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2021-09-10谢婷婷

南北桥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谢婷婷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除了能够带给学生丰富的化学知识外,还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对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深入探究,力求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成功激发,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  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6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与不断深入,对教学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务必要构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效课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当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得以成功构建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进而开始掌握足够多的化学知识。

一、教师需发挥好引领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化学思维”不仅是化学教学所必须关注的一个重点,还是学生顺利完成化学学习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习以为常地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来向学生灌输知识,给学生化学思维培养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甚至会直接阻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与高中化学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积极地基于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需要来对自身教学方式做出调整,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自主思考的方式来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来获得化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进而学生才能切实有效地搞好现阶段及后续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向学生教授“钠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就不要急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做一些能更好地体现金属钠性质的实验,即“钠与水的反应”这个极为有趣的化学实验。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反复强调观察实验所表现现象的重要性,在实验完成后要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对实验所产生的现象进行描述,并且可以适当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表达出的不同观点进行综合,并清楚地告诉学生这些观点的对错以及做出简单的解释,以此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对这部分知识做进一步学习与梳理。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引导,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让学生自己完成了“钠的性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进行了足够有效的培养,从而构建起一个能够更好满足教师教学需求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效课堂。

二、教师要发挥好点拨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若想成功地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效课堂,就必须要围绕学生从“知识讲解”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两方面入手来抓好教学工作的开展。其中,“知识讲解”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方面,教师只需要在教学中注意向学生讲解各个知识点,并且引导学生将各个知识点的关系厘清,那么学生就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这方面就稍微有一些挑战,教师需要在知识讲解后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空间,并确保学生能持续以化学思维来做出相关的思考,使学生在只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点拨或完全不需要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围绕所学知识展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硫化物”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会先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再让学生通过相关练习做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内化。或许可以让学生计算2.28克二硫化碳在4.48L氧气中燃烧,得到的气体混合物平均分子质量是多少。对于这种题型,学生若采用传统的“演绎法”进行分析,就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计算会受到较大的干扰,不是得出错误的计算结果,就是会耗费大量时间进行不必要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用创新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让学生先通过该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系数来判断这个反应二硫化碳是不是会被消耗完,若是完全燃烧便可以根据“氧气质量、二硫化碳质量加上混合气体体积等于原本氧气体积”来计算出混合气体平均分子质量;若二硫化碳消耗不完,再进一步对这种复杂情况进行考虑。这样,绝大多数学生便会更好地明白教师的教学意图,开始获得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进而高效课堂也就成功地得以构建起来。

三、教师需把握好化学学科具有较强实验性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高中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验性的综合学科,“实验”既是贯穿整个高中化學教学的一个关键,又是能够将高中化学教学内在特征全部呈现出来的一个重点。因此,若想成功地构建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师就务必要在学校的帮助下对素质教育形成足够正确的认识,迅速地改变“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错误教学观念,转而开始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试着通过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进一步培养。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生认识“氢氧化亚铁”这一物质的时候,就不要一味地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对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此时,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到氢氧化亚铁属于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是其易溶于酸,受热会分解成为红色的三氧化二铁粉末,制备好的氢氧化亚铁极易转化为氢氧化铁。正是如此,高中化学教师才能基于化学学科具有的较强实验性基本特征来切实有效地搞好教学引导,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在化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双重作用下对一系列化学问题做出综合性自主探究,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以不断激发并得到有效培养,进而高效课堂得以更为自然地构建。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师只有发挥好引领作用,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发挥好点拨作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积极培养,切实把握好化学学科具有较强实验性的基本特征,才能成功地构建起满足新课改需求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进而学生才会在学习兴趣得以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兴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10):152-153.

[2]陈鹏.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184-185.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