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形势下高中班团课效能提升策略
2021-09-10程建红
程建红
【摘 要】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班团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这就要求提升班团课的效能,而班团课效能提升需要科学、系统、因时因地地设置主题内容,课程实施还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家校合作,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班团课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立德树人 德育工作 班团课效能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111
一、班团课课堂效能提升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强调道德是做人的前提和基础,强调育人先育德。所以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自觉发挥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思想品德中的作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指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时间、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学校德育工作应制度化、常态化,完善德育实施途径和不同载体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常规制度,形成稳定、持续、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班团课是德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和载体,故班团课堂的效能提升是德育工作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提升班团课的效能。所以每学期每周常规安排班团课,而每次班团课的德育课程内容及上课方式对于德育目标的实现极为重要。
二、当前班团课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课教材缺乏,班团课内容无系统性
在高中阶段,学科内容众多,学业繁重,班团课成为副科、边沿课程。同时高中也没有单纯意义上的德育教材,班团课什么时段上什么内容并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系统设置,全凭班主任个人经验。所以容易导致一个年级各班班团课内容不一,甚至随意应对的现象。有的班团课成了批评课:上班团时,班主任将一周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对违纪现象进行批评,或因对上周的总结内容较少,或临近考试则不上,有的班团课直接成为自修复习课。当学业不紧张时,班团課成了看视频课。
(二)教学方法单一,过程简单
在高中阶段,因德育课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系统性,班团课在教学法上、程序上过于简单。有时班团课成为教师的“独角戏”,一根粉笔、一张嘴,一节课从头讲到尾;有时班团课只限于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被人为地裁剪掉,其结果使道德教育脱离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脱离了实践。[2]有时因教学内容过大、过空,教师陷入“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简单程式教学。
三、班团课效能提升策略
(一)系统性、科学性设置班团课主题内容
班团课应该是德育课内容实施的主要整体与载体。班团课活动内容要参照德育内容,结合学段特点,系统、科学地设置班团课活动内容。还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学生和学校实际开发校本德育教材。以下为拟定的高一至高三班团课主题内容:
高一年级:
①上学期,9月—入学教育(校史、校规教育、适应性)、班规制定和班委任命;10月—班级文化建设(班名、班徽设计)、国庆节爱国主义教育;11月—文体活动(校运会活动筹备)表彰活动;12月—心理健康教育、跨年迎新活动;1月—表彰活动、理想教育。
②下学期,3月—劳动实践活动(劳动试验基地实践);4月——心理健康教育之生命教育;5月—文体活动(“红五月”方案策划);6月—表彰活动、心理健康教育;7月—生涯规划教育。
高二年级:
①上学期,9月—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志愿者成果展示);10月—传统节日(中秋节)活动;11月—文体活动(校运会活动筹备);12月—跨年迎新活动;1月—表彰活动、理想教育。
②下学期,3月—劳动实践活动(劳动试验基地实践);4月—心理健康教育之生命教育;5月—文体活动(“红五月”方案策划);6月—表彰活动、心理健康教育;7月—生涯规划教育。
高三年级:
①上学期,9月—高考动员活动主题;10月—理想教育励志教育;11月—文体活动(校运会活动筹备);12月—成人礼活动主题;1月—表彰活动、理想教育。
②下学期,3月—高考动员活动主题;4月—毅行活动;5月—心理健康教育;6月—毕业仪式活动。
(二)设计合理的活动流程,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家校合作
根据班团课内容整体设置及时段特征,确定主题内容后,班团课需要设计合理的活动流程,活动流程包括主题活动设计原因、活动步骤、活动总结反思。同时主题活动要遵循几个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的参与原则,民主原则,充满仪式感原则。这样的活动流程才能达到预设效果,达到立德树人作用。
案例1:“班级文化建设(班名,班徽设计)”主题活动流程设计
1.主题活动课开展原因:在新的高一班级里,学生来自不同学区,不同学校,被分到了同一个班级,刚开始学生犹如一群游兵散勇,没有班魂,没有凝聚力。“班名”是全班师生必须践行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也是为师生指明方向的航灯,对全班学生行为品格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班徽”则是一个班级的象征与标志。班团课应积极发挥班名、班徽的育人价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主题活动课流程及方法:
首先,提前布置班训班名开始,要求学生人人参与班级命名、班徽设计。
其次,采用海选的办法,票选出几个候选方案,在班团课上让设计者解说其方案,得票多者入选,被录用者获得奖励。当时有班名“群星班”“扬翼五班”“博约五班”等班名进入候选。某某同学给出的解释是:“博约”出自《论语》“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命名寓意是“在我们班级的学生,既要学会广博的文化知识,又要学会遵规守纪,懂得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礼仪”。最终“博约五班”以其立意高远当选为本班班名,并且成为班徽的文字内容。结合文字也选定了班徽。
最后,方案入选的学生受到同学们鼓励的掌声,并举行颁奖仪式,以此鼓励。
主题活动课开展后的效果(总结):一方面这个班名寓意自然成为班级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这次班名、班徽的设计比拼,无论是当选的学生,还是投票的学生,都在这一活动中发挥了班级主人公的精神,通过这种活动找到了归宿感。有了班名也就有了班魂,有了前進的方向和动力。同时方案入选的学生这种获奖仪式对他是极大的激励,活动中植入仪式感让班团课高效,让学生有了高光时刻,他的集体荣誉感也会大大增强。
案例2:劳动实践主题活动流程设计
1.主题活动课开展原因。中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既可以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还可以树立社会责任感,养成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也可以密切家校联系,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2.主题活动课流程及方法。首先提前要求学生完成一次特殊的作业,周末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帮爸妈洗洗衣服,捶捶肩,甚至可以是一个满怀的拥抱,或做简单的面食、菜肴,自己动手缝衣服等。其次,完成之后请家长按班级规定时间发图片或视频到班级群,并由家长一起投票选举“生活小能手”“优秀作业”“孝顺之星”。最后,班团课上揭晓“生活小能手”“优秀作业”“孝顺之星”评选结果,展示照片,播放制作的视频,并由获奖者讲解过程及感受,最后举行发奖状仪式。
3.主题活动课开展后的效果(总结):这一活动进行后,反响很好,家长觉得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成长,知道孩子的感恩,感觉无比的欣慰;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家务劳动的不易,家长的辛苦,养成了劳动习惯。这就是活动中家校合力的效果。
四、提升班团课效能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注意主题内容设置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为指导,内容设置要系统、科学,同时还要因时因地设置,开发适合校情、学情的校本德育教材。[3]比如9月份开学季,高一的班团课主题内容与高三的班团课就应该不一样。如新冠疫情时期班团课主题内容就要考虑疫情期间的实际确定内容,授课方式就要考虑学生在家的特殊情况。还有劳动实践课可以试着走出校外,走向社会。
其次要注意教学方法及实施过程,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实施过程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要形成家校合力,学生的体验要有获得感,甚至能成为学生的高光时刻。比如班团课实践活动多植入一些仪式感,既让所有参与的学生感到愉悦,能够体会其中的道理,又让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2).
[2]李改.中学生德育教育回归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
[3]冯凤杰.对高校德育课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6):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