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猪传染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

2021-09-10姚德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4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防治对策

姚德军

摘要:养殖行业发展过程中,养猪行业属于重要构成部分,而针对养猪行业,却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发展趋势。近些年,由于各类因素所形成的综合影响,造成猪传染病高发,猪传染病也成为影响养猪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充分了解掌握猪传染病流行特点,运用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对养猪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对猪传染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猪传染病;流行特点;防治对策

前言:随着养猪行业的良好发展,养殖规模快速扩大,为猪传染病高发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如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对养殖行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基于相关统计得知,近些年我国养猪行业,猪病死率达到8-12%,超过七成左右均为猪传染病所造成。所以,猪传染病也成为影响养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养殖户面临着严重经济损失。鉴于此,生猪养殖期间,务必对猪传染病加以重点关注,并对其流行特点做到充分了解,基于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对猪传染病形成科学有效防治,充分保障养殖经济效益,促进养殖行业良好发展。

1猪传染病流行特点

1.1疫病种类增多

早期养殖过程中,有关猪传染病,具体涵盖猪瘟、猪链球菌病、蓝耳病与仔猪副伤寒等。近些年,猪传染病种类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如非洲猪瘟、猪增生性肠炎与猪嗜血杆菌病等。疫病种类逐渐呈现出多样性,不但对猪健康生长构成影响,同时使猪传染病防治难度进一步提高[1]。

1.2多病原混合感染

有关猪传染病,基于临床诊断和剖检分析,大部分猪传染病表现出相同特点,即由于多种致病因子协同作用影响,以此引发复合性疫病,不但控制难度提高,同样对生长健康构成危害。针对病原体混合感染,形式上存在多样化,如病毒与病毒、细菌与细菌、病毒与细菌等形式,以至于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1.3繁殖障碍综合征相对广泛

有关繁殖障碍综合症,是由各不相同病原体所造成,发病几率相对较高。如衣原体感染、细小病毒感染与狂犬病等疫病,表现出流行、危害相对广泛,也成为猪传染病所表现出的主要流行特点之一。

1.4细菌药物耐受性提高

猪病防治期间,因防治知识、防治技术的掌握存在一定的不足,抗菌药物滥用與超标使用等情况普遍存在,造成细菌形成耐药性,如细菌对青霉素、链霉素等形成较强耐药性,对疫病防治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又如氟喹诺酮类要素,为过敏性药物,不过,部分病原体由于形成较强耐药性,以至于药物临床疗效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年份和区域等因素,同样和细菌耐药性息息相关,细菌所表现出的耐药性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差异。

1.5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提高

近些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发,也属于较为常见的猪传染病之一。呼吸道疾病感染时,病猪症状具体有食欲不振、体温升高,严重可引起死亡等。有关呼吸道疾病,有关因素相对较多,环境刺激、饲料管理等方面,均会引起发病,疫病防治同样存在较大难度。

2猪传染病防治对策

2.1革新防控观念

针对防控人员和养殖人员,务必对疫病防控作出全新认识,并在观念上及时革新,基于最新疫病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健康养殖的科学发展模式,并对体制、免疫力的强化提高予以重点关注。同时,基于生物安全以及健康试样的标准,对可操作性细节加以重点关注,如引种、检疫与消毒等方面,以此对疫病传播能够形成科学有效防范。此外,市场管理环节,严格杜绝病死猪问题,并对饲料、药品等方面,加强质量监管,严禁出现假冒伪劣商品,基于《动物防疫法》有关内容,全面开展依法治疫。

2.2强化“两场”生物安全系数

针对猪传染病,基于防疫经验分析,开展疫病防控期间,种猪场和养猪场属于关键环节。所以,有关部门务必对此保持重点关注,切实加强“两场”防控排查,对养殖人员采取必要的科学技术指导,并对疫病防控制度加以重点宣传普及。同时,防疫期间,坚持“防控为主”的标准原则,在安全隐患方面,应当采取重点排查,并做到定期全面,避免猪传染病流行传播[2]。

2.3建立防疫小组

如果某地区发生猪传染病,且呈现大规模流行趋势,务必基于地区政策与具体情况,积极建立防疫小组,基于所了解掌握的基本情况,对小组成员开展突击强化培训,使其能够对病猪症状的鉴别诊断和科学防治对策做到充分了解掌握。此外,针对防疫小组,应当对猪群采取全面科学的血清检查,开展防控工作期间,对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切实提高疫病防控效果。

2.4全面推进生物安全体系

疫病防控期间,应对生物安全体系所具有的重要性形成深刻认识,促使所有人员均能够对生物安全保持重点关注,充分符合生物安全标准,全面开展健康饲养。有关生物安全,所对应的严格标准即隔离、消毒与防疫。规模化猪场,消毒工作应形成制度化与规范化,并严格落实制定。而关键控制点,则以人、环境的科学严格控制为主,构建疫病防控的多层屏障。针对生物安全体系,所涉及涵盖的生物安全措施,均基于动物疫病发生流行所对应的传染源、易感动物以及传播途径为主,以此开展科学防疫,而封闭式管理则成为生物安全防控所运用的重要模式之一。猪场务必对生物安全加以重点关注,不断提高安全措施时效性,严格基于生物安全的标准规范等,对疫病流行传播形成有效防控,避免猪传染病的发生。此外,生物安全属于系统化工程,有关部门与养殖人员务必紧密联系,开展齐抓共管,以此全面推进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为猪传染病科学防治提供基础保障。

2.5改善环境条件

猪群健康生长发育,同环境条件息息相关,适宜的生长环境,并结合科学免疫预防,能够为猪群健康生长发育提供可靠保障。所以,对环境条件的有效改善也成为重中之重。猪舍区域,应保证良好的通风换气,并对卫生、消毒加以重点关注。而有关饲料方面,则需保证营养均衡,严禁饲喂存在真菌毒素或是感染、霉变等问题饲料。对全进全出饲料模式加以有效落实,针对规模化猪场,产房、保育饲养阶段,应当重视做好全进全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对早期断奶隔离技术加以合理有效运用,对传染病传播路径作出有效阻断。

2.6科学使用疫苗

基于猪场所处地区猪传染病所具有的流行种类,对疫苗合理明确的分类,以防出现盲目性用苗的情况。疫苗并非对所有猪传染病均有效,应避免对疫苗形成过度依赖。同时,制定科学可行的免疫程序,并加以严格有效落实,切勿随意作出改编。对疫苗质量采取严格把控,保证质量,以防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此外,对免疫检测加以重点关注,并对影响免疫效果的问题做到充分了解掌握,如保存、运输等,以此为免疫防控提供可靠保障。

2.7加强法制建设

猪传染病科学防治期间,应当基于《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各环节采取严格管控,使疫病防控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同时,引种、检疫与消毒等环节,加强严格管理,对疫病传播途径形成有效切断。而病死猪,应当采取无害化处理,严禁流入市场。此外,对饲料、兽药等,应当加强严格监督管理。通过法制建设,以此为疫病防控提供可靠保障。

2.8建立疫情监测预报体系

猪传染病科学防治期间,有关各类疫病流行情况的数据,采取仔细收集整理,并积极建立疫情监测预报信息网络体系,当疫病出现的情况下,能够对疫病做到及时准确发布,使养殖人员能够对疫病发展以及防控做到及时了解掌握,为防疫政策奠定重要基础。因此,务必对此加以重点关注,这也成为科学防疫的关键,对猪传染病的科学有效防治尤为重要。

结论:综上所述,养猪行业中,猪传染病的科学有效防治,对养猪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养殖管理期间,务必对猪传染病保持重点关注,对其表现出的流行特点做到充分了解,基于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以实现对猪传染病的科学有效防治。此外,有关防疫部门同样需加强防疫管理,对猪传染病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避免猪传染病的频发,以此促进养猪行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良文,闫静.当前我国猪传染病流行新特点与防治对策[J].兽医导刊,2020,339(05):20-20.

[2]龙小凤.猪传染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20,389(09):21-22.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防治对策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浅谈猪高热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