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
2021-09-10斯塔熊文化
斯塔熊文化
成语小词典
释 义 孺子:小孩子。指年轻人有培养的前途。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近义词 栋梁之材
反义词 朽木难雕
下邳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即今江苏睢(su~)宁古邳(p~)镇,这里有“孙权故国”“张良故里”“刘裕故都”之称,是两汉下邳文化发源地。
成语故事
张良,字子房,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p~)隐匿,才改名为张良。一天,张良到圯(y!)桥上散步,遇到一个老人。那老人看到张良,便把一只鞋子丢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张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张良又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就走了,但又很快返身走回来,对张良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经先到了。老人生氣地叫他过五天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到时发现老人又先到了。老人又叫他过五天再来。这次张良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到天蒙蒙亮时,终于看到老人来了。老人非常高兴,拿出一部《太公兵法》送给张良。
张良用心研读《太公兵法》,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孺子可教→教学相长→长幼尊卑→卑躬屈节→节外生枝→
枝节横生→生财有道→道不拾遗→遗世独立→立身扬名→
名存实亡→亡羊补牢→牢不可破→破烂不堪
拓展阅读
张良因为尊重老者,最后得到了《太公兵法》,并据此辅佐刘邦一统天下。历史上,因敬老爱贤而获益的事例并不罕见。
信陵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公子”之一,是魏国国君的弟弟。虽然信陵君的势力很大,有门客上千人,但他却是一个敬老爱贤的人。
有一次,信陵君听说看城门的老人侯嬴很有贤德,就前去请教,并送侯嬴重金想要他做自己的门客,可是侯嬴却拒绝了他。一天,信陵君大摆宴席款待宾客,等大家都坐定了之后,他又亲自驾上马车去了侯嬴家,还把车上尊贵的位子空出来留给侯嬴。侯嬴穿好他破旧的衣衫后,就直接坐上去了,一点也不谦让。
当信陵君驾着马车经过市集的时候,侯嬴叫信陵君把马车驾到他的朋友朱亥那里。他还故意与朱亥闲谈了很久,并暗地里观察信陵君的神情。可是信陵君只是拿着马鞭站在马车旁边,始终毕恭毕敬、和颜悦色。侯嬴这才重新上了车。
到信陵君府上后,信陵君让侯嬴坐上座,并向大家做隆重介绍。侯嬴这才相信信陵君的美名名副其实,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做信陵君的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