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体育中心旧貌换新颜,护航办亚运
2021-09-10尹明明
尹明明
摘要:随着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临近,杭州市余杭区亚运场馆改造项目也已竣工。回顾项目建设过程,从设计理念、BIM协同、工期组织、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EPC管理实践的角度,对EPC工程做一小结。
关键词:亚运场馆;EPC总承包;设计引领;BIM
1项目概况
余杭区亚运场馆改建项目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南苑街道,北临人民大道,西临东湖南路,东临南兴路。项目占地135亩,总建筑面积94934平方米,包括改建体育场、媒体中心,新建体育馆、综合训练馆、风雨操场、地下停车场及其他市政附属设施等,将承办2022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足球、排球、空手道及亚残会坐式排球比赛项目。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独立承接,工期780日历天,合同总价7.6亿元,其中设计费、总承包管理及试运行服务费按投标报价一次性包干,建筑安装工程费(含设备购置费)以合同暂定价为上限,与施工图预算审核价相比,按“孰低原则”定价结算。
项目方案荣获2019年度浙江省建筑装饰和美大赛(公建方案设计类)第一名,项目实施期间,建设进度始终位于亚运场馆改建提升类项目前列,并多次摘得场馆建设龙虎榜第一名,2019、2020年度连续荣获亚运场馆立功竞赛一等奖。
2设计理念
根据亚运赛事需求,本项目为原有余杭体育中心的整体提升改造工程。设计团队根据场馆原貌,考虑原有建筑结构的合理利用,同时结合余杭纺织业历史久远“丝绸之府”的美誉,选定“丝路”为设计主题。采用新颖的交互式设计手法(二层平台),以新建的综合训练馆为丝路起始,串联起体育场、体育馆以及媒体中心三大主体建筑,寓意“一带一路”,向亚洲友人及世界展现我们国家的大国风范,加之材料肌理色彩和智能灯光的变幻,展示杭州特有的江南柔美之情。围绕“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充分考虑赛事转换和赛后利用,新建的地下停车场将很大程度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题,同时最大限度的做到“一馆多用”,服务赛后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兼顾各类文艺活动使用需求和城市发展需求,真正的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亚运办赛理念融合进场馆设计,最终方案荣获2019年度浙江省建筑装饰和美大赛(公建方案设计类)第一名。
3项目实施
本项目作为亚运比赛场馆和余杭区重点项目之一,社会关注度高,项目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面临改造复杂、体育工艺专业性强、异形构造施工难度大等重重难题。浙江省院充分利用EPC模式的优势,以建筑师为项目负责人,合理搭建项目管理组织架构,量身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发挥“设计引领”优势进行综合协调及资源整合,实现各方主体的高效融合。坚持围绕需求优化“设计图”、拉高标杆聚焦“智慧化”、理顺机制拉动“进度条”的理念,全力打造亚运、人文、宜居为一体的绿色体育精品工程。
限额设计,成本管控。坚持以最高性价比为设计原则,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各专业设计限额,实行造价跟踪、过程测算优选设计方案,在控制投资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亮点,实现设计方案提升优化。例如,在满足场馆建设要求的同时,响应亚运“绿色、节俭”的办赛理念,考虑节能降耗优化泛光照明方案,选择简洁大气且满足多功能拓展使用要求的照明方案,降低泛光照明单项投资约1500万元,用于提升体育工艺专业产品及工艺标准,以确保项目满足各项赛事标准及场馆转换需求,真正实现科学合理地运用建设投资,最大限度满足业主需求。
主动融合,充分沟通。施工管理团队提前介入设计阶段,有效吸纳施工团队的意见,充分考虑后期施工的可操作性,变外部被动控制为内部自主沟通,达到设计优化施工、施工反哺设计的效果。例如,听取施工管理团队建议,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进行基坑围护方案优化,将水泥搅拌围护桩调整为PC工法桩,节约工期的同时降低造价约2000万元。在施工过程中,提供设计师驻场服务,指导现场施工,及时解决各专业交叉问题,确保施工的准确性,提高施工质量。比如在材料的选材方面,面对异形构件制作加工困难、成本造价不可控等问题,项目管理团队组织设计人员、施工班组、材料厂商进行反复沟通,通过设计优化,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造型效果和施工进度,真正实现设计与施工技术上的融合,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减少变更和索赔事项的发生,提升项目经济效益。
严控质量,优选材料。根据项目特性、工程建设周期,针对性地制定采购管理计划,严选各项分包,结合造价指标合理均衡材料(设备)品牌档次。本着“高标准、高品质、高质量、严要求”的控制目标,项目全面推行工程质量材料选样、样板先行、信息化管理制度,从原材入手,重视材料使用认证。现场设置样板区集中展示材料样品小样、各类施工工艺大样,对主要面层材料制作不同效果的实样进行比选,以保证最终效果的实现。尤其体育工艺专项,为满足亚运场馆建设标准,保障赛事需求和转播效果,组织项目各参建方成立专项小组,经过多次考察比选产品方案、赛事保障、售后服务、相关业绩及样品展示、产品报价等各项指标,综合评比后选定各项体育工艺供应商。
BIM领航,数字管理。项目运用BIM技术,在设计阶段针对新老建筑搭接,内部管线碰撞、区域净高分析等问题进行模拟,提高设计效率,保证了设计质量;施工阶段针对施工重难点进行专项BIM建模及预拼装,对构件尺寸定位、曲度及幕墙拼缝效果等进行BIM模拟,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的可控能力,实现施工的安全可靠性,确保项目实际施工造型达到设计效果。现场管理基于施工BIM和信息化结合,尝试使用数字化管理,如运用二维码方式在公众号平台展现某个部件或区块的材料、施工工艺等信息;按项目建立日常沟通平台,完成日常沟通、文件往来及流程审批,做到沟通留痕,过程可追溯。
疫情防控,积极赶工。2020年春节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项目严峻的工期目标造成了严重影响,浙江省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有序的积极组织复工,并重新部署调整施工计划,落实相关赶工措施。但受疫情管控影响,材料、设备等供应链直至2020年5月才恢复正常,致使项目进度计划实施受限,导致关键工序钢结构屋面、外立面幕墙施工延后,大面积施工期遭逢梅雨、高温、台风季节,严重影响施工效率,未能达到预期赶工效果,工期出现较大滞后。对此,浙江省院作为EPC总承包单位,牵头统筹整体规划,制定赶工计划,优化施工工序,加大人力和機械投入,实施轮班作业等措施;同时跟踪主要材料设备采购、供货流程;专人进行每日劳动力投入、材料设备供货统计,做好进度计划的量化跟踪对比,监督赶工计划落实情况;每日晨会安排项目管理职责任务、晚会协调各专业分包交叉事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以“督进度、控质量、保安全”的管理思路,在赶抓工期的同时,严格按照合同目标及规范要求,严控工程质量及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根据项目特点分别制定了质量、安全专项管理制度,联合项目各参建方组成专项检查小组,进行每日巡查、每周定期检查,每月公开评比,强化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全员管理意识,优质高效的推进亚运场馆建设。
最终项目赶工成效显著,消除新冠疫情影响,目前项目已按原定计划完工,顺利通过“西湖杯”(结构优质奖)评审,并摘得亚运场馆立功竞赛一等奖,得到亚组委及各界人士的认可。
结语
本项目的EPC管理实践充分发挥了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势,由设计单位统筹协调项目的整体规划,深化融合各方主体,强化经济造价管控意识,合理节约建设资金、缩短工期、提升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充分体现设计单位在EPC项目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做到设计、施工、采购相融合,从而达到项目的质量、成本和工期生产目标。本项目的顺利完工,实现了场馆设计与建设管理的高效,也突出了设计单位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可以承担的角色,展示了其综合协调及资源整合能力。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