之家,2017,(03):119-120.

[17]林梦麓.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与《百鸟朝凤》的营销策略浅析[J].视听,2017,(04):72-73.

[18]任燕,周丽.“现象级”电影《我不是药神》成因及其现实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5):123-124.

[19]修芳芳.分析国产年度力作——《我不是药神》成功原因[J].品牌研究,2018,(06):55+60.

猜你喜欢

我不是药神
三个现实版《我不是药神》的故事:生活比电影苦,也更有温度
《我不是药神》: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我不是药神》:泛娱乐化时代的关注力量
《我不是药神》:人性光辉照亮小人物
《我不是药神》上海首映 徐峥宁浩聊幕后
向《我不是药神》学营销
《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情绪煽得再准点就更好了”
《我不是药神》:现实题材的商业片表达
“自我较劲”成就《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与宁浩五度合作 徐峥:电影营销越来越难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