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
2021-09-10吴建东袁健翔王猛
吴建东 袁健翔 王猛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许多企业以增加应收账款的方式以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销量。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在推動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取得效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应收账款的盲目增加又会使企业面临各种风险,因此完善内部控制,优化管理策略,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加快应收账款周转率,促使资金回笼,对于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管理策略
为使企业持续经营,其应选合适的应收款项持有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是扩大销售的主要指标,而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是提高资金周转速度的有效策略之一。应收账款管理的层级对企业能够正常运行具有很大意义,且在企业降低风险、获取收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思虑的是,如何管理应收款项,保障管理效力,为企业带来益处,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意义
应收账款管理的概念与目标。应收账款管理是指企业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对应收账款进行审核批准,事后进行催收等过程的管理。通过对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分析应收账款形成的过程及结构,采取措施进行合理控制,降低风险,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便于信管部门对应收款项进行管理。可提供详细应收账款动态数据,反映应收款项持有情况,管理者参考数据做出决策。避免应收账款过多而企业实际持有资金较少,帮助企业经济活动开展。
二、影响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1.社会信用体制尚未建立。赊销是指先销售后收款。若社会没有对信用销售进行监督,对不讲信用的客户无处罚措施,那么信用销售风险会大大增加。2.市场竞争压力。企业为站稳脚跟,吸引客户购买商品,采取了赊销方式。赊销虽为企业带来好处,但形成一些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并未使企业货币资金增加而是形成企业的一种债权,其过多会带给企业不良影响。
内部环境因素:1.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层级受到企业内控程度的直接影响。若管理条例不完善,职工素质不高,必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制度不完善可能会出现寻找客户、申请赊销、赊销审批、签订合同等均由一个人完成,或应收账款的监督、催收等多岗位由一人负责的问题,严重违背企业会计准则。加之企业内部控制力度弱,应收账款管理监督效力缺乏,可能使应收账款无法收回。2.企业法制观念淡薄。企业销售商品未在合同中明确还款期限及违约应负责任。并在客户有足够资金而逾期未还款时,未采取法律手段进行收回,例如民事诉讼等法律手段。
三、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Z股份公司创立时间为2005年11月,2011年8月16日在中国上市。其开展视频网站、品牌电视等多项业务,自成立以来,Z股份公司取得很好的成就,获得消费者一致好评。
首先,Z股份公司应收账款的现状:1.应收账款的增长幅度大。Z股份公司近年来应收账款逐渐增加,由2014年期末的2.2亿多元应收账款,增加到2017年9月的14亿多元,其中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增加速度最为明显的是从2016年6月的574百万元增加至2016年9月的1399百万元。虽2017年6月和2015年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有下降,但下降金额小于2014年到2017年期间所增加的金额。最终Z股份公司的应收账款还是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2.应收账款回收难度高。乐视手机与关联交易而形成的应收账款为488万元,Z股份公司2016年与关联方交易而形成的应收账款为780百万元。Z股份公司的应收账款大部分是与国外公司交易而形成。因关联方企业运行不良,Z股份公司受到关联方的影响,导致应收账款回收难度高。企业资金难以收回,运营成本增加,使利润减少。3.应收账款占比大。2016年末Z股份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699995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3.35%,2017年9月30日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9739999元,占比为32.71%。Z股份公司的应收账款从2016年度末到2017年第三季度末,仅三个季度应收账款金额就增加了105399元。
其次,Z股份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出现的问题:1.应收账款管理权责不明确。公司缺乏明确权责划分,使各部门对职责没有明确定位,部门间没有形成相互监督,对应收账款缺乏管理,公司未同客户对账,即便对了帐,但未形成合法有效企业往来账对账单等而无法发挥作用。其次销售员工业务能力弱,容易出现问题,如客户提供的信息与其实际情况不同,销售人员收集到的信息不准确,部门给无能力还款的客户提供赊销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会造成高层通过信息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企业可能发生经济损失。2.应收账款催收力度不够。Z股份公司对于收回客户所欠账款未制定有效的催收制度。在应收账款形成后未设置专门人员对其催收。当应收款项到期时未进行有效的催收手段,而是作坏账处理,因此企业极可能发生经济损失。3.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Z股份公司为提高竞争力,在无扎实技术的情况下大力拓展新业务。Z股份公司的业务面虽较广,但对于其他专营企业,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出现客户数量减少,运营情况不良,经济收益减少等问题。同一业务类型的企业数量变多产生企业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缺乏独特优势的企业极有可能会退出市场,最终面临倒闭。
最后,Z股份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1.商业竞争激烈。为提高经济收益,企业不单要靠产品特色,还应该采取有效的销售手段,如今赊销已成为一种主要交易方式,赊销虽然增加了企业的客户流,但客户的付款时间延长,企业虽已经确认了收入,但货币资金却没有真正地流入企业。而一些企业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而故意拖欠账款,社会诚信出现危机。2.企业自身问题。Z股份公司管理者只注重销售,将销售额作为业绩指标,而没有有效的政策进行催收。对于客户逾期未还或故意拖欠应收账款,Z股份公司未制定制度及时催收,而是直接把应收款项作坏账处理。3.信用销售缺乏规范程序。Z股份公司赊销前未详细调查,未对客户信用等级和信用额度评估,合同中未规定回收期限,使应收账款难以收回。此外,我国与信用销售匹配的措施缺乏。构建一个完整的信用销售体系需要从信用销售管理部门、管理方法、专业人才、信用销售标准等方面综合考虑。
四、Z股份公司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度。1.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意识。应收账款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高层的忽视,许多决策者对应收账款重要性的未评估,只注重生产与销售,对公司其他资产仅做极其片面的形式上处理。在实际中应将应收账款管理思想转化为实质行为,同时企业可将应收账款管理列入到职工工作表现的考核项目中,对表现优异的职工进行嘉奖,鼓励全体员工加入到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来。2.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完整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是促进款项收回和提高管理效率的措施。首先,Z股份公司需将应收款项作为经济考核指标,将应收款项管理列入高管日常议程,重视应收款项的监督、催收;其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应制定统一的规定,保证员工能够各司其职,恪守岗位,设立有次序的核算系统,加强会计信息准确性。企业大多已采用电算化处理业务,可充分利用金蝶等财务系统,对应收款项实行电算化处理,可使应收款项管理有条理。便于企业高层能随时了解应收账款现状,做出合理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3.提高企业员工素质。高素质的员工能提高效率,帮助企业增收;优秀的职工能动员他人,带动团体优良风气形成与发展。宣传企业精神,提高职工素养是扩大规模、获取更高收益的必要措施。职工素养在工作效率中得到体现,工作效率反映出企业风气。试图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必然要增强员工专业性,引导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组织活动、开通培训课程等方式来提升员工素养,使企业精神体系建成健全。
(二)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机制。1.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不同客户根据合同在规定时间归还欠款的情况不同,企业为收款而发生的费用是不等的。因此为降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时间过长,发生坏账、呆账等风险,Z股份公司应对客户进行深入调查,区分客户种类。(1)一般临时性客户。临时性客户与企业只有几次交易,不会对其进行调查,无法确定他们的资信情况。因此可给予客户少量价格优惠,以现销现付的方式进行销售,避免应收账款形成。此销售方式虽减少当期销售收入,但提前了收款时间,及时收回了货款,减少了费用和损失。(2)长期性往来客户。不同于临时性客户,长期性往来客户与企业交易比较频繁和固定,企业可对客户进行详细调查,根据客户的资金周转状况、合同履行情况、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等,对客户信用进行记录归集,确定等级,判断能不能交易、商量付款时间金额等。2.设置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以往企业销售都是采取现销现付的方式,企业不需确定客户的资信情况。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格局的变化,新的销售方式逐渐形成,以往的组织机构已无法满足企业业务发展。Z股份公司应该据业务需求设置信管部门,对赊销业务进行管理。3.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赊销监控是指销售部门接订单后,确定赊销前应报经信用管理部门审批,信管部门批准可与该客户进行交易后,相关部门才能与客户交易,通知仓库为客户供货,在合同上写明还款期限及违约责任。
(三)加强销售合同的管理。在赊销过程中,企业应对销售合同的管理予以重视,降低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的可能性,避免形成坏账呆账。销售合同应该根据规定填写完整,避免内容填写不完整导致销售合同不具合法效力。合同由销售部门填写,同时双方都需要签字。经有关部门核对无误后,由财务部填写销售单。客户可将销售单的其中一张作为凭证到仓库领货,剩余一张作为客户购买货物的凭证。企业应及时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如民事诉讼、仲裁等法律手段,使客户归还欠款,避免款项逾期而引起企业运行风险。
(四)实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体系好比建筑框架,如果框架不稳,不符合“质量”要求,无论建筑多宏伟,最终都会坍塌。好公司必有一套完整的内控体系作为支撑,降低公司潜藏威胁。为按时收回应收款项,Z股份公司必须对应收款项实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1.坏账核销凭证完备,要有完整的程序。核销要有依据,除法定因素出现,如债权人破产、死亡等无法支付款项,否则不得随意核销。对于符合法定因素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的情况,需对应收账款核销,核销过程中需专门人员监督,监督人员、经办人员及相关负责人需在核销清单上签章。应收账款核销后应专门登记,派专门人员管理,关注核销的应收账款以后是否能收回。2.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度。Z股份公司设置的销售部门主要负责了解需求量并销售产品,信管部处理赊销审批,两个部门协调导致了应收款项。而应收款项形成后却没有人员对其管理。所以Z股份公司在赊销发生之后应设置专门人员对应收账款后续工作进行管理,根据应收款项收到的时间分类,同时派遣特定职员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对于快要到期的应收账款要重新编制明细账,书面通知客户应收账款即将到期,催促还款。实际上,只有在客户归还以前所欠款项后才能申请赊销,对办理视频广告业务的客户,若其逾期未还款项,应通知客户,并对其投放的广告予以停播。对于购买乐视终端的客户,若其逾期未还款项,应书面提醒客户还款,同时通知仓库停止供货。3.建立员工奖惩制度。业务经办人员对应收账款的回收负有责任,若债务人逾期未还,应扣除相应工作业绩。应收账款的形成并没有使资金真正流入企业而是形成企业的债权,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比例过大,会给企业运行带来风险。随着逾期天数的增加,扣除业务经办人员的力度就应该越大。公司计算业务经办人员业绩扣除比例时,可以按预期的天数划分等级,如客户超过一个月归还款项的,扣除款项1/5的业绩;超过两个月归还款项的,扣除款项2/5的业绩;超过三个月归还款项的,扣除款项3/5的业绩;超过四个月归还款项的,扣除款项4/5的业绩;若客户长时间未归还货款,则该业务经办人员没有业绩。
(五)采取灵活的收款对策:1.对客户提供现金折扣。若应收款项回收期限较长,可能会使发生的欠款不能收到,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几率就会越大。因此为了使企业的债务人能够及时偿还货款,可适当给予客户一些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为促进客户尽早还款而提供的优惠。现金折扣表示方式为2/10,1/20,n/30(即客户在10天内还款,货款折扣2%;在20天内还款,货款折扣1%,30天内全额付款)。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不应该直接冲减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而应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例如Z股份公司向A公司销售电视终端500000元(不考虑税费),形成应收账款500000元,若在10日内付清货款,则只需付500000*(1-2%)=490000元;若在20天内付清货款,则只需要付500000*(1-1%)=495000元;若在20天后付清货款,则需要付全部货款500000元。2.进行应收账款债务重组。(1)以资产清偿债务。当客户对于到期的应收账款无法以货币资金足额偿还前欠货款时,应采取灵活的收款方式,例如可凭客户一些有效资产(现金、自产产品、固资)来抵偿所欠款项。企业应对收到的资产价值科学评估,公允价值入账。(2)债权转为股权。Z股份公司的应收账款较多,债务人的种类也较多,例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消费者个人等。当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债务人时,若该公司因出现无法按时足额偿还所欠账款的情况时,通过两方沟通,将客户无法归还的账款作为给客户公司的投资,取得该公司的股本。(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除了以资产清偿债务和将债权转为股权以外,企业还可以减少对方客户应收账款的回收数等方式回收应收账款。
五、研究结论
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上使用网络的人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数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市场竞争逐渐激烈。首先,公司应该使用有效手段,对应收款项进行管理。在客户申请赊销之前,通过规定的手续审核。在应收款项形成之后,要派遣专门的员工对应收款项进行监管,促使应收款项可以按时收回。其次,公司还应该对应收账款管理予以重视,在实际中应该将应收账款管理思想转化为实质行为,拒绝形式主义。最后,公司应注重发展市场反响较好的业务,扩大其市场占有份额,充分利用已有的行业经验等优势,努力开发出能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及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品,提升公司的整体销售规模和盈利水平,相信公司在将来必能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取得更好的业绩,为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玉林: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7年10月.
[2]陈涛:浅谈商品流通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5年9月.
[3]黄健斌:加强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探析[J].学术版,2015年3月.
[4]董全娜:應收账款的管理研究[J].北方经贸,2015年7月.
[5]刘晓红: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7月.
[6]陈菁菁,刘晋: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