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研究

2021-09-10张保来

南北桥 2021年3期
关键词:十三五河南省

张保来

【摘    要】“十三五”期间,河南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丰富创新载体,完善管理机制、评估考核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开放交流机制,科技创新平台的原始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企业孵化能力和共享服务能力等都显著提升。

【关键词】河南省  “十三五”  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成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133

科技创新平台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开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支撑。“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点燃自主创新、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一、平台体系不断优化

“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大力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一方面遴选建设了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择优申报并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创新基地和平台。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平台体系、丰富平台载体,先后启动建设了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南省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应用数学中心,中原学者工作站等。

制造业创新中心主要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打通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的链条,从而实现技术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批准建设的“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是我省首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面向河南省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布局,为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的河南省科技创新基地。2020年,省科技厅首次批准建设首批野外科學观测研究站共17个。

技术创新中心是面向国家和河南省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开展战略技术、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综合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牵头组建的“河南省地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是河南省首家技术创新中心。

中原学者工作站是以省内企事业单位为依托,以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中原学者及其团队为技术支撑,以提高依托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科技创新平台。2020年批准设立首批中原学者工作站15家。

河南省应用数学中心是围绕国家和河南省重大需求和数学科学基础前沿研究,开展高水平应用数学与数学应用研究、开展应用交流的重要基地。我省首批河南省应用数学中心2家,分别由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牵头建设。

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政策是引导、激励和规范科技创新活动的政府措施和行为,是提升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支撑条件。“十三五”期间,为推进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的要求,河南省不断制定和优化科技创新平台政策,形成了覆盖三类平台的管理机制、创新要素、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全链条的政策体系。

在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方面,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若干政策》;省科技厅修订完善了《河南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实施细则》《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评估规则》《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等;制定了《中原学者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应用数学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河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等;省财政厅出台了《河南省省级科技创新体系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在产业化平台建设方面,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开展河南省区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省科技厅等9部门印发了《河南省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省科技厅等6部门印发了《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和《河南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省工信厅制定了《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办法》;省科技厅制定了《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河南省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河南省星创天地建设实施细则》和《培育发展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工作指引》等。

在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高校科技创新活力提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省科技厅印发了《河南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中原学者”管理办法》《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管理办法》《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管理办法》《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管理办法》等。

三、高端平台不断增加

截止2020年12月,河南省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33个,其中国家级97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57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95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784个,其中国家级49个[1]。组建河南省技术创新中心1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0个,数量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在2020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中,河南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为优秀(A类)达11家,占比25%,创历史评价成绩新高,排名在北京、广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4位,中西部地区首位。国家备案众创空间5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6个,居全国第三位,实现了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全覆盖。

重大创新平台获得突破。2016年11月,“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正式挂牌运营,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我国第二个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2019年5月,“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获得科技部批复筹建,成为全国第7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2019年6月,“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获得工信部批准建设,是全国第1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我国农机行业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20年底,托河南大学建设的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河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入選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南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四、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和《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显示,河南省创新主体发展壮大、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动能日益强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在全国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显著提升[2]。河南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第17位;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达到27.48%,上升至全国第13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居全国第8位、中部地区首位。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研发人员数、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及在孵企业等主要指标均进入全国前10位[3]。

科技型中小企业五年突破1万家,居中部首位;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60.25%,居于全国第2位[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中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额为8.8亿元,居全国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内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速达1.78倍,居全国第9位[5]。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河南科技“硬核”竞争力日益彰显,盾构、新能源客车、耐火材料、超硬材料等四类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均居于全国首位。

郑洛新自创区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截止2019年底,自创区汇聚创新龙头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288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725家,分别占全省的50%、59.9%、67.6%[6]。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3.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9.0%;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9%[7]。

“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虽然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规划布局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等问题。“十四五”期间,河南省要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河南省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河南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完善投入机制,加强经费投入,产学研用结合,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生态,推进成果转化,为实现“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实现更大跃升”做出更大的贡献。【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182400410162)】

参考文献

[1][6][7]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省调查总队.2019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河南日报,2020-03-10(B8).

[2][3][4][5]李娜.我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N].郑州日报,2021-01-07(B8).

猜你喜欢

十三五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