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民族文化认同背景下中国杰出艺术家和作曲家在艺术中体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特征

2021-09-10王运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中国特征艺术

摘要:1932年至1988于苏联时期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这一主义影响之下,中国有许多艺术家和作曲家在民族文化认同下进行了大量的作品创作。本文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1949-1966年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研究,另一方面是中华民国时期冼星海作曲家的部分作品研究,最后进行对比分析出这些艺术家在民族文化认同背景下的创作所体现的特征。

关键词:中国;艺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民族文化认同;特征

(一)苏俄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介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是一种理想化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是苏联发展起来的,是1932年至1988年间该国的官方风格,也是二战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风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点是对共产主义价值观的美化描绘,如无产阶级的解放。

(二)中国杰出艺术家和作曲家作品中在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清朝晚期至中华民国时期是一个不稳定的时期,军阀混战,民族割裂等频繁出现。这样动荡不安的时期,许多音乐家和艺术家纷纷在各自的领域为这个国家进行着救亡图存的活动,而在中华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影响的杰出人物。而中华民国时期最为杰出的作曲家,音乐家就是冼星海先生,我们可以从他的许多作品中看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征体现。

在冼星海先生许多作品中,《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民族解放》、《游击军歌》、《到敌人后方去》等众多作品都是为中华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以及抗日战争等进行创作的,这些作品深入到社会实际,真实的记录了战争以及对战争起到了重要的宣传鼓舞的积极意义。而在当时的社会形态是倡导民主主义,其实在中华民国时期社会主义其实已经有了萌芽,只是由于当时的政府和大社会环境下,就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才确定了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的建立后,新中国的第一个历史时期也被称为17年(1949年-1988年)。而笔者也是对该时期的中国杰出艺术家作品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研究,因为这一时期,是新中国非常重要也是最为集中的大量艺术家进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创作的时期,在下文中会进行更为详尽的撰写。这一历史时期是新中国非常艰难的时期,处于和民国的交替时期,新中国的一切都不顺畅,包括经济、政治、民族等各方面都在艰难的负重前行。

(三)在民族文化认同背景下艺术家和作曲家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特征

在民族文化认同背景下作曲家艺术作品下所体现的特征

(1)作品多数以現实生活题材进行创作

我们浏览一下冼星海的创作,就会发现: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特别是反映了当时的革命斗争的。

还在巴黎学习的时候,冼星海就关心着祖国发生的一切事件。他从电影和图片看到了祖国的大水灾,看到了人民极度的贫困和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的大屠杀,这加深了他的焦急和担忧,他把这种感情创作了音乐作品。

回国以后,他很快就参加了救亡运动并且开始创作。他说过在1935年回国后,看到国内的情形:民族的危机,民族的被压迫,人民的困难。他感到非常担忧。

抗战前夕,代表着人民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他写出了《救国军歌》等一系列的抗战音乐作品。到延安之后又进行创作了六部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等。不论是解放军还是国军,他的作品鼓舞了在压迫下痛苦生活的人们,使人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坚定胜利的信心。

冼星海一生最后那几年是在苏联度过的,由于远离祖国,缺少与诗人的合作,群众歌曲的创作受到了一些限制,这时候他开始创作器乐作品,同样也是为抗战而创作的。

(2)作品具有战斗性,鼓舞性

我们可以从冼星海先生的求学经历,创作经历,回国经历,苏联停留时期,他进行创作的音乐作品都是为了在民族压迫,抗日战争等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作品中的战斗性不但给解放军、国军等军人部队极大的战斗性。

战争中尽管军人是主力军,但是人民也是非常重要的力量之一,人民民心的稳定,对于军队以及统治阶级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冼星海先生的作品不但对于军人有这战斗性的激发,同时对于人民也具有极大的鼓舞性。在民族文化认同背景下,军民一心抗日,最后获得胜利。大量的艺术家,音乐家,作曲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文艺力量组成部分,他们的创作作品不但贴近社会现实,更是在各方面对军民以及统治阶级都起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四)在民族文化认同背景下的艺术家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特征

(1)题材的限定

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标准,题材被严格限制,较为狭隘的题材决定了“现实主义”对于表现现实生活的选择。在“十七年”中,注重描写社会重大变革的题材,而相对来说表达个人思想感情的题材欠缺,这样就造成了题材的单一、狭窄。在主题得到确认的情况下,题材的表现也有所限定:1.宣传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现革命战争时期的成就,二是表现建设新中国的成就。2.表现领袖和英模人物,这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领袖人物,或是直接对领袖个体的性格表现,也可称为肖像画,抑或是从领袖与群众的关系中来表现领袖的品质。二是表现在新中国建设中取得成就的英雄劳模等先进人物。因此,题材的狭窄化是导致创作上公式化、概念化的直接原因。而这些原因则导致了艺术的题材的限定,限制了当时艺术家们的思想和创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下乃至后期研究该一历史时期的艺术都会相对固化。

(2)艺术的“真实”

现实主义认为艺术应该来源于生活,因为生活是真实的,因此所反映出来的艺术也就应该是真实的。而在“十七年”(1949—1966年)中,这种生活与真实却并不统一。毛泽东曾明确提出“生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活,而是特指“人民群众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反映了“生活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社会性的革命政治生活。“十七年”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紧密相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指的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创造社会主义的方向。它实际上是指,只有反映社会主义方向的实际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不反映社会主义方向的实际生活的都应抛弃,那么,这种社会主义方向的具体的表现是党的政策,可以说,“十七年”美术所反映的是党的政策变化。从这里可以也可以看出当时党和国家的政策性也会对艺术起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实际上这是否正确?留待后人评议。

结语:

本文笔者从中华民国时期冼星海先生音乐作品创作以及对新中国1949-1966年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进行分析相比较,以作品作为示例,研究中国杰出艺术家和作曲家在艺术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民族文化认同背景下体现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在从中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乃至以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于艺术家,作曲家,音乐家的影响,甚至是对于中国艺术创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寅,娄宇.中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油画创作构图比较研究[J].西北美术,2018(04):52-62.

[2]周晓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原则的确立[J].中国文艺评论,2018(07):22-32.

[3]纳·列伊德尔曼,马·利波维茨基,李志强.戴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面具的《俄罗斯森林》[J].俄罗斯文艺,2018(02):91-100.

[4]郑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张力[D].福建师范大学,2018.

[5]刘建东.论丰子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观[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7(04):99-103.

作者简历:王运东 江西赣州人 1996年6月-, 学历 副博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及侧重点:艺术史、音乐学、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中国特征艺术
抓特征解方程组
纸的艺术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