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消防工程的风险识别与管理

2021-09-10郭家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4期
关键词:建筑消防风险识别工程

郭家骏

摘要:建筑消防工程建设过程,应重视将爱情风险防控工作,通过科学地开展风险识别,进一步保证了建筑消防工程风险管理效率,利于推进建筑消防工作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从多方面探索了具体的风险识别方法与管理对策,希望分析能加强实践研究能力。

关键词:建筑消防;工程;风险识别;管理

引言

建筑消防工程风险识别方法很多,作为技术人员,要明确建筑消防工程的风险识别特点,科学地开展风险识别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消防建设水平。下面通过具体分析,有效的总结提高建筑消防工程风险识别水平的措施。

1建筑消防工程的风险识别

1.1风险识别的特点

对建筑物的消防作业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对其潜在的风险有一个明确识别,建筑物的消防风险非常多样,具备包括个性化、复杂化、突发化等特征。不同的建筑物因其功能和所在地理位置的区分,在消防风险的防范上也需要有侧重。目前现有的技术来看,风险是客观存在无法百分之百规避的,只有做好识别的工作,才能预先做好防范的处理,为后续产生不同的识别结果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在识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要点:首先,由大范围的防范深入至细节的防范工作。在识别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建筑工程有一个总的认知,并且在大范围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多元风险的判别,确保将不同的风险进行分类、汇总,为后续的防范处理提供数据支持。其次,要对风险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范畴,做到防范所有风险的同时,避免无意义的防护。最后,对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要保持怀疑的态度,切忌凭借任何经验主义,进行风险的识别工作,导致疏忽和遗漏。

1.2风险识别的方法

目前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不同数据的汇总分析,并且结合过往的解决经验对其进行评级和辨别。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识别人员进行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保证建筑物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内容被收集到位,并且结合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找出相应的参考数据内容。在风险调查的流程中,要做好数据的记录,形成档案。风险档案整理汇总过后,则需要结合其使用用途和其所在的地理环境位置,进行充分的辨别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针对大型的建筑物,需要由当地的建筑学家进行开会讨论,为建筑物的使用和建造提供意见帮助,针对风险意见的规避方案给出具体的策略,并经由开发商进行统一收集并进行建筑工程。

2建筑消防工程风险管理对策

2.1加强消防设计工作,保证消防设计质量

为了规避建筑消防的问题,就需要对整个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增添内容,保证安全性。建筑物的消防工程质量,直接经由相应设计人员的能力与出具方案的质量所决定,对此消防管理人员就需要加强职能审查的作业,要确保具备多年实际操作经验,以及具备国家专业消防资质凭证的人员作为小组队长,加强对消防的设计工作。并且要定期做好对团队的培育工作,确保其了解最新的消防技术和方法,保证设计的合规性。团队必须充分了解到国家最新的消防设计规范和细则,确保这个设计契合国家的要求和标准。

2.2严查消防产品质量,定期更新消防产品

建筑物的消防工作,离不开高质量的消防设施给予的支持,目前我国部分建筑尤其是使用年限已经较长的建筑物,消防设施不过关或者已经过期的现象较为突出。对此,建筑单位和开发商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建筑物的消防设施检查工作:首先,建立起规范的监督制度,对消防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一些不符合施工规范或标准的消防产品进行及时清理,对于一切企图通过消防产品获取暴利的单位及个人给予严厉的惩处。其次,需要做到检测手段的不断更新。伴随我国对消防设施的要求不断进步,在检查手段上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地更新,确保检查方法能够发挥应有作用,达到应有价值。最后,需要不定期组织消防设施的抽查,以免出现作业不过关的问题。

2.3提高工程的耐火等级,健全消防监督机制

对高层建筑物而言,其结构都相对较为复杂,且其功能也相对较多,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员聚集的问题,因此其消防安全的要求也更高。在进行高层建筑物的消防管理过程中,更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查工作,必须保证消防的所有设施和材料都具备国家认可的消防证书。例如,针对建筑物的吊顶材料选择,切忌任何易燃性较高的材料,而是选用耐火等级较好的原材料——轻钢结构,并且要从具备国家认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引进。高层建筑物在建设应急出口的时候,禁止使用任何易燃材料,并且在规定区域内部设置防火墙,保证火灾即使发生也能有一定阻隔作用。除了搭建专门的消防区域和消防设施以外,还需要建設专属于建筑物的消防监督机制,通过良好规章制度,指导相应的安保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并且加强职能人员的防火防范意识,将消防安全的责任落实到位,帮助获得最佳的消防监督效果。如果出现消防安全问题或者隐患未处理的情况,则需要对消防安保队伍进行处罚,而对于及时处理火情,有良好突出表现的队员,则需要予以一定的奖励。安保队伍需要自主不定期地展开检查工作,确保消防施工合规、安全和稳定,实现良好的安全治理体系。开发商和物业还需要不定期抽查安保队伍的表现,从根本上杜绝消防安全隐患的出现。

2.4重视预防和控制损失,提高转移风险能力

除了搭建良好的消防安全设施以外,必须要在平日加强消防安全的宣传工作。对于物业安保队伍而言,仅仅做好消防安全设施的检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保证用户在用电、用火上的规范性,切忌在消防通道堆放杂物等,从而保证杜绝消防风险的发生。开发商或者物业需要定期做好对建筑用户的安全教育工作,包括正确使用消防设施以及定期组织好消防逃生演练等,帮助用户能够建立基础的安全意识,即使在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的时候,也能够第一时间逃生,保证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宣传的手段上要多元化,积极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渠道,帮助其提升自己的意识,控制财产和生命损失。

在转移风险过程,针对消防安全工作而言,即使有再周全的方案,仍然不可避免会存在使用风险,为了更好控制损失,转移风险是最为常用和实用的策略。转移风险最为常用的手段,即为将自己的风险转移给专业的保险公司。对建筑用户和开发商而言,其所面对的保险公司存在一定的区分,承包商将建筑消防风险承担的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有保险公司承担风险发生时所带来的损失,承包商也为自己减少损失。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当重大消防风险发生的时候,业主或承包商可以从保险公司得到补偿,不会使业主或是承包商自己承担巨大的损失,有利于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购置保险后,开发商和建筑物的用户切忌有侥幸心理或者经验主义的现象发生,即使有保险出现火灾造成的生命安全财产损失仍然是不可逆的。在保证有保险的前提下,仍然需要注重整个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只有保证了风险被控制和防范,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保险的应有作用。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建筑消防工程的风险识别工作开展实际,全面的研究了有效的识别方法与管理对策,希望分析能全面提高实践研究水平,从而为建筑消防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冯小光.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分析[J].居舍,2019(16):136+172.

[2]张之毓.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风险及监督措施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64+166.

[3]聂媛.建筑工地火灾风险及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15):90-92.

猜你喜欢

建筑消防风险识别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医院建筑消防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探析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常见问题
H银行企业信贷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试谈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策略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