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2021-09-10黄林陈思奇
黄林 陈思奇
摘要:长征时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重要的发展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及启示。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重在党内和军队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内团结教育、纪律教育和阶级友爱教育,从而有力的保证了长征的胜利。长征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从形式上和内容上给予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以启示,是党百年历程中重要的历史经验之一。
关键词:长征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
一、长征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民族政策、群众路线方针和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反“左倾”教条主义等是这一时期党的主要路线方针政策。对此的宣传以报刊为主要方式,辅以更加通俗、大众、多样的方式同时进行,以此来争取军民对党的政策的理解与支持。《红星报》、《前进报》、《战士报》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宣传报刊,《红星报》刊载的《军委纵队党的干部会议决议案》就号召要拥护党的正确领导和作出的正确决议。各级党员干部、指战员、政工人员和红军战士也积极的深入到群众中军队中去,以贴标签口语、发放印有党的路线方针的小册子等方式进行直接有力的宣传。这种方式不仅使得党和军队内部理解了党的政策,坚定了对革命前途的信心,而且使得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也能很好的认识到党以及红军为人民服务的性质。此外,召开会议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是最为正式的一种方式,但也可以灵活变通,如1934年总政治部发出的《关于实现创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的训令》就要求政工人员要以党员会议、军人大会甚至是化装演讲等一切有效且通俗易懂的方式对红军战士进行党中央总方针和当前任务的宣传和解释。
2.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斯诺曾在《西行漫记》中对红军拥有的坚定理想信念表达了肯定与赞扬。长征路上道道雄关险关,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乎长征胜利与否,因此在红军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都说红军长征路途艰辛不易,可以从下述两方面得到证实。自然环境方面,红军长征过程中,途经了20多座磅礴的山脉,其中有5座是持续多年冻结的雪山,如乌蒙山和夹金山等;渡过了30多条湍急汹涌的河流,如大渡河和金沙江;走过了危险而广袤的湿地,这些湿地面积宽广且海拔极高。面对这等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给养补充的困难,红军战士中理想信念的动摇是非常容易出现的。敌军方面,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国民党军队已经布置好了的封锁线,使红军中大部分人感觉到前进道路上十倍于自己的敌人,红军内部中逐渐蔓延笼罩着失败主义的情绪。为了鼓舞士气,保证长征的胜利,党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红星报》就发表了《我们在反击中的胜利》,号召红军各员要“同一切对于目前的行动表示怀疑、在前进中所发生的困难面前表示投降无办法,悲观失望,以及逃跑开小差,甚至个别投敌的现象,做坚决的斗争。”此外《告全体红军指战员书》的发表,也从不同程度解释了目前所面临的情况,从而表明政治工作的重点在于振奋士气,扭转失败主义情绪,坚定理想信念。
3.党内团结教育
长征的伟大胜利离不开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尤其要注意党内团结,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党的活动。这一时期政治局的大多数人转到了反对“左倾”错误的立场上,遵义会议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长时间的统治得以终止。加强党内团结的一个主要事件还表现在抵制张国焘的分裂主义。1935年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作出了一个重要决议,即统一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但是张国焘却以种种理由拒绝北上直至发展到要另立中央的程度,甚至还自恃红四方面军人数优势企图做出“红军打红军”的荒谬之事。针对张国焘的种种分裂红军和党的行为,政治局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与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斗争。在进行这种斗争时党坚持了正确的原则和方针,坚持采取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方针对张国焘进行说服教育,同时也借助戏剧的形式在反分裂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工部所创作并汇演的《两大主力会合歌》就是反对分裂主义的重要表现。
4.纪律教育、阶级友爱教育和民族政策
長征的胜利需要红军铁一般的纪律、友爱平等的氛围和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而实行的民族政策。这一时期党制定了严格的军队内部的纪律和群众工作的纪律,其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纪律教育的典型表现。在进入遵义之前党制定了城市纪律,教育红军不能拿群众一点东西、不能侵占群众的利益。同时长征中的阶级友爱教育也是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点,如《关于收容工作的训令》就指出要妥善的安排无法跟上部队的老弱病残者,对于痊愈归队的战友也要开欢迎会。阶级友爱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干部和红军战士的平等,形成了“上至总司令下至兵士,一律平等”的局面,如周恩来同志在等待毛泽东同志过泸定桥的时候就亲自维修了桥上几块断裂的桥板,党和军队的干部以身作则是一堂活生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长征过程中,红军会经过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因此这一时期关于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尤为重要。遵义会议后,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少数民族的指示》,要求反对大汉族主义,对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要给予尊重,要把少数民族同胞团结到一起,建立民族自治政权,同时也要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积极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以便让他们理解到党和红军的性质。最广为流传的要数红军进入大凉山后,刘伯承与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小叶丹的歃血为盟。长征时期形成的这种既有钢铁纪律又有阶级友爱的环境,极大的增强了红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也取得明显成效,少数民族人民能理解到党和红军的政策并予以巨大的支持,从而为红军的顺利进军创造了条件,也粉碎了国民党企图通过宗教和民族问题扼杀长征的阴谋。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上述四个方面且是围绕红军的胜利进军而展开的,党和军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团结友爱并纪律鲜明的氛围以及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使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成功实现伟大战略转移。长征时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重要时期,为后来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进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1.要结合具体工作展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具体工作展开,不能为了思想政治工作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长征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的做到了与实际相联系,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效用。为了更好的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党和军队内部知识水平的高低不同,甚至人民群众的文盲问题,既采取文字宣传,又采取化装演讲等方式,力争使绝大部分人都能或多或少的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针对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党积极对红军战士特别是红军指战员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改变悲观的想法,认清当前的形势,坚定革命光明的前途。针对党内出现的分裂主义,党有针对性的进行党内团结教育。针对长征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民族问题,党在宣传教育上积极表明自己的性质以及同以往国民党的不同,在实践中给予少数民族充分的尊重。可以看出,根据当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紧紧结合具体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条重要的经验及启示。
2.要始终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在长征这个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刚刚开始形成的时期,党就意识到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各说其话、各圆其事,否则党和军队内部必然是分化分裂的,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政治方向一致了,党和红军内部才能扭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而要形成统一的思想和一致的政治方向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在长征期间经过频繁的战斗,基层骨干和党组织均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打击,总政治部提出在连队上建立党支部,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将支部建在连上有力的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军队中的有效开展,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党也重视红军的集体领导和民主制度以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际的效用,坚持党的领导必不可少。
3.要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态度
在党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浮于上层,要牢牢的扎根于工农红军之中,要站在群众的方方面面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结合群众的实际情况选择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思想的、政治的上下一致,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长征时期的群众路线体现在:在群众中严格执行纪律以实际行动来宣传红军的良好形象;积极深入群众中以说服教育、言传身教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建立自治政权以争取他们对红军的帮助,当时红军就分别在川西北和康北建立了两个藏族自治革命政权。正是这一系列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党和红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由于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和军队的性质才能被理解,党和军队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并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4.要注重运用多种载体和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必然要借助一定的载体,采取恰当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思政教育中具有极大的桥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贯穿思政教育始终。因而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效果,选择最恰当的载体和方式必不可少。在长征过程中,除了利用理论教育这个最一般的方法对党员、战士、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外,还借助刊登文章、发放小册子、张贴布告、编写歌曲戏剧等多种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当时的教育对象大多为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劳苦大众,采取了各种方式以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路线方针、理想信念的教育。长征时期,各种各样适合当时情况的载体的运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5.要始终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展开
长征时期,党和红军的目标就是保留红军主力,粉碎国民党企图消灭红军的阴谋,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那么随之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应该围绕这个目标而开展,即在思想理论上为了长征的胜利做好思想工作,使全党内外都能跟随党中央的领导,遵照党中央指示,牢固思想阵地,齐心协力走好长征路。因此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论是在军队内部要求战士遵守纪律、坚定理想信念还是在群众中宣传方针政策都是围绕着提升军队战斗力、增进人民群众的理解而展开的。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围绕具体的目标而开展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思想武器的作用,才能最终冲破国民党的围堵,完成战略转移任务。
总之长征时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内容和方式,使其帶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同时也为党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此后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了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玲,李仕波.长征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J].法制与社会,2018(28):186-187.
[2]刘鹏波.长征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8(15):143-144.
[3]王慧娟.长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思[J].学理论,2018(07):228-230.
[4]王守花,李晓兰.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长征精神为例[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17(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