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

2021-09-10陆光琴

南北桥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

陆光琴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期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让枯燥无味的课堂生动起来、有效起来,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該时常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优化目标  优化过程  提高效果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152

一、备课时要优化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

备好课是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备课时不仅备“教”法,而且备“学”法。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而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生实际,重点难点出示及时,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疑,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增添催化剂,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则会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转为乐学。当教师和学生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时,学生愿意信任老师,学生在课堂上是可以做到很专心、很热情的,这样的课堂就是涓涓细流,此时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多项互动开放的情景中提高了学生发现与探索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效果肯定是很好的。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的气氛对学习活动是十分有利的。首先,要充分与学生进行情绪交换,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在共同解决问题,建立一种友爱的合作关系。从儿童心理特点来看,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时,会产生对学习的高兴情绪,会加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信心更足,所以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只要学生有了进步,就要给予表扬,让其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觉到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取得进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答案,从而建立自信心,特别注意为“后进生”在心理上创造条件,创造一种善意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他们上课就不会再担心、紧张。其次,要精讲数学例题,多做数学练习。例题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例题能够承上启下,又能加深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又一重要环节。但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练习题型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学时可适当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之,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再次,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提高教学效果。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数学王国”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节课时,笔者从生活中的百分数入手,用自己严谨的逻辑思维抛给学生一系列问题,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而且环环相扣,层层铺垫,尤其是“成语中的百分数”这一环节,学生的热情高涨,个个踊跃发言,想急切地配合教师的心情溢于言表,使课堂气氛达到极致,使整个课堂精彩高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既看得见也摸得着,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高效起来。

三、巧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效果

多媒体的出现给当前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在数学课上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环境;多彩的图像,能够将抽象的物体形象化。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时,笔者就利用课件将立体的几何图形直观化、形象化,从而引导学生从正面、从侧面、从上面观察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够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大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

四、小组合作学习助课堂出彩

小组通常由三到六人组成,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开展学习,在教师适当的监督与介入下,反思成果与不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作为普通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笔者设计了五个问题,巧妙地引发了全体学生的做数学,数数学,说数学。问题一:你能把圆平均分成两份、四份、八份、十六份、三十二份吗?问题二:有什么办法可知道圆的面积呢?问题三:原来的圆形被转化成什么形状了?问题四: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五:如果知道圆的半径,你们能探索出圆的面积公式吗?抛出了这些问题,各小组很快展开讨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情绪高涨、分工合作,通过小组摆拼、探索、发现,最后很快得出了圆的面积公式。教师适度的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让学生轻松地进行实践操作和数学思维,充分调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学生之间建立的是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从原来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关系。

五、结束语

总之,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利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境,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指导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会本着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为高效的课堂教学而探索,使学生都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