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1-09-10刘亚菲

南北桥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学生

刘亚菲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学生在这一阶段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以及形成的学习态度都能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学习走向和学习效率,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极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文中,笔者将浅议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及表扬学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23

虽然学生在就读小学之前便接触过和数学相关的教育,但小学是学生第一次以学科的形式正式且系统地学习数学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数学课本知识,并形成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饶有兴趣地学习数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参与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中学有所获。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重点论述小学数学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只有学生具备学习兴趣,他们才能积极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学任何学科,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虽然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但很多学生都在这一阶段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很多学生都表示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他们并不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任何的乐趣,有些学生甚至由此厌恶数学学习。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予以重视,并极力探寻激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虽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较大联系的学科,其源于生活,而又反映实际生活,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得以解决,因此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生活化情境指的是教师应积极地在数学课堂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并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基于生活化情境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在班上创设“买卖东西”的真实场景,并鼓励学生通过加减法运算的方式计算购买商品的金额以及应找回的零钱金额,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练习简单的数学加减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教师应适当地表扬学生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中的引导者,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较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能决定学生学习的态度,只有教师适当地表扬学生,使学生觉得得到了教师的肯定,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奠定学习的信心。由于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很多小学生都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地学习数学,从而导致很多学生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有些学生甚至存在“自己学不好数学”的错误想法,基于此,教师应适当地表扬学生,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为久远。这就要求教师应始终以鼓励的态度看待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并积极地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存在的优势,这样才能促进教师更有依据地对学生进行表扬。

在本文中,笔者简要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地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接触到和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内容,并且要适当地表扬学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建立自信心,从而逐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孝玲.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J].新课程(小学),2013(3):174.

[2]陈爱丽.小学数学课堂表扬性评价语初探[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2):45.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学生
学生写话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