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字形义分析
2021-09-10杨宁
摘要:《说文解字》因避讳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并未对“秀”的本义进行解释。关于其本义的说法,历来众说纷纭,至今无定论。本文通过对其字形和字义的梳理考证,认为“秀”字从禾从人,本义为“谷类植物抽穗扬花”。
关键词:“秀”字;字形;字义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秀”解释道:“不荣而实曰秀,从禾人。从禾人者,人者,米也,出于稃谓之米,结于稃内谓之人,凡果实中有人。本艸本皆作人,明刻皆改作仁,殊谬。禾稃内有人是曰秀。玉篇、集韵、类篇皆有秂字,欲结米也。而邻切。本秀字也。”他认为禾类植物不开花,而是结籽成熟叫作“秀”。“秀”和“秂”古本一字,都为禾类植物成熟,结有繁茂的果实之义。本文从其字形、字义演变方面进行梳理考证,认同段的说法,认为“秀”字从禾从人,像谷物成熟后,人负禾之形。而“秀”的本义当为“谷类植物抽穗扬花”。
一、字形演变
关于秀字的字形构造,历来学者说法不一,至今无定论。本文认为“秀”字上半部分是“禾”,下半部分是“人”。“秀”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皆未发现,从最早的石鼓文字形 可以发现:上面是一个“禾”字,下面是一个弯曲的部件。这个弯曲的部件就是“人”。“人”之所以如此作,是古文字中人的一种特殊写法。这种写法在石鼓文中还可见到“侃”和“伐”两例,其所从之人与石鼓文秀字所从其人写法基本相似,尤其是中部突出的曲形。石鼓文的秀字下面“人”的部件左右笔相连,这其实是当时书写时承“禾”字中笔连写的原因。甲骨文、金文中也有这类写法。战国时期“秀”字写作或。下部类似于“弓”。《说文》的小篆写作,其下部所从之人与一般的人字写法不同,却与石鼓文中秀字的写法极其相似,所以石鼓文的秀字是《说文》秀字的先导。后来隶书中的秀字下部的“乃”是人字的衍变,也有一部分沿袭战国文字,下部依旧写作“弓”。总体来看,隶书的秀字与石鼓文、篆书的秀总体是一脉相承的。
二、字义演变
“秀”字最早出现在石鼓文《田车》中:“宫车其写,秀弓寺(待)射。”大意是卸下了马上的车架,抽出弓箭准备射击猎物。其中“秀”假借“抽”或“绣”,言引弓待射。与其本义无关。“秀”字本义应当为“谷类植物抽穗扬花”,包括谷物和与禾苗同类的其他禾本科植物,如芦苇、茅草等。《诗经·黍离》中曾言:“彼稷之穗。”毛传:“穗,秀也。”朱熹《诗集传序》:“秀,始穗也。”等都认为“秀”为“抽穗”之义。由于禾类植物抽穗时的穗类似于树木的花,由此引申为“草木类植物抽穗开花”。《诗经·豳风·七月》中“四月秀萎”,《秋风辞》里“兰有秀兮菊又芬,携佳人兮不能忘”都有“秀”字作“草木植物抽穗开花”之义的用例。植物成熟是一种欣欣向荣、茁壮成长的景象,故引申有茂盛之义。《广雅·释言》中曾言:“秀,茂也。”《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都可看出“秀”有草木繁茂之义。植物的穗一般高出植物的茎叶,处于最上端,所以“秀”也引申出“高出、挺出”之义。李康《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高出树林的树总是更容易被大风吹倒。正因为比一般物种更高更独特,所以由此引申出“优异卓绝、才能出众”的含义。其中《国语·齐语》“秀民之能为士者,心足赖也”和《吕氏春秋·怀宠》“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选其贤良而尊显之”的“秀民”、“秀士”都为才学出众之人。此外,禾苗草木抽穗扬花时的美丽景象,进而引申出外显之意,进一步引申为俊美、秀丽。《楚辞·大招》“容则秀雅,朱颜只。”王逸注:“言美女仪容闲雅,动有法则,秀异于人。”《送李愿归盘谷序》中“曲眉丰颊,清声而变体,秀外而慧中。”都是“秀”字作为清秀、俊美含义的用例。在古代农业社会中,植物成熟对先民的生活十分重要,由“秀”字“禾类植物成熟”的本义也引申出了众多与自然界和人类相关的美好的含义,“秀”的字义已经不再只局限于自然界,而是更加关注人类社会本身,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今,“秀”字在电视节目、网络媒体上频繁出现,大众所熟知的时装秀、T台秀、模仿秀中的“秀”字与其“谷类植物抽穗扬花”的本义无关,而是从英文单词“show”音译过来的。近几年来,频频刷屏的“秀身材”“秀恩爱”“秀儿”等网络热词使“秀”字有了“炫耀、展示”的意思。“秀”字自古以来就有俊美、出众的含义,它不断被赋予新的色彩意义,正体现了语言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秀”的音节简短,极富语音美感,语义多为赞美之义,易为人们接受,这为它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心理基础。
关于“秀”字的字义阐释,说法众多。但肯定的是,“秀”字作为《说文解字》“禾”部字之一与谷物成熟义密不可分。通过梳理其字形、字义的演变,我们可以了解“秀”字从禾从人,小篆字形承袭其石鼓文字形而来。“秀”字本义为“谷类植物抽穗扬花”,由此本义不断产生众多的引申义,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44.
[2]徐锗.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140.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20.
[4]李学勤 赵平安.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07
[5]曹红波 黄旭阳.形容词“秀“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意义[J].文学教育,2008.
[6]万玲玲.“秀”范畴审美形态初探[J].北方文学,2019(29).
[7]李中生.年字的分化——說年、秀、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
[8]周艳红 刘雅楠.“秀”字本义考——兼论词义系统性在本义考证中的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2015.
作者简介:杨宁(1998-),女,汉族,河南省三门峡人,学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