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弃矿山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措施分析

2021-09-10牛保辉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矿山

牛保辉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相对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由于天然因素和一些人为原因,地质灾害较为常见,且发生的规模和类型不等,给地质相关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矿山开采也会带来地质灾害,在开采过程中,矿山的岩体结构发生改变,其表层的植被也遭到破坏,再加上一些不规范的开采行为,很容易引起不良后果。就目前来说,我国对矿产的需求仍在增加,相关行业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因此矿山开采频繁,但因尚未完善的开采技术和相关设备,开采过程中对地质造成的损害不容忽视。如不积极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将为采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关键词:矿山;复垦;生态恢复治理

结合当下情况,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而获取矿产资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进行矿山开采。矿山开采的进行为我国相关行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但同样也留下了不小的环境隐患,甚至于已经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矿山开采产生的废物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污染,若是开采矿物特殊,甚至会带来毒性。而矿山开采过后留下的甬道,经时间积累,可能会发生沉降,使得地面下陷,破坏道路。同时,因其开采活动改变了矿山的岩体结构,很容易让周围土地陷入泥石流等灾害的困境。因此,对矿山土地进行复垦以及生态恢复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是实现矿产行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

一、进行废弃矿山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注意事项

(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同地区的地貌以及土地类型不同,不能用单一的模板去套用。在治理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土壤的性质与资源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关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可结合当地地质所的调研情况开展,同时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的相关规定,在有多种方案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将其为农用地的复垦方案。

(二)全面系统的考虑问题

在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治理时,应充分调研当地的情况,根据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方案。而需要调研的情况,除了当地的生态面貌,土壤地质相关特性之外,还有当地的风土民情、社会现状等,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共同来考量方案。例如进行作物种植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种植作物习惯,以及政府大力扶持的农业发展种类,以及当地的地质面貌所决定的适宜生长的作物种类。几者综合考量来进行種植,才能得到更好更适宜的结果。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对矿区土地进行复垦和生态恢复治理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矿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定治理方案时需要选择,能让土地尽可能长久使用的方案。选择相对于更适合土地发展的方案,促进当地生态的恢复与融合,保证其后续进行长足发展的可能。

二、进行废弃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治理的目的

(一)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进行废弃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善当地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令其恢复到原有的面貌。在相关实行方案中,首先通过土地复垦恢复其植被情况,再通过综合环境治理时期恢复到原有水平,有效的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而优先考虑的农用地复垦方案,可以增加当地的土地利用情况,缓解耕地较少人口极多之间的矛盾,同时也避免了矿山开采后续遗留问题对当地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根据现有国情来看,我国致力于实行用生态发展来带动经济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因此,在选择恢复生态环境的方案设置,可考虑在哪些环节可以为当地带来相关经济效益。譬如对于种植植被的选择,可偏向于观赏性作物,方便当地开展旅游业,促进其经济增收。也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合理选择经济作物的种植种类,通过对该作物的种植,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在进行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的方案设计时,可在可操作范围内,最大现限度的为当地发展添砖加瓦。

(三)促进当地的社会稳定及发展

进行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时,应注意方案的实行对当地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要使其影响为积极正向的。譬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治理方案的实行,可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增收,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为其提供了相应的岗位,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情况,从而促进当地发展的稳定和谐。

三、进行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治理过程遇到的问题

(一)进行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时存在认知偏差

通常来说,在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治理时,相关单位在潜意识中会将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治理划上等号。但二者实际上是不同的,土地复垦只是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初步阶段,进行复垦之后才可以继续生态恢复治理。在只进行复垦的情况下,该矿山种植作物后续的生长情况便不会被监测,其生长情况和具体恢复状况也未可知,这样会导致生态恢复工作结果监测的缺失,从而导致生态恢复治理的失败。

(二)没有相关标准界定其治理情况的优劣

就我国的现状来看,对于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治理的结果并没有相应完整的界定标准,很多标准与界限都是笼统而大概的,也就意味着无法详细评判其治理情况的优劣。对于其恢复质量的无法界定性,使治理者对于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治理的进度难以把控和管理,缺乏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且一些较为详细的相关判定标准,适用范围为全国,对于当地一些特异性的情况,无法针对性的进行判别,也无法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进行沿用。

(三)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模糊不清

对于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分配的问题,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清晰的判定,即无法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确定治理责任的分配与相关负责人。这就导致在治理过程中,管理方面的混乱。且在多方参与的过程中,不同的管理人员所具备的水平与了解的相关知识情况也不同,在共同治理的情况下,由于责任分配不明,治理人员中的领导者无法确定,使得其方案的确定较为困难,降低了治理的效率。

(四)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资金不足

根据目前的社会情况来看,矿产企业在进行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相关事项时,无法得到国家的资金保障。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自己进行资金投入来进行相关的治理,这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开始采矿产的收益,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困境。在矿山开采企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其对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治理治理工作的开展不足,从而导致环境治理进程缓慢,不利于当地的生态恢复。

四、对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的措施分析

(一)全面认知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治理

在进行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前,相关治理人员需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一个客观全面的态度来看待二者,从而开展相关工作。由此确保相关治理工作的正确开展,以及后续的相关结果检测真实准确,且具有代表意义。

(二)制定相关标准来评判其治理情况的优点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质量评判标准,来确定环境生态治理情况的恢复程度,以及需达到的标准,用于督促企业治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要結合我国现有的《土地复垦条例》中的基本政策规定,即在进行治理时不能单一的、以满足标准条件为治理目的,是要核心考量当地的土地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安排治理。

(三)完善相关法律,确定责任主体人

对矿山开采后续的土地复垦工作以及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明确的指出相关主体责任人,方便后续治理工作的分配与开展,同时起到督促相关责任人的作用。

(四)实行企业资金保障制度

建立国家专项资金保障制度,确保其企业具有充分的资金来进行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治理,确保当地环境的恢复情况良好。与此同时,对其专项资金的使用资格进行详细的规定,确保其资金会被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与此同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的资金返还制度,用以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五、结束语

由矿山开采带来的后续环境问题,如果不进行治理可能将会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以及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对于矿山土地的复垦以及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重视,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其治理措施的实行,确保其后续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生态环境的良性恢复。

参考文献:

[1]黄仕建.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措施研究[J].建筑细部,2018,02

[2]唐维森,刘伟君,赵云峰.试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复垦[J].低碳世界,2017,05

[3]陈勇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有色金属文摘,2017,05

石家庄冀土土地测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猜你喜欢

矿山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打造智慧矿山“最强大脑”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探析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回矿山
关于矿山测量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探讨
矿山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