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偿献血中体格检查和健康征询的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2021-09-10米新民贾丽丽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安全性

米新民 贾丽丽

【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中体格检查和健康征询的应用价值和对血液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站献血者9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检和健康征询的结果分为两组,体检和健康征询合格者为实验组,共计7534例,不合格者为对照组,共计1466例,两组献血者血液样本均进行血液检测,以此结果作为对比,对相关指标水平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实验组献血者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献血者的相关指标阳性检出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无偿献血者进行体格检查和健康征询能够有效降低不合格血液的比例,提高血液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这两项,对献血者血液仍需血检来最终判定是否为合格的血液。

【关键词】无偿献血;体格检查;健康征询;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46

随着人们的健康公益意识的提高,无偿献血者数量逐年增加,献血者的血液质量关系着受血者的生命安全[1],所以在献血之前进行体格检查和健康征询非常必要,可以避免血液检测不合格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可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本次研究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站献血的献血者9000名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研究无偿献血中体格检查和健康征询的应用价值和对血液安全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站献血的献血者900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检和健康征询的结果分为两组,体检和健康征询合格者为实验组,共计7534例,不合格者为对照组,共计1466例,实验组献血者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1.47±3.24)岁,男性4396例,女性3138例。对照组献血者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1.34±3.56)岁,男性857例,女性609例。两组献血者一般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内容两组献血者均已知晓,并签字确认同意。

1.2方法

所有献血者在献血前均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和健康征询内容进行体检和征询,体格检查包括体重是否达标、血压是否在标准血压范围内、心率是否正常、皮肤是否有异常情况、巩膜是否黄染等,必要时还需对体温进行测量,健康征询主要包括对既往健康史、患病史、预防接种史、生活习惯、旅行情况的征询。所有献血者需清淡饮食后采血,先采指尖血测血型和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表面抗原、梅毒抗体初筛,对指尖血初筛不合格和健康征询不符合者暂缓献血,合格者进行静脉血采集,并对血液进行血清学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丙肝、抗-HIV、梅毒检测[2]。具体检测策略下:检测血样均为全血采集后所留血样,丙氨酸基转移酶检测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大于50U/L时即可判断为不合格。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HIV、HBV、HCV和TP感染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使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血清学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如果两次检测结果显示均为反应性,血液样本检测结论即判定为反应性。 对应的血液及由其制备的所有成分均应隔离并按报废程序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献血者血液样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丙肝、抗-HIV、梅毒检测不合格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 x±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x2,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比较两组献血者血液样本不合格率。

如表1所示,实验组献血者的血液样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乙肝阳性率、丙肝阳性率、TP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随着对无偿献血者相关福利待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对公益献血的认识逐年提高,目前我国无偿献血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临床用血提供更多的资源,但是采集低危人群的安全血液是安全输血的重要前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阳性检出率为0.39%、乙肝阳性率为0.02%、丙肝阳性率为0.01%、TP阳性率为0.02%,各项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安娜和王倩倩[3]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了参与研究的2794例獻血者中,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不合格者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也明显高于健康征询和体格合格者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进一步说明了在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和健康征询能够有效的排除不适宜献血者,评判献血招募的质量,减少不合格血液的采集,保证献血者的健康,也有效避免血型资源的浪费并提高血液质量。同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与献血者肥胖、献血前不当饮食、休息都有一定的关系,可见献血人群对于献血相关知识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应当进一步普及献血知识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健康宣讲、献血知识手册、短视频等方式来加强人们的无偿献血认识和正确的生活卫生习惯降低血液传染病的风险,以提高血液质量。

综上可见,对于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和健康征询能够有效保证血液质量,同时降低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了血液质量的安全性,各血站应加强落实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宣讲。

参考文献:

[1]黄循伟.健康征询在献血风险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 035(010):180,182.

[2]许兆贵.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J].特别健康.2020,10(34):55.

[3]安娜,王倩倩,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9,6(28):13,16.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无偿献血晕针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乌兰察布市中心血站血液成本分析
高职护理专业与血站联合教学的研究
不同检测模式对献血前ALT筛查效果分析
德阳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点献血心理状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